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缄.(ji ān)默 挑衅.(x ìn) 相形见绌.(ch ù)B .长吁.(x ū)短叹鲲.(k ūn)鹏 狼藉.(j í)C .畅.(y áng)谷 胆怯(qu è) 酷肖.(xi ào)D .迸.(b èng)射 雷霆.(t íng) 忏.(ch àn)悔 2.指出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 .任.劳任怨(担当,承担) 油光可鉴.(镜子)B .随机.应变(时机) 匿.名信(隐藏)C .颔.首低眉(点头) 广袤无垠.(边,际)D .不可名.状(说出) 美不胜.收(尽) 3.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 .猛浪若奔.(奔跑)B .造.饮辄尽(创造)C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D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使之组成一个成语。
众说纷____ 心安____得 ____听途说 油然而____ ____木三分 粗制____造 5.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欣慰 兴奋 愉快 喜悦①他带着轻松( )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
②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 )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③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 ),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
④因此在场的老年人格外( )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
6.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C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D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7.下面这段话中概括了托尔斯泰眼睛特点的一个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靳秦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8.修改下面的病句。
气象专家、环境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普遍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在发展过程宁失造成污染再进行治理,而是要边发展边治理。
9.指出下面句子所描写的是哪个人物,以及出自哪篇课文、作者等,把它们相应地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①她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②“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
”③“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10.请将下面的一段话划分为两层。
并说明理由。
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
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很长时间了。
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①层次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①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想像奇特,意境优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揭示全文主旨,展示作者抱负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博大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12.欣赏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并答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表达作者愁苦之深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②表达作者高尚情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人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
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两句活,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放前,国民党的一家报纸准备刊登一则新闻,标题是“匪首贺龙昨日被活捉枪毙”。
一位编辑在编稿时,有意在“被”的前面加了个“又”字,便成了“匪首贺龙昨日又被活捉枪毙”。
请问这一改妙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
据《成都商报》2004年6月2日报道,家住双桥子的王某昨天突然接到正在念初三的儿子的班主任电话,说儿子根本没有去上课。
放下电话,王某心急如焚,赶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在外面的妻子,夫妻俩便开始了艰难而心焦的寻找。
他们一家网吧一家网吧地问,最后终于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
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只能泪流满面,恨儿子不争气。
原来,16岁的儿子本来学习成绩挺优秀的,但今年初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便急剧下滑。
昨天是儿童节,母亲给了儿子50元钱,让他放学后带表弟去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没想到儿子竟然逃课——上网去了。
现在他的妈妈和同学都希望他能克服迷恋电脑游戏这个毛病。
那么该怎样劝说他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根据下面的要求或提示,从妈妈和同学的角度分别写几句劝导的话。
(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并让这位同学易于接受)①妈妈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准备好好劝劝他。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一位曾经迷恋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习,后来又改正的同学,你会这样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负势竞.上 _________________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A .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 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C .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D .在昼.犹昏有时见日.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的热闹景象。
(二)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 )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日:“彼三晋①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②利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日:“遂成竖子①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①三晋:本指韩、赵、魏三国,此指魏国。
②趣:通“趋”。
③蹶:倒下,这里是受挫的意思。
④度(du ó):估计。
⑤竖子:小子,骂人的话。
1.依次补写出文中括号内省略的内容。
(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齐使田忌将.而往(带兵)B .素悍勇而轻.齐(看不起)C .士卒亡.者过半(死亡)D .乃钻火烛.之(照) 3.按要求填空。
①庞涓由于骄傲,对齐军作出错误分析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这句话后来概括简缩成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巧施减灶计,是基于他对魏军什么样的认识?(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庞涓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