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完整版声声慢教学设计

最新完整版声声慢教学设计

2.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幻灯片)
3.赏意象品愁情(幻灯片)
1.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1、为了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联系所学诗句分析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2、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话在形式上有何特点?在全词中起怎样的作用?又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六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淡酒秋风
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细雨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识目标:结合李清照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的不同风格来理解本首词丰富深刻的意蕴。
2、能力目标:充分感受词的意象与意境,赏析词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李清照人生经历,
梳理其创作内容及情感
(幻灯片展示)
梳理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
感情笃厚;
后期: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小组合作
梳理
学生为主体
(幻灯片展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为主体
(幻灯片展示)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试找出几个像“梧桐雨”“黄花”“雁”这样有鲜明色彩的意象,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自由发挥,举出常见的意象
杨柳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蜀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项目
自评
互评
师评
小组
梳理部分
诵读比赛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以学生为主体
展开想象
回顾旧知
总结归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幻灯片
1.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
合作探究
表达擂台赛
你们的感悟:
你们的收获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淡酒秋风
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细雨
3、情感目标:理解李清照在词中所体现出的细腻的情感,陶冶性情,涵养性灵。
重点:认真审读,立足主旨,赏析技巧
难点:通过品味意象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中的蓝色文字可去掉)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声声慢
学科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