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述写作范文

综述写作范文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司机阿(喳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内江742200)摘要:综述了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根据蔬菜发生病虫害的情况和常见类型,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和蔬菜生产发育的各个环节;病虫对温度、湿度或光谱、颜色、声音等得反应能力,以及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

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特定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不利于病虫生长繁殖的条件,来防止和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在病虫害泛滥时刻适当采用化学防治技术,使用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以期为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的蔬菜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0 引言近年来蔬菜病虫危害越来越严重,蔬菜品质也越来越不及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对蔬菜的要求也从外观是否完美转向内在是否安全,因此人们对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

蔬菜的健康却受蔬菜的病虫害的威胁,从当前的蔬菜病虫害危害情况来看,种类繁多,规律复杂,严重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

而要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关键技术就是对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1]。

长期以来,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各式各样。

杨仁彪等[2]在研究中表示,坚持综合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蔬菜病虫害防治遵循的主要准则。

王婷婷[3]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表明,应该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毒的农药,科学合理地选用一些低毒、高效、低残毒农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并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1.1 病害的发生情况病害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害,有几百种之多,这类病害主要特点是传播迅速,面积大,难以防治,毁坏严重。

高温干旱条件下一般只发生病毒病;高温高湿条件下可发生枯萎病、炭疽病、立枯病、疫病等;低温低湿条件下易发生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猝倒病等[4]。

真菌感染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胡久义等研究中表明西红柿、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中常见这类病[5]。

1.2 虫害的发生情况蔬菜中的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各种蚜虫、菜青虫、地老虎、蛴螬、蝼蛄、棉铃虫、白粉虱等各种害虫已达300余种之多[5]。

现今社会的“温床”则是导致虫害的原因之一。

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也为高湿、低温小虫类虫害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发展迅速[6]。

2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仍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7],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2.1 农业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有长期的预防作用,其主要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和蔬菜生产发育的各个环节,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特定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不利于病虫生长繁殖的条件,以控制和减少病虫、杂草蔬菜生长造成的危害。

2.1.1 种子处理选择优质、丰产、抗病虫性强、耐贮运的蔬菜良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危害,夺取蔬菜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如张艳梅的研究中津研4号黄瓜较抗霜霉病、丰产70大白菜较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已表明了优良蔬菜品种在生产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增产作用[8]。

赵宏宇[9]研究将选取的良种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可分为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3种。

分别是用50~60 ℃温水浸种15 min,10% K2MnO4溶液、10% Na3PO4溶液、10% CuSO4溶液和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0~13 min,辛硫磷颗粒剂拌种包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2 土壤处理采摘完后,土壤表面会残留一部分的抗菌素[10],但会影响下一次蔬菜的栽种。

因此采用深翻土地,精耕细作,一般深翻32~38 cm,要打破犁底层,不断增加熟土层厚度[9]。

并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少量化肥,保护生态环境。

2.1.3 制定良好的耕作制度及轮作在定值之前,要清理田地及其周边,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结合不同蔬菜的不同生长季节,及时对田间的的残株、杂草等进行清理,消除病虫害寄生的环境。

但病原菌和昆虫可能在土壤中出现存留或寄居,导致连作蔬菜的病虫害更加严重[11],所以应因地制宜,制定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

结合不同科、不同蔬菜品种,应选择不同的耕作方式。

谢美云[12]研究表明,蔬菜实行轮作,利于生长,也可减少土壤中病虫原菌,从而恶化害虫的食物,并且在茄果类、豆类瓜类、水生蔬菜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马艳华等[13]在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研究表明,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够创造一种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并可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也是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施用微肥也可提高蔬菜植株抗性[12]。

2.2 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是通过栽培设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却有利于或无碍于蔬菜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

采用物理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绿色防治方法。

利用病虫对温度、湿度或光谱、颜色、声音等得反应能力,通过调控这些因素来控制病害发生,杀死、趋避或隔离害虫[14]。

2.2.1 太阳能高温灭菌和冬季低温杀菌卵夏季地表覆盖地膜,利用晴天高温,在60 ℃以上处理6~7 d,可杀死土表病菌和虫卵[15]。

秋冬季节深耕翻土地,利用害虫休眠习性,清楚路、沟、渠、田旁及空闲草地的杂草、蔬菜残留物。

在寒冷天气冻伤、冻死越冬害虫菌卵[9]。

2.2.2 防虫网隔离技术蔬菜地里很多小菜蛾类的体形偏小的害虫,由于昆虫传播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15]。

应用蔬菜防虫网可有效防治害虫侵入及传播病毒引起的病害,还兼有缓冲暴雨、冰雹对蔬菜作物的撞击,减少机械损伤的作业,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率。

许幼青[16]在蔬菜病虫害非化学农药防治方法研究中推广20~25目(孔径0.589~0.833 mm)的白色网,可防止小菜蛾、菜青虫、甜菜蛾以及蚜虫潜叶蝇等害虫的侵入。

