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习题11-1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 mm ,缝屏间距D =1.0 m ,若第2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 mm ,试求:(1)入射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由λk d D x =明知, λ22.01010.63⨯⨯= 30.610m m 600n m λ-=⨯= (2)3106.02.010133=⨯⨯⨯==∆-λd D x mm 11-2 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 =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缝,结果使屏幕上的第7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纹的位置。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550 nm ,求此云母片的厚度。
解:设云母片厚度为e ,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e n e ne )1(-=-=δ 按题意 λδ7= ∴610106.6158.1105500717--⨯=-⨯⨯=-=n e λm 6.6=m μ 11-3 在折射率n 1=1.52的镜头表面涂有一层折射率n 2=1.38的MgF 2增透膜,如果此膜适用于波长λ=550 nm 的光,问膜的最小厚度应取何值?解:设光垂直入射增透膜,欲透射增强,则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应满足干涉相消条件,即λ)21(22+=k e n ),2,1,0(⋅⋅⋅=k 222422)21(n n k n k e λλλ+=+=)9961993(38.14550038.125500+=⨯+⨯=k k o A令0=k ,得膜的最薄厚度为996o A 。
11-4 白光垂直照射在空气中厚度为0.4μm 的玻璃片上,玻璃的折射率为1.50。
试问在可见光范围内(λ= 400~700nm ),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哪些波长的光在透射中增强?解:(1)222n d j λδλ=+= 24 3,480n m 21n d j j λλ===- (2)22(21) 22n d j λλδ=+=+ 22n d j λ= 2,600n m j λ==;3,400nm j λ== 11-5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 nm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 解:由反射干涉相长公式有42221ne ne k k λδλλ=+==-, ),2,1(⋅⋅⋅=k 得4 1.3338002674nm 2214 1.3338003404nm 231k k λλ⨯⨯===⨯-⨯⨯===⨯-,红色,紫色所以肥皂膜正面呈现紫红色。
由反射干涉相消公式22(21)22ne ne k kλλδλ=+=+=, ),2,1(⋅⋅⋅=k2 1.3338002505nm 2k λ⨯⨯===,蓝绿色 故背面呈现蓝绿色。
11-6 利用光的干涉可以检测滚珠直径。
如图所示,A 为标准滚珠,直径为d ,B 、C 为待测滚珠。
在波长为λ的光垂直照射下,形成图示干涉条纹。
(1)如果轻压B 所在处,条纹变密,说明什么问题?(2)试分析滚珠B 、C 的直径各为多少? 解:(1)由劈尖干涉条纹间距2sin l λθ=可知劈尖夹角θ增大,即B 的直径比A 小。
(2)C 的直径与A 相同,也为d 。
3322h λλ∆=⨯= 32B d d h d λ=-∆=-11-7 如图所示,G 1和G 2是两块块规(块规是两个端面经过抛光,达到相互平行的钢质长方体),G 1是标准块规,G 2是同规格待校准的复制品(两者的长度差在图中是夸大的)。
G 1和G 2放置在平台上,用一块样板平玻璃T 压住。
(1)设垂直入射光的波长为λ,G 1与G 2相距d ,T 与G 1以及T 与G 2间干涉条纹的间隔都是l 。
试求G 1与G 2的长度差。
(2)如何判断G 1和G 2哪一块比较长一些?(3)如果T 与G 1间的干涉条纹间距为l 1,T 与G 2间的干涉条纹间距为l 2且l 2≠l 1,说明什么问题?解:(1)空气劈尖干涉条纹间距2sin l λθ=(或楔角sin 2lλθ=) 长度差tan sin 2L h L L lλθθ∆=≈= (2)若暗条纹出现在a 、c 位置,G 2较长;出现在b 、d 位置,G 1较长。
(3)说明G 2的cd 端面与底面不平行。
11-8 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的直径为3mm ,在它外边第5个亮环的直径为4.6mm ,所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3m ,求此单色光的波长。
解:()()222264.6/23/210590.3nm 5 1.03k m k r r mR λ-+--==⨯=⨯ 11-9 当牛顿环装置中的透镜与玻璃之间充以液体时,第10个亮环的直径由d 1=1.40×10-2m 变为d 2=1.21×10-2 m ,求液体的折射率。
解:2211(), ()22r k R r k R λλ''=-=-,()()2222 1.4/2 1.341.21/2r n r λλ===='' 11-10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反射镜M 2移动0.25mm 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个,设光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单色光的波长。
解:3220.2510550nm 2909d d N N λλ-⨯⨯=⇒=== 11-11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一单缝,若其第3级明条纹位置正好与600nm 的单色平行光的第2级明条纹位置重合,求前一种单色光的波长。
