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波动光学一、填空题(一)易(基础题)1、光学仪器的分辨率R= 。
2、若波长为625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个每毫米有800条刻线的光栅上时,则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为。
3、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个半波带。
4、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在交界面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相位相反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5、干涉相长的条件是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的(填奇数或偶数)倍。
6、可见光要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7、在麦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插入一块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插入薄片使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8、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的空气劈尖上,测得相邻明条纹间距为L,若将劈尖角增大至原来的2倍,则相邻条纹的间距变为。
9、单缝衍射中狭缝愈窄,条纹间距愈。
10、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第一级暗纹发生在衍射角300的方向上,λ=,则缝宽为。
所用单色光波长为500nm11、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置于空气中厚度为e的折射率为1.5的透明薄膜,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12、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与和有关,且越小,仪器的分辨率越高。
13、当一束自然光通过两片偏振化方向成30o的偏振片后,其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光强之比为。
(二)中(一般综合题)1、若麦克耳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0.620的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mm 。
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相干光源1S 和2S 相距0.20d mm =,1S 、2S 到屏幕E 的垂直距离为 1.0D m =。
若第二级明纹距中心点O 的距离为6.0mm ,则单色光的波长为 ;相邻两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
3、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空气劈形膜,当劈形膜的夹角减小时,干涉条纹_______劈棱方向移动,干涉条纹间距__________。
4、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空气劈形膜;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则劈棱处是_____纹; 若改用波长大的单色光照射,相邻条纹间距将变__________。
5、真空中波长为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由A 点传到B 点时光程改变量为3/2,则相位改变量为__________ ,光走过的几何路程为____。
6、如图(6题)所示,1S 和2S ,是初相和振幅均相同的相干波源,相距4.5λ,设两波沿1S 2S 连线传播的强度不随距离变化,则在连线上1S 左侧各点和2S 右侧各点是(填相长或相消)。
7、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2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方向,单缝处的波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个。
三、难(综合题) 1、每毫米有500条刻痕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为_______.当以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该光栅时最多可观察到_______条明条纹.2、有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若缝宽增大,则条纹间隔_______;若波长增大,则条纹间隔_______ ;当与满足_______的数量关系时,在屏上将只出现中央明纹.3、在牛顿环干涉实验中,以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若平凸透镜与平玻璃板之间的介质折射率为n ,今使玻璃板稍微下移,则干涉圆环将__________移;每当膜厚改变__________时就移过一条条纹.6题图二、选择题(一)易(基础题)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拉大光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条纹间距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不能确定。
2、在夫琅和费单缝实验中,若增大缝宽,其它条件不变,则中央明纹()(A)宽度变大;(B)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C)宽度变小;(D)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变小。
3、光波的衍射没有声波显著是由于()(A)光是电磁波;(B)光速比声速大;(C)光有颜色;(D)光的波长比声波小得多。
4、为了提高仪器的分辨率,可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减小观测距离;(B)减小入射光波长;(C)增大观测距离;(D)增大入射光波长。
5、频率为100Hz,传播速度为300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13π,则此两点相距 ( )(A)2m; (B)2.19m; (C) 0.5m; (D)28.6m。
6、光强均为I的两束相干光在某区域内叠加,则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为()(A)I; (B)2 I; (C)3 I ; (D)4 I。
7、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A)紫光;(B)绿光;(C)黄光;(D)红光。
