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授课人孔德利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第一节概述一、寄生虫的概念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虫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时,对宿主是一种“生物性刺激物”,是有害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但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问,因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机械性损害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肿胀、堵塞、挤压、萎缩、穿孔和破裂等。

(二)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寄生虫常以经口吃人或由体表吸收的方式,把宿主的营养物质变为虫体自身的营养,有的则直接吸取宿主的血液或淋巴液作为营养,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抗病力和生产性能降低等。

(三)毒素的毒害作用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可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性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四)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寄生虫不仅本身对宿主有害,还可在侵害宿主时,将某些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原虫等直接带入宿主体内,或为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使宿主遭受感染而发病。

第二节畜禽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一、猪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一)猪常见寄生虫病1、猪疥螨病病猪患部发痒,经常在猪舍墙壁、围栏等处摩擦,经5~7d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包,时间稍长,脓包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但多数表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

2、弓形体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3、猪蛔虫病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蛔虫堵塞肠道。

4、旋毛虫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

本虫常呈人猪相互循环,人旋毛虫可致人死亡,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

(二)主要防治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

2、定期进行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一次。

(三)常用治疗药物1、敌百虫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清洗患部。

每天1次,连续用3~4d。

内服可按每公斤体重100~120mg混料,1 次内服。

2、左旋咪唑口服每公斤体重7~10mg,肌肉注射可按7.5毫克/公斤体重,一般用于猪蛔虫、猪肺线虫、猪肾虫、猪棘头虫等。

3、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每0.3 毫克/公斤体重,一次皮下注射,1 周后重复1次效果理想。

二、牛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一)肝片形吸虫病这是一种寄生在牛的肝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的寄生虫病。

主要防冶措施:(1)尽量不到洼潮湿的地区放牧饮水,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2)对牛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

(3)常用治疗药物硫双二氯酚(别丁),40-50毫克/公斤体重,经口喂服。

硝氯酚,3-4毫克/公斤体重,口服。

除此类药外,还有碘醚柳胺、丙硫咪唑均可。

(二)焦虫病这是一种由焦虫引起的季节性寄生虫病。

这种病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主要防冶措施:(1)牛体灭蜱。

(2)常用治疗药物:贝尼尔(又名三氯脒),4-7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连用3次,每次隔24小时;阿卡普林(又名焦虫素、硫酸喹啉脲)1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隔24小时。

(三)牛犊新蛔虫病这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内而引犊片发生肠炎、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

主要防冶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栏舍卫生和粪便管量外,主要是对受感染的犊牛进和及时驱虫。

(2)常用治疗药物驱蛔灵枸橼酸哌嗪内服一次量0.25/公斤体重,驱虫净等驱虫药。

三、羊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一)羊肝片吸虫病本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多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等动物。

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 9月份为高发季节。

、要防治措施:(1)每年应定期驱虫,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可有效防止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2)常用的驱虫药:硫双二氯酚:80~10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硝氯酚(拜耳9015),4~6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2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对成虫有效,但对童虫效果差。

(二)羊螨病羊螨病是由穿孔疥癣虫(简称疥螨)或吸吮疥癣虫(简称痒螨),寄生在羊体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的接触性的并且有高度传染性的皮肤病。

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浅毛处痒螨多寄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

主要防治措施:(1)用螨净0.25%溶液进行药浴,每年春秋各药浴1次,可有效防止羊螨虫病的发生。

(2)常用的驱虫药:用20%碘硝粉注射液,剂量为10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的伊维菌素注射液,剂量为0.02毫升/公斤体重,1次皮下注射;虫克星注射液,0.02毫升/公斤体重的剂量,皮下注射。

(三)肠道绦虫病该病是由主要寄生于羊小肠内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官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等数种绦虫引起的,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成批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1)定期驱虫,舍饲改放牧前对羊群驱虫。

放牧一个月内两次驱虫,一个月后三次驱虫。

(2)常用的驱虫药:丙硫咪唑10毫克/公斤体重;氯硝柳胺(驱绦灵)100毫克/公斤体重;硫双二氯酚75~150毫克/公斤体重。

(3)驱虫后的羊粪便要及时集中堆积发酵或沤肥,至少2~3个月才能杀灭虫卵。

四、鸡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一)鸡球虫病多发生于14~40日龄雏鸡。

鸡感染球虫卵囊后,病初精神不佳,羽毛耸立,头卷缩,常在雏鸡笼中站立一侧,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状排泄物污染。

严重时出现共济失调,渴欲增加,食欲废绝,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贫血,粪便表面有鲜血覆盖。

雏鸡死亡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雏鸡死亡率最高可达40%以上,育成鸡和产蛋鸡发病后死亡率较低,但产蛋鸡产蛋量下降。