解:由sin (21)(21)22a k k λλθ''=+=+,得(221)428.6nm (231)λλ⨯+'==⨯+ 11-12 用橙黄色的平行光垂直照射一宽a =0.60 mm 的单缝,缝后凸透镜的焦距f =40.0 cm ,观察屏幕上形成的衍射条纹,若屏上离中央明条纹中心1.40 mm 处的P 点为一明条纹,求(1)入射光的波长;(2)P 点处条纹的级次;(3)从P 点看,对该光波而言,狭缝处的波面可分成几个半波带? 解:(1)由于P 点是明纹,故有2)12(sin λϕ+=k a ,⋅⋅⋅=3,2,1k 由ϕϕsin tan 105.34004.13≈=⨯==-f x 故3105.3126.0212sin 2-⨯⨯+⨯=+=k k a ϕλ3102.4121-⨯⨯+=k mm 当3=k ,得λ3=600nm ,4=k ,得λ4=470nm(2)若λ3=600nm ,则P 点是第3级明纹;若λ4=470nm ,则P 点是第4级明纹。
(3)由2)12(sin λϕ+=k a 可知,当3=k 时,单缝处的波面可分成712=+k 个半波带;当4=k 时,单缝处的波面可分成912=+k 个半波带。
11-13 波长λ=546.1nm 的平行光垂直地射在a =1mm 宽的缝上,若将焦距f =100cm 的透镜紧贴于缝的后面,并使光焦距到屏上,问衍射图样的中央到(1)第1级暗纹;(2)第1级明纹;(3)第3级暗纹的距离分别为多少?解:(1)943546.110sin 1 5.4610m 10x f f a λθ---⨯===⨯=⨯ (2)94333546.110sin 18.1910m 2210x f f a λθ---⨯⨯===⨯=⨯⨯ (3)93333546.110sin 1 1.6410m 10x f f a λθ---⨯⨯===⨯=⨯ 11-14 在迎面驶来的汽车上,两盏前灯相距1.2m 。
试问汽车离人多远时,眼睛才能分辨这两盏灯?设夜间人眼的瞳孔直径为5.0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
解:339510 1.21.228.9410m 1.22 1.2255010R l dl S d S λθλ--⨯⨯==⇒===⨯⨯⨯ 11-15 已知天空中两颗星相对于一望远镜的角距离为4.84×10-6rad 。
由它发出的光波波长为550nm 。
试问望远镜物镜的口径至少多大才能分辨出这两颗星? 解:由最小分辨角公式D λθ22.1=得86.131084.4105.522.122.165=⨯⨯⨯==--θλD cm 11-16 用λ=590nm 的钠黄光垂直入射到每毫米有500条刻痕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明条纹? 解:5001=+b a mm 3100.2-⨯=mm 由λϕk b a =+sin )(知,最多见到的条纹级数m ax k 对应的2πϕ=, 所以有39.35900100.24max ≈⨯=+=λb a k ,即实际见到的最高级次为3max =k 。
11-17 用可见光(400~760nm )照射光栅时,一级光谱和二级光谱是否重叠?二级和三级怎样?若重叠,则重叠范围是多少?解:已知max 400nm, 760nm λλ==m i n(1)1max max 2min min ()sin 760nm ()sin 2800nm a b a b θλθλ+==<+==不重叠(2)2max max 3min min ()sin 21520nm ()sin 31200nm a b a b θλθλ+==>+==重叠 max 21520nm 3, 507nm λλλ===,min 231200nm, 600nm λλλ===即二级光谱600~760nm 与三级光谱400~507nm 重叠11-18 波长λ=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光栅上,第2级明条纹分别出现在sin θ=0.20处,第4级缺级。
求(1)光栅常量;(2)光栅上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3)屏幕上实际呈现的全部明条纹数。
解:(1)由λϕk b a =+sin )(,对应于20.0sin 1=ϕ处满足101060002)(20.0-⨯⨯=+b a 得6100.6-⨯=+b a m(2)因第四级缺级,故此须同时满足λϕk b a =+sin )(,λϕk a '=sin解得 k k b a a '⨯='+=-6105.14取1='k ,得光栅狭缝的最小宽度为6105.1-⨯m(3)由λϕk b a =+sin )(得 λϕsin )(b a k += 当2πϕ=,对应max k k =,10106000100.6106max =⨯⨯=+=--λb a k 因4±,8±缺级,所以在︒︒<<-9090ϕ范围内实际呈现的全部级数为 9,7,6,5,3,2,1,0±±±±±±±=k 共15条明条纹(10±=k 在︒±=90k 处看不到). 11-19 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夹角为60°的偏振片时,透射光强为I 1,今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再插入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30°,问此时透射光强I 2与I 1之比为多少?解:由马吕斯定律得 ο20160cos 2I I =80I = 32930cos 30cos 20ο2ο20I I I == ∴25.2491==I I 11-20 一束自然光入射至两个叠在一起的偏振片上,若透射光强度是入射光强度的1/4,则两偏振片透振方向间的夹角为多少? 解:201cos 24I I α==,45α= 11-21 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束通过一偏振片时,随着偏振片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转动,透射光最强和最弱的光强之比为6:1,则入射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光强之比是多少?解:设自然光的强度为In ,线偏振光的强度为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