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教师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他,一生坎坷,被一贬再贬,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
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四、自主预习
1、概括小序内容,注意重点词
沙湖:地名,在黄州城南30里。
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2、学读诗歌,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合作探究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对自然对人生雨晴变化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上。
3、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莫听”“超然物外”“何妨”“谁怕”向风雨挑战
“吟啸且徐行”潇洒安闲,泰然自若
4、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
一蓑“雨具皆去”表现了内心的情怀,旷达乐观情绪
6、“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体验?
“料峭春风”指人生的逆境,政治的风雨;“山头斜照”是人生的希望。
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7、“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风雨”和“晴”指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
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
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
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
8、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模式:概括+分析+情感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到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长啸,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苏轼的一首旷达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发自己任天而动、苦乐随缘、乐观旷达、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10、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一语双关、以小见大、对比、寓情于景
六、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有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春天还是会到来的)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外的行人听到了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