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猪技术资料大全

养猪技术资料大全

猪场生产流程吉林正大预混料技术服务部邓云强1、空怀母猪,经过短期优饲,饲喂哺乳料3-3.5公斤/天,3-7天,发情并得到配种,改喂妊娠母猪料,1.75-2.2公斤/天,30-45天内未出现返情者,转入妊娠舍;及时对长期不发情、屡配不孕、疾病等原因失去饲养价值的猪只,进行淘汰、销毁或销售。

2、转入妊娠舍的猪只,饲喂妊娠母猪料2.0-2.5公斤/天,至配种后84天,继续饲喂妊娠母猪料,料量改为2.5-3.5公斤/天,出现返情者,转回空怀舍进行配种;未出现返情者,饲养至产前15-17(配种后99-97)天,转入分娩舍(母猪转入分娩舍后会产生应激,比如减料、排干粪等。

这对于母猪泌乳是会有严重影响的。

适当提前转入分娩舍,待母猪临产时,已经度过“转群”应激,对于哺乳是有好处的。

然而,在分娩舍时间过长,对于高床产仔的母猪来说,同样是有害而无益的);考虑疾病、行情等因素,对部分妊娠母猪进行淘汰或销售。

3、转入分娩舍的猪只,改喂哺乳母猪料,2.5-3.5公斤/天,至产前5天,开始减料,每天减少正常料量的5-10%,产仔当天不给料,给温热的麸皮水,产后第一天,给产前正常料量的70%,之后每天增加产前正常料量的10-20%,到第七天,自由采食;(疾病等因素,转入分娩舍的生产母猪可能会淘汰或销售处理);哺乳结束,产仔母猪转回空怀舍;仔猪生后3-5天开始用优质的代乳料(如吉林正大生产的全价颗粒料“正大代乳宝”或粉料SC13)教槽补料,仔猪离乳时,对仔猪小环境温度提升2℃(可以点红外线灯,用塑料布遮挡等),在原窝饲养5-7天,再转入保育舍,转入后的头3-5天继续饲喂代乳料,之后经5-7天过渡后,饲喂保育仔猪料;保育期结束,保育仔猪转入育肥舍、后备舍或直接出售。

4、转入育肥舍的猪只,继续饲喂保育料3-5天,然后逐渐过渡到育肥前期料,并按阶段调整相应的料型。

5、后备猪,60公斤以前,按育肥猪饲喂,60公斤以后,改喂专用的后备猪饲料(如吉林正大生产的SB44R),自由采食至80-90公斤后,料量限制在2.0-2.5公斤/天,直至出现第二次发情以后的第12天,饲料改为哺乳母猪料(如:吉林正大生产的SB64),料量增至3-3.5公斤/天,配种后,转入后备猪妊娠舍,按妊娠猪饲养;后备猪配种前,要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并在接种第一种后备猪疫苗的前3-5天,转入后备猪待配舍;后备猪因病或市场需要,可能被淘汰或销售;培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猪只,可能会被“转商”后调入育肥舍。

大型猪场的设计与生产流程方案一、生产工艺流程要形成生产万头肉猪的猪场,必需具备600头以上的纯种杂交母猪及后备母猪,24头以上纯种瘦肉开型公猪及后备公猪,以保证猪场达到自繁自养。

配种以自然交配为主,人工授精为辅。

生产工艺流程,从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销售,每个阶段都必须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临产母猪进入分娩栏,24窝断奶仔猪进入保育栏,24窝保育小猪进入生长栏,24窝生长中猪进入育成人舍,24窝育成1舍中猪进入育成2舍,有24窝育成大猪(200头左右,每头95千克-100千克)等待出售。

这样一个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便于清洁卫生和兽医防疫消毒,有利于生产的顺利发展,体现了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特点。