主要防治措施:球痢灵。

每100克兑水200千克,连用3天。

可用复方新霉素控制继发感染,每100克兑水200千克,连用3 天。

(二)组织滴虫病多发生于夏季,3~12周龄的鸡易感性最强,死亡率也最高,成鸡呈零星散发。

感染后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以至废绝,羽毛蓬松,闭眼,畏寒,下痢,排淡黄或淡绿色粪便,严重者粪便中混有血液。

病的末期,有的病鸡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发绀,故称“黑头病”。

(三)禽吸虫病家禽吸虫病是各种吸虫寄生于家禽体内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多为地方性流行,一般流行于夏、秋两季。

主要防治措施:可选丙硫咪唑或吡喹酮进行药物治疗。

(四)鸡绦虫病本病在9月份至12月份多发,80~400日龄之间的鸡均有发生。

主要防治措施:首选药是吡喹酮。

按10~15毫克/公斤体重给药。

治疗时上午正常喂料,停料3 小时左右,正常饮水,之后用正常饲料量的70%将药物均匀拌入。

一次投服。

用丙硫苯眯唑按20毫克/公斤体重的剂量拌料,每天1次,连用3 天,也可达到驱虫效果。

(五)蛔虫可感染鸡、鸭鹅等禽,该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一般8~10日龄的雏鸡及幼鸡最易感染,60~90日龄的鸡发病严重,发病率高,并易发生大批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盐酸左旋咪唑片,或将其制成粉剂拌入饲料中饲喂,连用6天,病情可基本得到控制。

(六)鸡虱虱在采食过程中,同时刺激鸡的神经末梢,从而影响其休息和睡眠,导致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产蛋量下降。

本病对成鸡很少造成死亡,但雏鸡发生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伊维菌素拌料,按0.3毫克/公斤体重,一天内集中拌料饲喂1次。

7 天后重复饲喂1次。

也可以用5%溴氰菊酯乳剂。

1毫升兑1升水,鸡舍和鸡体表喷淋。

第三节动物寄生虫病防治的注意事项(一)注意药物的选择,要选择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的药物。

(二)注意驱虫时间的确定,一般应在“虫体性成熟前驱虫”,防止性成熟的成禽安全过冬;秋冬季外界寒冷,不利于大多数虫卵或幼虫存活发育,可以减少对环境(三)在有隔离条件的场所进行驱虫。

(四)在驱虫后应及时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用“生物热发酵法”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散播病原。

(五)在组织大规模驱虫、杀虫工作前,先选小群动物做药效及药物安全性试验,在取得验之后,再全面开展。

(六)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七)家禽驱虫时,注意防止产生耐药性。

消毒(3课时)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

第一节常用的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灭的物理因素有机构除菌、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机械消毒、煮沸消毒、焚烧消毒、火焰消毒、阳光/紫外线消毒等。

(一)机械消毒机械消毒是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它不能杀灭病原体,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同时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杀毒效果。

1、操作步骤(1)器具与防护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污物筒、喷壶、水管或喷雾器等,高筒靴、工作服、口罩、橡皮手套、毛巾、肥皂等。

(2)穿戴防护用品(3)清扫用清扫工具清除畜禽舍、场地、环境、道路等的粪便、垫料、剩余饲料、尘土、各种废弃物等污物。

清扫前喷洒清水或消毒液,避免病原微生物随尘土飞扬。

应按顺序清扫棚顶、墙壁、地面,先畜舍内,后畜舍外。

清扫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4)洗刷用清水或消毒溶液对地面、墙壁、饲槽、水槽、用具或动物体表等进行洗刷,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随着污物的清除,也清除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冲洗要全面彻底。

(5)通风一般采取开启门窗、天窗,启动排风换气扇等方法进行通风。

通风可排出畜舍内污秽的气体和水汽,在短时间内使舍内空气清洁、新鲜,减少空气中病原体数量,对预防那些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有一定的意义。

(6)过滤在动物舍的门窗、通风口处安置粉尘、微生物过滤网,阻止粉尘、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舍内,防止动物感染疫病。

2、注意事项(1)清扫、冲洗畜舍应先上后下(棚顶、墙壁、地面),先内后外(先畜舍内,后畜舍外)。

清扫时,为避免病原微生物随尘土飞扬,可采用湿式清扫法,即在清扫前先对清扫对象喷洒清水或消毒液,再进行清扫。

(2)清扫出来的污物,应根据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进行堆积发酵、(3)圈舍应当纵向或正压、过滤通风,避免圈舍排出的污秽气体、尘埃危害相邻的圈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