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了解了心脏与血管的组成与结构,学生在头脑中已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此时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已是水到渠成。
教材设计了“观察与思考”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血液循环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
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教学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准备】
血液循环途径的挂图、视频素材
【教学方法】
观察、讲述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心脏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1.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形状像桃子。
2.心脏的结构
3.心脏的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课后反思】
通过计算心脏的工作量、感受心脏的跳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存在,并思考将所学知识落实到保护心脏、锻炼身体的行动上来,这对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有一定的帮助。
心壁:主要由心肌组成 瓣膜:保证血液流动方向
四个腔
左心房一肺静脉左心室一主动脉 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