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利股份财务分析报告

伊利股份财务分析报告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河北经贸大学期末考试试卷《财务报告分析》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告分析目录摘要 (4)一、背景资料 (5)(一)公司简介 (5)(二)宏观背景分析 (5)1、政治背景 (5)2、法律背景 (6)(三)行业分析 (6)1、我国乳制品进出口分析 (6)2、国内36大众城市乳制品人均消费水平 (9)3、需求结构的分析 (10)(四)伊利企业战略分析 (10)1、SWOT分析法:产业内部劣势和优势分析 (10)2、基本竞争战略:混合基础上的集中化 (11)3、长期战略:倡导绿色产业链消费 (12)二、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13)(一)资产分析 (13)1、流动资产的分析 (13)2、非流动资产分析 (16)3、流动资产合计和非流动资产合计分析 (21)(二)负债分析 (22)1、流动负债分析 (22)2、非流动负债分析 (27)3、流动负债合计和非流动负债合计分析 (29)(三)所有者权益分析 (31)1、所有者权益总量分析 (31)2、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31)3、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 (31)(四)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析 (32)1、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量分析 (33)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33)三、利润表的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34)(一)利润表的水平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营业收入分析 (36)2、营业总成本分析 (36)3、营业利润分析 (36)4、利润总额分析 (36)5、净利润分析 (36)(二)利润表的垂直分析 (37)1、营业总成本分析 (38)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析 (38)(三)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39)四、现金流量表的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39)(一)现金流量总量分析 (39)1、现金流量总量的合理性分析 (39)2、现金流量趋势分析 (40)3、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41)(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41)(二)现金流量表重要项目分析 (4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42)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43)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44)4、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分析 (45)(三)现金流量表补充材料分析 (45)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45)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45)五、财务比率分析 (46)(一)伊利的财务比率分析 (46)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46)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47)3、营运能力分析 (48)4、获利能力分析 (49)(1)销售毛利率分析 (49)5、获现能力分析 (50)6、综合评价 (51)(二)2011年度伊利与光明的同行业分析 (51)2、营运能力分析 (51)3、获利能力分析 (52)4、获现能力分析 (52)六、杜邦分析 (52)(一)杜邦分析体系的简介 (52)(二)杜邦分析体系图的分析 (52)1、所有者权益净利率 (52)2、权益乘数 (53)3、销售净利率 (53)4、总资产周转率 (53)(三)引进现金流量的杜邦分析体系 (54)(四)运用杜邦分析体系对伊利股份进行综合分析 (55)1、传统体系下的杜邦分析 (55)2、改进方法下的杜邦分析 (55)(五)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分析——光明乳业 (57)1、关于光明乳业的杜邦分析结果 (57)2、2011年度关于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的对比分析 (58)3、近三年来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的对比分析 (59)七、结语 (60)参考文献 (61)小组成员名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报告以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宏观政策、行业现状和企业愿景,综合分析了伊利股份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各项财务指标。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并结合了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等工具。

具体内容包括: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现状,把握伊利股份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分析出伊利股份的经营战略是否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

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利润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和各项财务比率分析,了解伊利股份的资本结构和经营状况,再进一步通过杜邦分析体系分解,具体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得出结论。

其中,我们还加入了同行业之间的对比,选择的是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因为二者都是在沪市上市,具有共同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具有可比性。

本次报告以外部投资者的角度客观的对伊利股份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评价,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以三张财务报表为基本切入点,并展开分析,旨在进一步揭示问题。

希望读者能在本文的基础上对伊利股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财务报表分析一、背景资料(一)公司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2月24日经呼市体改委呼体改宏字[1993]4号文批准,在对原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有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始终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以极其稳健的增长态势成为了持续发展的行业代表。

2010年12月30日,伊利集团启动品牌升级,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而改变。

在业内首次倡导的“绿色产业链”是此次品牌升级的引擎和推动力,伊利绿色产业链践行与自然、社会、公众、行业合作伙伴的和谐共赢之路,从而形成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圈”。

截至2010年,伊利雪糕、冰淇淋产量已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遥遥领先,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自2005年起即跃居全国第一。

2011年1-12月,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6%,超额完成全年既定任务。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乳制品业务收入已占据伊利整个产品线的40%,奶粉产品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进一步提升。

(二)宏观背景分析1、政治背景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重庆江北区光大奶牛科技园养殖基地考察时留言说:“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温总理是如此关心民众的健康,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乳业的领头羊,伊利集团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并发表倡议书,努力实现温总理的梦想。

2009年国务院原则通过的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部分内容为伊利集团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

例如,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第三点提出“要强化食品安全,整顿食品加工行业,提高准入门槛,健全找回和退市制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无疑是针对近年来中国食品加工业的痼疾提出的解决方案。

对中国乳业而言,调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更加严格的产品召回和退市制度将大大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制度约束。

安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严格的制度约束无疑有利于伊利集团这样的大型乳品公司发挥自身规模效应和生产、研发能力通过规范的竞争赢得市场,获得发展。

2010年9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对乳制品的行业的生产经营许可、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乳品追溯制度、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以及乳品质量安全责任等严格规范管理。

这一通知促进了中国乳业进一步规范化和严格化,加强了伊利集团等乳制品公司的合法合规生产销售以及责任制度。

2、法律背景2008年三鹿奶粉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严重影响了我国乳制品的出口,使得我国乳制品贸易逆差持续拉大。

国务院发布奶业整顿纲要强化生鲜乳收购监管,制定《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促进奶业稳定健康发展。

2009年6月26日,由工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正式颁布实施,以促进乳制品加工与生鲜乳生产协调发展,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循环节约的现代乳制品工业。

尽管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加以严格规范我国乳品行业的合法合规合格,但是我国乳业仍然面临着消费者强烈的信任危机,并且遭遇到洋品牌的激烈竞争,我国“奶瓶子”工程的实施可谓困难重重。

当然,国家在推进法制化进程的同时,加强监管、加大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行业分析1、我国乳制品进出口分析我国是世界乳品消费大国和第三大原奶生产国,近年来随着进口乳品量不断增加,进口乳品占国内消费总量的比重已超过10%。

我国进口乳品的持续增长对国际乳品市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0年-2012年,我国主要乳制品月度进口情况如下图所示:图-1 图-2 图-3图-4由以上4个图示还可以看出:相对于2010年,2011年我国的干乳制品进口量略有上涨,但累计同比有所下降,液态奶的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增长近100%,累计同比也呈增长趋势,其中2011年酸奶的进口量有所增长,但累计同比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鲜奶的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累计同比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由此可以分析出国内液态奶尤其是鲜奶市场不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酸奶的需求量增加,酸奶市场发展速度较快,可以逐渐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因此乳制品企业应该重点提高鲜奶的生产数量和质量,以增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占有量,并在保持酸奶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酸奶市场。

2010年-2011年我国干乳制品和液态奶的出口量情况如下图所示:图-5图-6由图显示2011年我国的干乳制品的出口量相对于2010年呈增长趋势,累计同比也呈增长趋势,液态奶的出口量有小幅度的增长,但是其累计同比呈逐渐下降趋势。

2、国内36大众城市乳制品人均消费水平国内乳品行业经过2000 年以来的快速成长期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倒退及恢复期,行业基本开始逐渐进入稳定增长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