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陈为
(2012年12月28日)
我讲的这门课程的名字叫《职业道德与法律》,
(说教材)首先,我先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它不同于其它学科。
比如,它不同于语文、数学基础类课传授的是知识,键盘、舞蹈专业类课传授的是技能,而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这也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意识到,德育的实效不在于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条,而在于能真正得到些感悟,在于把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而务实的职业理想,并以此为动力而珍惜在校生活,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地养成符合职业需要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社会。
全书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属于礼仪规范,第二个单元属于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属于法律的内容。
我今天给诸位评委和老师带来的说课稿是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第一节内容“感受道德之美”的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
本单元是全书的重点,而本节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今天讲的第一节这部分,分为道德和职业道德两个大问题,我们今天就利用40分钟一堂课的时间,只针对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展开新课,这
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学习第二个大问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德育课道德部分核心内容职业道德的前提。
那么,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认识和培养道德健康意识、认识遵守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对我的教学工作的一种挑战。
我的教学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认知、理解道德的含义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明白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无论在学业、还是将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道德的含义
2.教学难点:联系自身理解道德的含义
四、教法学法:
1.采用“师生互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加强学生活动环节,
多采用老师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言和讨论,发表不同看法;
老师导读、讲述和总结,只占课堂的较少部分
2.用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典型事例来创设情境、开展教学。
3.加大教学中师生的感情投入,以教师之情引学生之情,使教学充满感情色彩,以加强德育效果。
五、教学用具:阅读资料、彩色卡片(40张)、白板、磁扣儿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三个组成部分:(一)导入新课(5分钟)
(二)引导学生学新课(30分钟)
(三)课堂小结、留作业(5分钟)(一)导入(5分钟)
1.教师设问,讨论生活事件
联系第一单元的礼仪常识,提问:一个干净利落、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男士站在你的面前,你能确定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引起学生的发言和讨论。
结论式提问:道德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将这位男士逐一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用列表方式,列出四种不同行为,再进一步提问?(学生上课说话、老师上课抽烟、图书馆里打电话、医生向患者隐瞒病情)
这四种行为都是不道德行为吗?
学生之间引起争论。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大家看法都有不同,那么究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以什么标准看待道德问题呢?我们通过学习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第一节“感受道德之美”这部分内容,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板书: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板书:第一节感受道德之美
(二)进行新课的学习。
(30分钟)
1.老师导读:让一位学生朗读,本课第30页的一段话:(“道德”似乎空洞抽象,其实不然。
“道德”蕴含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融汇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之中。
它实实在在地呼唤着我们做高尚的人,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走向成功的脚步。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道德问题存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着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人人皆与道德有关,只是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区别而已。
)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德无处不在,人人皆与道德有关。
2.导读之后,老师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结合这段话的意思,请同学们在2分钟之内写出,你认为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例子,写得越多越好。
3.下面,根据班级的不同学情,学生举例深度的不同,请若干名同学发言,达到我想要的阶段性教学效果为准。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所举的例子很多,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五花八门,这说明同学们不但平时能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注意道德问
题,而且思维宽广、观察能力强。
有关道德的具体行为,同学们能举很多例子,那么,下面,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
5.引出道德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都有哪些特点呢?
(板书):一、道德的涵义
1.道德的涵义
6.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并朗读出来。
然后,我通过大量的例子具体阐述、解释道德的含义,并由道德的含义引出道德的特点
2.道德的特点
(1)道德以善恶作为判断标准
(2)道德主要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3)道德的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6.根据道德的含义和特点,我们重新来判断刚才提到的各种行为。
(师生共同进行),从而引出第三个问题道德的作用
3.道德的作用
从含义上可知,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
如上课随便讲话,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批评和责怪,因此大部分同学都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会乱讲话。
又比如这个例子:(出示阅读资料:《珠海特区报》曾报道这样一个事例)请同学说一说,听后的感想并总结。
老师总结:可见,教育的威力巨大。
现实中的许多例子都表明:道义的力量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法律所不能替代的。
7.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名人名句,使学生认识到讲道德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对自己、对社会都是很重要的。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把道德作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甚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
如:
古今中外名人对道德的看法:孙中山、陶行知、但丁
这时,为了加强学生刚刚掌握的对道德的认识,用一个小活动以达到锻炼用道德做为评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
8.同学们共同完成一个小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
推出白板,老师走下去,将准备好的彩色卡片,发给每一位同学。
老师在白板上分有道德和不道德两大部分,结合所学的以上的知识,请每一位同学把手里的彩色卡片粘在你认为正确的一方。
结合活动的结束,老师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在学校里什么样的同学受欢迎?请同学们说一下。
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共同作一个总结,自然过度到这堂课的最后总结部分。
受欢迎的同学都有共同的特点——道德感较强,乐于助人,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做事认真负责等等。
(三)老师作最后总结(3分钟)
本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道德的涵义,了解了道德的特点,知道了道德对我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人生事业的成功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好,可以减少不利环境和因素的消极影响,变不利为有利。
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
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希望每位同学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够认识到:我们进行道德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遵守道德不仅是自己的义务,而且是自己的素质的展示,更是自己的价值的实现。
(四)留作业(2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特点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说一说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留这个作业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个目的是巩固这堂课的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个目的是为下节课的掌握、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作铺垫和准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