二、饲养工艺流程妊娠114天,分娩哺乳4周,仔猪留栏1周,保育4周,生长栏4周,育成栏12周。

配种妊娠和分娩母猪都采用个体限位全金属栏饲养,按个体定量饲喂,既避免争食咬斗,以便于观察母猪发情,配种或人工授精,并能防止母猪压死小猪。

保育栏是一个钱金属结构栏,栏面是全钢的漏缝地板,粪尿能很便利流入水沟去,然后冲水以保持栏舍内的干燥清洁。

一个保育伴饲养两窝断奶仔猪,随后到生长栏,育成一栏,育成二栏,同样以两窝猪一栏进行饲养不能转栏的猪,可进行特殊处理。

由于母猪从配种怀以分娩不见阳光,不见泥土,运动量小,因此,致使有些母猪分娩时产仔时间过长,胎衣难下,甚至难产,也有的母猪因此而达于肥胖。

三、生产数据计算生产头数指标:饲养生产母猪2×300头,母猪2×64头;后备公猪2×12头后备5头;每周配准2×12头,每周分娩2×12头,每周分娩2×12胎;每周生产仔猪2×114头;每周离奶仔猪2×102头;每周上市肉猪2×100头(育成率按98.5%计);每生上市肉猪2×5200头。

生产体重指标:仔猪出栏10千克-11千克;保育小猪(4,周)9周龄出栏22千克-23千克;生长栏(4周)中猪13周龄36千克-39千克;育成1栏中猪18周龄54千克-56千克,育成2栏大猪25周龄95千克-100千克。

以上各阶段指标可以达到,有些猪场还超过了这些指标。

各猪占栏面积:母猪1.26平方米/头,公猪6.48平方米/头,生长中猪0.5平方米/头,育成中猪0.7平方米/头,育成大猪0.9平方米/头。

四、栏舍结构母猪栏:采用全金属单体栏,长2.1米,宽0.6米,高1米。

公猪栏:长2.9米,宽2。

4米,高1.2米,采用全金属及水泥漏缝地板,栏面较大利于运动,对提高公猪性欲和精液品质很有好处。

公猪栏与母猪栏遥遥相对,利于刺激母猪发情,同时,公猪放出在母猪栏前后过道上运动,能及早地发现母猪发情,对于配种及提高受胎率在有好处。

分娩栏:采用全金属限位单体栏,单栏长2.2米,宽2米;母猪栏高1。

1米仔猪栏高0.6米。

分娩栏以两窝为一个单元,蹭放电热保温箱2个,可供两窝小猪保暖,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增加体重。

保育栏:为全金属栏,长1.7米,宽3米,高0.7米,全漏缝金属地板,款板下面是全空式的通道,内设自动饮水器,以两窝小猪为一个栏。

天热时金属漏缝地板很凉快,下面通道的风会徐吹上来,使小猪有一个清凉爽快的良好环境;寒冷季节。

为防冷风吹上来,最好在地板上加木块垫床来保温。

食槽的双面各有5个食槽供小猪自由采食。

生长栏:长4.5米,宽2米,高0.9米,采用金属与水泥砖墙结合的形式。

水泥漏缝地板利于打扫,消毒,清洗,对防疫卫生有很大好处,但因冲冼后湿度较大.影响小猪睡觉,因此,在款边开百页窗刀,能使空气对流,地面就容易干爽,减少小猪拉痢。

育成1栏和2栏:长3.5米,宽4.4 米。

其中自运动场面积为长3.5米,宽1.35米,结构与生长栏基本一样。

只不过在面积上大些,墙是开趟式的水泥砖墙结构,装有6台工业用大风扇,亦可用降温喷雾器进行降温。

但在冬春阴天和梅雨天,寒风和牛毛细雨会吹入栏舍,不利仔猪生长,建议北面墙最好装上可以开头的玻璃窗。

猪栏坐北向南,利于冬夏凉,但由于南方的夏热时间长,高温高湿,因而在猪栏内装上大型风扇,抽风机,降温喷雾器,在栏舍顶层设有隔热层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在冬春寒冷季节,也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安装上电热保暖板及红外线灯泡。

据我们的经验,在母猪产仔1-3于时,使用红外线灯泡,易于使仔猪的羊水烘干,活动加快,3天后,改用电热保暖板,仔猪只要2-3次调教,吃奶后会自动到电.热板箱内睡觉。

