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杏儿熟了定稿

19、杏儿熟了定稿

19、杏儿熟了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顾冬艳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理解并积累“羡慕、笑容可掬”等词语。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3、默读课文,复述奶奶分杏儿的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家乡的淳朴民风,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杏儿,吃过杏儿吗?师:把书本翻到63页,读读第一小节。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媒体出示杏树、杏子的照片。

杏儿就是它的果实,圆圆的,味酸甜。

2、夏天,到了麦收时节,(补充课题)19、杏儿熟了。

齐读课题。

3、杏儿熟了,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一位同学读读这段话。

(出示第二节,“结”读准字音,植物长果实)师:你们觉得杏儿怎么样?路人望见的杏儿是怎么样的?预设:生:杏儿好。

(追问:好在哪?)A、“结满”说明杏儿多。

(板书:多。

点评:注意“结”是个多音字,这里读第一声。

)朗读,读出杏儿的多。

B、“一颗一颗”说明杏儿长得大啊!(板书:大。

点评:杏儿颗颗分明,又大又饱满)C、“橙黄橙黄”说明杏儿长得好看。

(板书:好看。

点评:色泽多诱人啊!)朗读,读出杏儿的好看。

D、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现杏儿的多、大,好看。

4、看到这么多、这么大,这么好看的杏儿,你们一定也想有,用句中的一个词来表达,就是——羡慕。

谁能用羡慕的语气读读路人的这句话?(注意这是一句感叹句,羡慕的语气要强烈一些,谁能读的比他更想要,更羡慕一些)5、现在,让我们连起来把第二小节读一读,读出杏儿长得好,读出路人的羡慕之情。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师:这么好的杏儿会引出怎样的故事呢?我们知道,学课文,题目很重要。

文章的所有内容都要围绕题目来展开。

都预习过课文了,作者围绕课题回忆了小时候的什么事?能不能说说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式:杏儿熟了,。

预设:▲杏儿熟了,我问奶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还仰起头一个个数,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点评:我在数杏儿。

板书:数杏儿)▲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气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

奶奶拿着竹竿,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来,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们吃。

(点评:奶奶在分杏儿。

板书:分杏儿)2、小结:同学预习得非常认真,通过刚才的疏理,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题目写了数杏儿、分杏儿这两件事。

按写的顺序先看——生答:数杏儿三、精读课文第一件事:数杏儿1、来看看文中描写数杏儿的内容。

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

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

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

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数不清呵,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要不,你数数看。

”我仰起头“一、二、三……”数哇,数哇,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奶奶爽朗地笑了。

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A、学习生字“偎”(请一位同学读。

字形:注意右下部分,桌面上写一写,只有四笔。

字义:紧挨着,亲密地靠着。

同桌演示一下)B、分角色读(一生读旁白,女生读奶奶的话,男生读我的话)预设:如果读错,展开;不读错,表扬。

(这句话没有提示语,你们怎么知道是奶奶说的啊?)读出问题来啦?问题在哪?——奶奶的话小结:当我们明确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时候,就可以把提示语——“奶奶说”省去。

(师生配合读)B、凸显第4小节。

仔细读读第四小节,你读到了什么?(谁来补充?)第一句:奶奶的这句话是说杏儿——多。

你怎么知道的?(把杏儿比作了星星。

星星多就是杏儿多)会读吗?第二句:省略号说明一直在数。

数哇数哇是重复,说明数的时间长,因为多,所以数的时间长。

我数糊涂了。

因为大多啦,数不清,所以会数糊涂。

指名读、齐读。

(点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满树的杏儿。

)2、看着我数杏儿,奶奶——出示第5小节,引读句子(板书:多)奶奶爽朗地笑了。

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师:你们知道奶奶为什么笑么?生:天真可爱;杏儿多师:奶奶的笑包含了两层意思,你们能用“既……又……”的句式说一说。

预设:奶奶既是笑“我”天真可爱,又是笑杏儿多。

第二件事:分杏儿1、师:接下来看分杏儿这件事。

作者用了几小节?(6—8节)意见不同,问学生。

预设1:如果不说第6节,提示读“一天”,是什么?——时间。

时间在一个故事里的作用是?——开始。

所以第6节也是的。

预设2:如果说第9节,读“打这回起”。

什么意思?——从这次以后。

这次是指哪次?——奶奶分杏儿这件事。

所以这是分杏儿以后的事,不能算。

师:意见很不同啊,来说说理由吧!所以作者用6-8小节写了分杏儿,明确了么?明确之后我们看64页课后芳草地第二题(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2、师:这两个单元,我们一直在学习复述。

