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6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2)体征
3、辅助检查
1.血象
2.X线检查
3.痰液检查 涂片或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4、诊断要点
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
1.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轻者可改用大环内酯类,重者可改用头孢类。
2.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保暖,高热量、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多饮水。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等,对症治疗。
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1)补充血容量
(2)控制感染
(3)血管活性药物
(4)纠正酸中毒
(5)糖皮质激素
6、预防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参考资料:1、唐省三郭毅主编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教具:教材、多媒体、板图、模型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6次课
授课课题
第3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节课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
1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2 、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辅助检查;
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预防。
重点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难点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督促同学们把手机收起来等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收起来,考勤。
【导入课程】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发病机制不完全清除
2、临床表现
1.症状 多数患者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进一步加重而出现哮喘,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2.平喘药β2受体激动剂---控制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茶碱类药物——常用药;抗胆碱药。
3.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2)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六、预防
第四节 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消散期
2、临床表现
(1)症状 全身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感染性休克。
2.体征 典型体征为肺部对称性过度充气状,甚至呈桶状胸,呼吸活动度、语颤对称性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呼气时间延长及全肺广泛哮鸣音。
3、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2.痰液检查
3.动脉血气分析
4.特异性变应原体外试验
5.通气功能检查
6.X线检查
4、诊断要点 病史+典型症状体征
5、治疗要点
(1)控制急性发作
1.脱离诱发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