在猪栏内,每一隔猪栏都设有自动饮水器及自动双面饲箱。

仔猪在出生两天后,母猪栏的一侧就安上一个小食槽,让仔猪自由采食。

由于仔猪喜嘴啃脚扒,易造成浪费,因此应用电焊把槽固定,并省放勤添饲料。

保育栏的小任双面食槽长0.75米,宽0.55米,高0.65米;生长育成栏的双面食箱长1.1米,宽0.6米。

高0.65米,高0.65米。

各面都设有5个食位,猪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关键技术:采用全价的配合饲料,实行标准化饲养。

选用优良品种和最优杂交组合。

建筑较为合理的猪舍,配备一整套实用的先进技术,设备及栏舍;实行严格的兽医防疫卫生制度。

实行半机械化,半自动化的流水作业。

通过猪的生物学特性再看规模猪场生产工艺流程发布时间:2009-11-23 人气:133不仅中华文明史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养猪史在世界上也举足轻重。

20世纪初,运输系统的进步促进了国内外各行各业间的进一步沟通。

其中,生产性能优良、耐粗饲、品种丰富的地方猪种就引起国外行业人士觊觎,千方百计从中国盗取了多种样本。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中国部分地方猪种已经灭绝而在国外却能发现的重要原因。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地方猪种为世界的猪品种改良做出了出色贡献,然而,现在由于管理不善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种猪在世界知名度并不高,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我国现有规模猪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业界共鸣。

1猪是驯化来的凡是养猪的不养猪的都知道,我们饲养的很多家禽、家畜都是我们从自然界捕获后加以数十年甚至几百年不断的驯化而来的,这些被驯化的动物一方面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各自的生物学特征。

比如猪,为人类提供皮、毛、肉等,但是群居、杂食、育仔等习性并未有太多改变。

我们规模猪场现在的通行做法是分栏分舍,固定区域活动空间。

产仔期间母猪定位栏饲养,美其名曰“为仔猪提供安全保证”,殊不知野外母猪能够自我照顾胎儿,繁育能力丝毫不逊于“有专人伺候”的母猪。

对于商品猪,从保育舍迁居至育肥舍后,再出来就是走向终点,甭提自由采食,吃点草根树皮换换口味,就是想走一走、跑一跑都很难,都是奢求。

想一想这样的猪怎么能够开心?长期得不到充分运动,猪体的免疫机能自然下降,抵御疾病能力降低,拼命打疫苗、拼命投药……2猪的繁殖力提升一般而言,猪在4-5月龄即达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的妊娠期短(114天左右),对于经产母猪一年可产两胎以上,若缩短仔猪哺乳期,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达到2年5胎或1年3胎。

由于猪的性成熟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较短,因而猪的世代间隔亦短。

平均为1~1.5年,是牛和马的1/3,羊的1/2,仅次于家禽。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许多地方猪种都具有性成熟早、产仔数更多、母性好的特点(如梅山猪母猪的初情期一般为75~85日龄,最早见于65日龄发情,7月龄即可产仔),这些优良性状居世界之首。

而在规模猪场,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更多的产出,不断的对品种进行所谓的“改良”,母猪的繁殖能力越来越高,但与此相伴随的各种猪病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初生仔猪抗病力下降。

3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猪是杂食动物,可食饲料的种类和范围很广,对饲料的转化率猪仅次于家禽为1:3-3.5,而高于牛羊(肉牛1:6-8、羊1:5-6),猪的这种消化特点与其自身的消化道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猪的肠道较长,约为其体长的20倍(欧洲猪为13.5倍,我国猪达16倍),故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长(约18-20小时),消化吸收充分,猪对精饲料中有机物消化率为76.7%,青草中有机质消化率为44.6%。

猪的消化道特点,使猪能够采食各种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且采食量大,消化快,养分吸收多,但应注意,猪对含纤维素多、体积较大的粗饲料利用能力差,这是因猪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只有大肠内少量微生物可以分解消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