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4第十五章 妇产科疾病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34第十五章 妇产科疾病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2)子宫切除术
4、支持治疗
(二)有排卵性功血
1.分类黄体功能异常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2.病因和发病机制
黄体功能不足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时间延长。
3.临床表现
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易受孕或早期流产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出血量多。
(一)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为常见,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妇女,育龄期少见。
1.病因青春期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尚未成熟;绝经过渡期功血是由于妇女的卵巢功能不断衰退;育龄期无排卵功血一类是妇女受到内、外环境刺激,如劳累、应激、流产、手术、疾病,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异常引起短暂的无排卵;另一类是妇女因为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引起持续无排卵。
2.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的妇女,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多少不等,经期长短不一。
3.辅助检查
4.诊断要点
5.治疗要点
青春期、育龄期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排卵为主;围绝经期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主。
1、止血:对于少量出血者,使用最低有效量激素,减少药物副作用。对于大量出血者,药物止血要求在8小时内见效,24-48小时内出血基本停止。
(1)性激素 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分为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后者效果优于前者。
1)雌孕激素联合用药:口服避孕药
2)单纯雌激素:子宫内膜修复法,适用于出血时间长量多,血红蛋白<80g/L的患者。治疗后如果患者血红蛋白>80g/L,必须加用孕激素,引发撤药性出血。以利于内膜同步脱落。
3)单纯孕激素:子宫内膜脱落法,适用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血红蛋白>80g/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3、痛经
(1)病因
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2)临床表现: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常见。
(3)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痛经
(4)诊断要点
1.月经期下腹痛。
2.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3.B超或腹腔镜检查无盆腔器质性病变。
(5)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督促同学们把手机收起来等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收起来,考勤。
【导入课程】
第三节 月经失调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又称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制失常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大类。
(2)刮宫术 适用于有性生活,急性大出血、绝境过渡期功血的患者。
2、调整月经周期
(1)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人工周期,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或育龄期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
(2)雌孕激素合并应用 口服避孕药,适用于有避孕要求的患者。
(3)促排卵 经上述治疗后仍无排卵的不孕患者。
3、手术治疗
(1)子宫内膜切除术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34次课
授课课题
第十五章妇产科疾病
第三节月经失调第四节计划生育授课时数Βιβλιοθήκη 2课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
1 、掌握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2、熟悉月经失调的辅助检查、计划生育;
3、了解月经失调的病因、病理。
重点
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难点
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4、围绝经期综合征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第4节计划生育
1、工具避孕法
(1)阴茎套
(2)宫内节育器
2、药物避孕法
(1)避孕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避孕药的种类及用法
(5)副作用及处理
(6)注意事项
3、其他避孕方法
(1)安全期避孕法
(2)紧急避孕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参考资料:1、唐省三郭毅主编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教具:教材、多媒体、板图、模型
4治疗要点
黄体功能不足促进卵泡发育,促进月经中期LH峰形成,黄体功能刺激、黄体功能补充。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促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完整脱落。
2、闭经
(1)病因
1.原发性闭经
2.继发性闭经
(2)诊断要点
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3)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一般治疗
3.病因治疗
4.激素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