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差分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差分编码/译码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学习差分编译码原理
2、用示波器观察差分编码结果和译码结果
三、基本原理
差分码是一种把符号‘0’和‘1’反映在相邻码元的相对变化上的波形。
比如,若以相邻码元的电位改变表示符号‘1’,而以电位不改变表示符号‘0’,如图13-1所示。
当然,上述规定也可以反过来。
由图可见,这种码波形在形式上与单极性或双极性码波形相同,但它代表的信息符号与码元本身电位或极性无关,而仅与相邻码元的电位变化有关。
差分波形也称相对码波形,而相应地称单极性或双极性波形为绝对码波形。
差分码波形常在相位调制系统的码变换器中使用。
图13-1差分码波形
组成模块如下图所示:
cclk
d_out
端口说明:
CCLK:编码时钟输入端
DIN:编码数据输入端
Diff-OUT:差分编码结果输出端
DCLK:译码时钟输入端
Diff-IN:差分译码数据输入端
DOUT:译码结果输出端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所用模块:数字编解码模块、数字时钟信号源模块。
实验连线:
CCLK:从数字时钟信号源模块引入一高频时钟,如512K。
DIN:从数字时钟信号源模块引入一低频时钟,如16K。
DIFF-OUT与DIFF-IN短接。
DCLK与CCLK短接。
2、用示波器两探头同时观测DIN与DIFF-OUT端,分析差分编码规则。
3、用示波器两探头同时观测DIN与DOUT端,分析差分译码结果。
五、实验报告要求
设信息代码为1001101,码速率为128K,差分码的编码时钟为码速率的四倍,根据实验观察得到的规律,画出差分码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