关于复述的方法,你们掌握了哪些?(适时板书)A、抓重点词句B、按提供的词语(就是抓重点词语)C、写作线索D、用文中的词句(也抓重点词句)E、按提示提纲小结:我们把重点词句,写作线索整理出来,归纳在一起就是提示提纲。

现在,我们就要用上这些方法来练习复述。

师:我们看,分杏儿是写人还是写事?——写事一件事情的写作线索一般是什么?——起因经过结果(板书)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分杏儿这一部分,根据这条写作线索,找一找重点词句,适当的进行圈画,待会我们来交流一下。

师:起因这一部分,你们找了哪句?◆奶奶急忙走出去看,原来是邻居家小淘气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师: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是哪些?——(板书:偷掉)◆抓住奶奶打杏儿的动作。

(读句子)哪些词重要?——动词圈一圈,有哪些动作?学生回答,媒体显示:拿、走、挑、打、分(板书:经过)师:这些词把奶奶打杏儿的经过写得很具体,注意这些词,和老师配合着读。

师:记住了吗?谁来说?师:动词后面的内容也很重要,能不能试着填一填?(学生基本记住)师:还有描写奶奶动作的句子吗?(出示第7节,板书:扶、揉)生:奶奶慈祥。

点评: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所以才会有后面把杏儿打下来分给小伙伴吃。

◆抓住奶奶的神态。

学生读句子。

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

追问:“又”表示什么?(“又”表示重复,再一次的意思。

虽然在分杏儿的时候,没有描写奶奶的神态,但从这个字,让我们联想到,其实前面奶奶一直是微笑着的,对小淘气们的行为是那么的宽容。

)多慈爱的奶奶啊,我们一齐读好这句话。

◆抓住奶奶的语言。

(板书:笑容可掬说)学生读句子。

出示句子: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容可掬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师:为什么找这句?——有道理。

师:有道理在哪?你能不能说一说?那你有疑问么?谁能来帮他解答?为什么这么理解?从哪看出来是分享,哪看出来是快乐?师:奶奶就是真么做的。

把杏儿分给大家吃,让孩子们品尝到了杏儿的快乐。

师句子中的“香、甜”是不是就指酒和果子的香和甜呢?从奶奶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分享是一种快乐)师:好朋友之间,你分享给我好东西,我分享给你好东西,你们就快乐了,这份快乐从哪来呢?生: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师:是啊,分享是一种快乐,快乐源于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真情。

引读:所以奶奶说,杏儿熟了——师:这里的越结越多,就是什么越来越多。

——快乐。

师:奶奶是怎么说这句话的?——笑容可掬“笑容可掬”中的“掬”字,就是用手捧着的意思,那么“笑容可掬”就是——笑容多得要用(手捧住)的意思。

来,面带笑容,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来,齐读师:谁已经把奶奶的话记在心里了?——填空说。

(点评:你一定理解的奶奶的话,所以才记的那么清楚。

)谁还记清楚了?都记清楚了,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追问:在什么情况下奶奶说了这句话?你觉得重要吗?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心思,奶奶不会说啊,所以这句话也很重要。

(板书:不高兴怪)小结:刚刚,同学们通过找写作线索、抓重点词句,把分杏儿这件事的提纲列好了。

现在能不能借助提纲,把这个故事复述一下呢?这一单元,还要求我们尽量用上文中的词句。

(1)学生试着自己复述。

(老师下去指导)(2)请两位同学复述。

四、总结全文。

1、师:在奶奶的言传声教下——出示: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师:是啊,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有杏儿大家吃才多。

2、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19杏儿熟了,认识了杏儿,懂得了分享是一种快乐,还复习巩固了复述的一般方法,通过找写作线索、抓重点词句,按提示列提纲复述了“奶奶分杏儿”这个故事。

3、回家作业:我想我们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因为分享而发生过很多让你快乐、感动的事。

下节课,我们来做一回小小故事家,把你的故事和快乐与大家分享。

(可以试着列一份提纲)板书设计:19杏儿熟了数杏儿分杏儿起因:偷掉经过:扶、揉、拿、走、挑、打、分、笑结果: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