8、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A)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2题图(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C )把两缝的宽度稍微调窄;(D )改变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10、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4a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1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B 两点位相差为3π,则此路径的光程差为:( )(A )1.5λ; (B )1.5n λ;(C )3λ; (D )1.5n λ。
12、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正确的陈述为( )(A )反射线和折射线是平行的;(B )折射光是线偏振光;(C )反射线和折射线是垂直的; (D )反射光的光振动平行于入射面。
(二)中(一般综合题)1、人耳能辨别同时传来的不同的声音,是由于 ( )(A )波的反射和折射; (B )波的干涉;(C )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D )波的强度不同。
2、如图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挡住下缝,则 ( )(A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B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C )中央明纹不动;(D )不能确定 。
3、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顺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B)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C)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D)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4、用一毫米内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观察钠光谱(λ =589nm),设透镜焦距f=1.00m.则光线垂直入射时,最多能看到的光谱级数为( )(A)4 ;(B)2 ;(C)不能确定;(D)3 。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 ( )(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减弱;(D)无干涉条纹。
6、某单色光垂直照射一衍射光栅,在屏幕上只能出现零级和一级光谱,欲使屏幕上出现更高级次的谱线,应该()(A)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大的光栅;(B)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小的光栅;(C)将光栅向靠近屏幕的方向移动(D)将光栅向远离屏幕方向移动。
(三)难(综合题)1、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传播到B,λ,则此两点间的相位差为()若A,B两点光程差为5nπ。
(A)π;(B)2.5π;(C)5π;(D)10/n的自然光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2、光强为Iα=︒。
设偏振片没有吸收,则出射光强I与入射光强I0之比为夹角60()(A)1/4;(B)3/4;(C)1/8;(D)3/8。
3、在牛顿环干涉实验中,若在平凸透镜的周边轻轻下压时,干涩圆环(A) 不动; (B) 向中心收缩;(C)从中心向外扩大; (D) 变密。
4、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A) 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B) 入射光有半波损失;(C) 透射光有半波损失; (D) 入射、反射、透射光均无半波损失。
5、当组成空气劈形膜的两玻璃片夹角增大时,干涉条纹将(A) 向劈棱方向移动且变密;(B) 向劈棱方向移动但条纹间隔不变;(C) 向远离劈棱方向移动但间隔不变;(D) 向远离劈棱方向移动间隔变宽.三、判断题(易,基础题)1、光栅条纹是衍射和干涉的总效果。
( )2、光是横波,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 )3、等厚干涉图样一定是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 )4、牛顿环中心是暗纹。
( )5、等倾干涉图样一定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 )6、光的波动性表现为光能产生干涉和衍射。
( )7、干涉和衍射产生的是完全一样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 )8、当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时,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反射光为偏振光。
( )9、 若以白光垂直照射单缝,则光屏中央处为波长最短的紫色光条纹。
( )10、 光的衍射可以分为夫琅和费衍射和菲涅耳衍射两种。
( )四、计算题(一)易(基础题)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相干光源1S 和2S 相距0.20d mm =,1S 、2S 到屏幕E 的垂直距离为 1.0D m =。
(1)若第二级明纹距中心点O 的距离为6.0mm ,求此单色光的波长;(2)求相邻两明条纹之间的距离;(3)如改用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光做实验,求相邻两明条纹之间的距离。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0mm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第五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2.78mm ,求所用计算题5图 计算题7图单色光的波长。
3、用波长为589.3nm 的黄色光观察牛顿环时,测得第k 级暗环半径为5mm,第k+5级暗环半径为7mm,试求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和级数K 。
4、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两臂中,分别插入10.0l cm =长的玻璃管,其中一个抽成真空,另一个则储有压强为51.01310Pa ⨯的空气,用以测定空气的折射率n 。
设所用光波波长为546nm ,实验时,向真空玻璃管中逐渐充入空气,直至压强达到51.01310Pa ⨯为止。
在此过程中,观察到107.2条干涉条纹的移动,试求空气的折射率n 。
5、如图所示(计算题5图)的杨氏双缝实验中,P 为屏上第五级亮纹所在位置。
现将一 玻璃片插入光源1S 发出的光束途中,则P 点变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
已知相干光源的波长0.6m λμ=,玻璃的折射率 1.5n =,求玻璃片的厚度。
6、把膜厚为65.8910d m -=⨯的薄膜放入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臂,如果由此产生了9.0条干涉条纹的移动,求薄膜的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