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二条军规》课件

《第二十二条军规》课件

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 庭。二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 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 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 学硕士学位后,赴牛津大学深造。1950 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 教。此在《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编辑 部任职。 1961年,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 》问世,一举成名。还发表过长篇小说: Nordri 《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 样好》(1979)。
6/16/2014
作品分析——“catch-22”
•小说自始至终都笼罩着“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阴影。尽管 它没有实在的文本,但从约瑟连的求生过程可知,无论人们 怎样挣扎总也逃不出它的钳制。 •作家从社会生活和切身体验中发现,无论战时战后,美国 人都处在一种不可捉摸又无所寓言形象。 定名“军规”,既使它更具令人畏惧的强制性,又使它跟世 界荒诞的极端—战争紧相关联。冠之以“第二十二条”,则 使它成为不存在的存在。而“catch”的愿意就是陷阱、圈套。 •由于“catch-22”含有上述种种超乎常情常理的因素,所以 作品问世之初,一度使人大感莫名其妙。但随之发生的越南 战争所带来的混乱和疯狂,使读者们立即认同了小说中所揭 示的那个非理性、无秩序、梦魇式的荒诞世界,从而破译了 “catch-22”的内涵,引起了灵魂的震动。
6/16/2014
军规内容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 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 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 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 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
•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 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它 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 要不就不能回国。因此上级可 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 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 无休止。
6/16/2014
人物分析
两派人物 :军事官僚集团 & 普通军人
军事官僚集团:
1.特种警备司令佩克姆将军—虚伪,长篇大论,自以为是。 2.飞行大队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官僚体制的专横无理。有野 心的普通官僚,冷酷残忍,渴望成为将军,好大喜功却鼠目 寸光。任意增加部下的轰炸飞行任务,意欲用部下的生命来 换取自己的升迁。哄骗约瑟连喜欢自己,为自己的恶性掩饰。 3.负责空军军官操练的谢司科普夫中尉—军事机器残害个性。 发疯似的训练中队,求得在检阅中获胜。研究出不挥动双手 的行进队列。 4.伙食管理员迈洛中尉—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自身利益第一, 置朋友和同僚生命于不顾。
6/16/2014
作品分析——“catch-22”
“军规”就像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也像统治世界的专制势 力,更像主宰普通人命运的荒诞力量。因此,“第二十二条 军规”一词 很快进入英语词典,作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或“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被普遍 沿用。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美 国当代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个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无力、无望 和无奈。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式荒谬的,作为人类思维和表 达工具的理性和语言在社会现实中显得苍白无力。小说从内 容到形式都着重于体现一个主题:社会及其官僚机构的荒诞、 疯狂和不可理喻。
例1:
如果你不创收,没人能养活你; 如果你能创收,下了岗也饿不着你。 所以你不下岗谁下岗? ——某领导对下岗人员如是说。
例2:
“本商场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谢 谢 观 赏
新泽西州:凡谋杀时不得穿防弹背心 。 芬兰: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禁止结婚。 匈牙利:对独身者收独身税 。
乌拉圭:决斗者在决斗前必须先献血。
x共和国:恋爱人在失恋后,可以依法 作出如下行为:拿一块黑布把眼睛蒙上, 从长江大桥上跳下去--“才饮长沙水, 就成武昌鱼”,适合严重失恋。
加利福尼亚州: 禁止大象在大街上散步, 除非它们的脖子上拴着一条链子。 犹他州:不喝牛奶违法。 俄亥俄州: 一个已婚男人乘飞机时必须携带自己 的妻子,但如果他结婚超过12个月就 不必了。
6/16/201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遭遇大大小小的“第 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就是形形色色的制度陷阱,通常 在资源被强势一方所垄断,当事人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 或权利不平等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它类似“霸王”条款, 就像是为官员权力或行政免责而量身订造的。 比如在某些国家,你要当医生就必须先获得从业资 格,而资格的认定条件却是“行医××年以上”。也就 是说,要取得从业资格必须先有从业经历,可没有从业 资格你却无法取得从业经历。
6/16/2014
主人公约瑟连
•约瑟连是清醒的,他是一个向第二十二条军规“企图打开 缺口的人”,对军规的惶惑和抗争成了这一形象的精神支点。 他在无法超越所面临的荒谬的世界和人生困境之时,坚持自 由意志的选择,一再追求那种避开别无选择的前提的自我选 择。 •然而他的自我存在意识在荒谬的现实中处处碰壁,他显示 得十分无能为力,但又不甘放弃自由意志,于是就形成了以 自我嘲弄来戏谑外部世界的行为方式。 •约瑟连身上绝无传统英雄所具备的崇高壮烈的行为和出类 拔萃的品格,其非同一般之处仅在于面对疯狂世界不放弃自 由选择。他成了当代世界文学画廊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 象。
设计工作室提供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 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 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 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 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 黑色幽默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并 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之一。 海勒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 大镜,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一定的认 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他的作品也带有黑色幽默派文学的 通病,如对社会现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等。
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 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 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 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 但是,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 要不就不能回国。因此上级可以 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 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Catch-22
作者简介
约瑟夫· 海勒(1923—1999)
6/16/2014
人物分析
普通军人代表: 主人公约瑟连——处于被主宰地位。被大人物们任 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 ——自我意识的觉醒。
•本是个热情、诚实、富于正义感的爱国青年。 •后来对战争大失所望,认识到替卡思卡特之流升官发财卖命 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行为。 •从此变成了怕死鬼,“活下去”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和“最 高准则”。 •最后在几个知心朋友帮助下,他驾机逃往瑞典去了。
作 品 赏 析
内容提要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的代表 作,“黑色幽默”流派的奠基作,被 西方评论界誉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 小说”。 小说以二次大战为背景,描写一 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皮亚诺扎岛上 的美国空军部队的生活内幕,中心情 节是飞行员轰炸手约翰•约赛连要求 停止飞行复员回国的斗争经历。空军 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一次次任意提高 飞行员执行任务的指标,致使飞行员 们个个得了恐惧症。尤索林为逃避飞 行,躲进医院装疯。
6/16/2014
• 约瑟连与丹尼卡医生的对话
约瑟连极严肃地看着他,想用另一种方式试试。“奥尔是不是疯子?” “他当然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 “你能让他停飞吗?” “当然可以。不过,先得由他自己来向我提这个要求。规定中有这一条。” “那他干吗不来找你?” “因为他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他好多次死里逃生,可还是一个劲 地上天执行作战任务,他要不是疯子,那才怪呢。当然,我可以让奥尔停 飞。但,他首先得自己来找我提这个要求。” “难道他只要跟你提出要求,就可以停飞?” “没错。让他来找我。” “这样你就能让他停飞?”尤索林问。 “不能。这样我就不能让他停飞。” “你是说这其中有个圈套?” “那当然,”丹尼卡医生答道,“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凡是想逃脱作 战任务的人,绝对不会是真正的疯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