2.2.3 诱杀技术诱杀治虫主要光诱杀、食物趋性诱杀、栖境诱杀和性诱剂诱杀等[17]。

利用害虫特有的趋光性,可采用黑光灯、频振式灯、白炽灯等灯具进行诱杀,效果显著。

张丹等[18]在频振式杀虫灯在绍兴城郊型蔬菜基地应用效果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虫量动态消长,取得较好效果。

利用害虫成虫捕食的习性及对食物的优先趋性,在田地间设置人工食源进行诱杀。

利用大部分害虫成虫喜昼伏夜出的习性,在田地间设置模拟栖境诱杀害虫[16]。

利用害虫寻偶交配的习性,可进行性信息素诱杀,绍兴县近年来就应用斜纹夜蛾、小菜蛾等性信息素诱杀蔬菜害虫并根据害虫消长动态开展预测报道[19-20],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即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蔬菜病虫害[21]。

2.3.1 以虫治虫技术以虫治虫的防治技术是最简单的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如生蔬菜上的白粉虱害虫可利用寄生在该虫的若虫和蛹内的丽蚜小蜂控制。

王浩[1]在蔬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中研究表明,每株蔬菜释放3~5头丽蚜小蜂,每10 d释放一次,连续放蜂3~4次即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增长。

赤眼蜂可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烟青虫、玉米螟等[1]。

烟蚜茧蜂可防治棉蚜、桃蚜等[1]。

最常见的七星瓢虫消灭蚜虫。

2.3.2 以菌治虫技术王金合[22]在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如何防治的研究中利用苏云式杆菌(B1)防治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菜青虫、小菜蛾、菜螟、银纹夜蛾;利用木霉素、荧光假单孢杆菌等拮抗菌防治茄瓜累蔬菜的疫病、枯萎病效果较好。

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利用以玉米粉为主要培养基培养繁殖的座壳孢菌剂防治温室白粉虱,对白粉虱若虫的防治率可达80%以上[23]。

2.3.3 以昆虫病毒治虫技术一般情况下昆虫病毒只感染一种昆虫,不会感染人、畜、植物及其他有益生物,因此使用比较安全。

但昆虫病毒在土壤中很难被消灭,在非洲有研究[24],其土壤危险性也提高了。

昆虫病毒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可用来制成良好的杀虫剂,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较小,是病毒治虫的优点之一。

利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

目前,小菜蛾病毒——苏云金杆菌复合生物杀虫剂被广泛运用于蔬菜害虫防治,并取得非常满意的杀虫效果[25]。

2.3.4 保护天敌技术蔬菜品种颇多、耕作制度复杂、栽培方式多样,这为各种有害生物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条件。

各类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多,这使各类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也十分活跃,但由于菜地长期使用杀虫剂,天敌数在逐年减少,寄生率下降[1]。

只有科学用药才能够保护和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和食蚜蝇、瓢虫、蜘蛛等捕食性天敌,才能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26]。

经济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为保护利用天敌,允许部分害虫存在,在没有达到防治指标的情况下尽量不防治,将有利于天敌繁殖[27]。

2.3.5 以农用抗生素治虫技术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农药功能的次级代谢物质,是生物源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产上可用井冈霉素、农用链霉素防治瓜果类青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白绢病等,用新植霉素防治白菜软腐病等。

而防治叶螨在发生初期可用10%浏阳霉素乳油1 000倍液喷雾,每个7 d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即可[28]。

表1[26]是蔬菜生产中常用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表1 蔬菜上推广使用的生物农药和抗生素制剂施用标准制剂名称施用浓度/倍液安全间隔期/d 注意事项苏云金杆菌(Bt乳剂)600 1~2杀螟杆菌粉剂600 1~2青虫剂(蜡螟杆菌1号)600 1~2 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混用1.8%爱比菌素乳油600 1~3农抗120水剂800 1~2 不限制混用3%多抗霉素粉剂 1 000 2~3 不与酸性、碱性农药混用15%农用链霉素粉剂 1 000 2~3 应单独施用15%井冈霉素粉剂 1 000 2~3 不与碱性农药混用注:以上试剂施用后4 h内遇雨,需补施一次。

注释:表中数据引用翟洪民蔬菜病虫害生物防除方法[26]2.4 化学防治技术使用主要的农业法、物理法、生物法以后还未达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辅助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及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

但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黄清忠[11]研究中要求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一制定用的农药时间、方法和浓度,严格按其执行,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天数不得少于所规定的日期。

二用药时应选用不产生公害且有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化学合成且有残毒的农药;三坚持防治效果最佳而残毒最小的原则,正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等[29],严格遵循施药规则,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避免蔬菜含药量过高,而严重影响蔬菜品质。

3 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及展望目前蔬菜病虫害防治已取得较好的进展,大大提高了蔬菜品质和产量,蔬菜的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