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试题3

教育学试题3

一、单选题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这一命题告诉我们()A.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根本不存在对立B.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始终存在C.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完全统一D.在目前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还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尖锐2. 追求教育目的的永恒性是哪种教育目的观的观点()A.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B.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C.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3. 关于全面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B.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同样的发展C.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特长D.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精通4. 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内容的是()A. 正规教育B. 非正规教育C. 终身教育D. 非正式的教育5. 学校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A. 教师B. 报刊杂志C. 声像资料D. 教材6. 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的是()A. 教育内容B. 教育途径C. 教育过程D. 教育制度7. 制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是()A. 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C. 文化传统D.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8. 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A. 增强学生的体质B.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C. 培养良好的品德D. 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9. 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A. 形成技能技巧B. 发展能力C. 提高认识D. 掌握知识1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 道德品质教育B. 政治教育C. 宗教教育D. 思想教育11. 下列不属于欣赏自然美的形式的是()A. 组织学生远足B. 美术C. 指导学生写生D. 地理课教学12.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B. 显在课程C. 核心课程D. 学科课程13.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学大纲D. 教科书14. 最基本的教育过程是()A.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或受完一定阶段教育的总的教育过程B.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育过程C.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育过程D.一点知识或一课书的教育过程1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般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6. 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的重要性的教育流派是()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17.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作为提高学生认识的规律”的范畴的是()A.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C.读书与活动的关系 D.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18.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规律性”的范畴的是()A.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C.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D.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9. 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B.心理的发展必定有助于身体的发展C.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非理性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理性因素的发展20. 下列各项活动中,不是教育途径的是()A.教学 B.智育 C.课外活动 D.咨询与辅导21.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现场教学 D.网络教学22. 与课堂教学相比,复式教学的特殊性是()A.分班教学 B.分科教学 C.自动作业与直接教学交替进行D.每节课有固定的时间23.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A.课外兴趣小组 B.少先队活动 C.家庭作业 D.读书报告会24.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形式的是()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研究活动 D.个人活动25. 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思想品德教育的共同之处是()A.根本目的相同 B.基本任务相同 C.理论基础相同 D.基本方法相同26. 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内容的是()A.发展性咨询与辅导 B.心理治疗 C.适应问题的咨询与辅导D.学习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27. 不属于学习生活辅导的内容的是()A.作业辅导 B.学习态度辅导 C.学习策略辅导 D.学习习惯辅导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职业指导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过程。

B.升学指导也属于职业指导。

C.职业指导就是要负责为学生找工作。

D.职业指导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9. 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原则是():A.尊重学生 B.面向全体学生 C.要有耐心 D.坚持具体性原则30. 开设一门学习方法的课,由专门的教师向学生讲授如何进行学习,这种咨询与辅导的方式属于:()A.系统讲授式 B.专题讲座式 C.学科渗透式 D.协作辅导式31 .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 .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 .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 .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 .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32 . 在1 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 . 北欧的尼德兰;B . 捷克的夸美纽斯;C . 法国的斯图谟;D . 德国的福禄培尔33 .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 .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4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A . 观察法;B . 读书法;C . 文献法;D . 行动研究法A . 劳动起源论; B . 生物起源论; C . 心理起源论; D . 生物进化论35 .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 . 十五大;B . 十四大;C . 十三大;D . 十二大36.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 教育制度;B . 学校教育制度;C . 教育体制;D . 学校领导制度37 .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 . 开展网络教育;D . 高等学校扩招38 .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 . 是同时的;B .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 .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 . 说不清楚39 .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 .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 .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 .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40.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 并不重要的时期;B .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 . 没有效果的时期;D .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二、多选题1 . 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 B C D )A . 连续性与顺序性B . 阶段性C . 个别差异性D . 不均衡性E . 关键性2 . 概念的结构包括( A B D E )A . 概念名称B . 概念定义C . 概念应用D . 概念特征E . 概念实例3 . 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 B CD E )A . 元认知策略B . 复述策略C . 组织策略D . 精细加工策略E . 复习策略4 . 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 A B C D )A . 审题B . 联想C . 知识理解D . 课题类化E . 背诵记忆5 . 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 B C D E )A . 群体成员的人数B . 对群体目标的赞同C . 对活动的满意感D . 群体领导方式E . 和谐的人际关系6.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7.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D.命题思维E.具体逻辑推理8.7.期待包括()。

9.A.过程期待B.结果期待C.方法期待D.效能期待E.自我期待10.8.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11.A.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12.9.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13.A.活动过多B.注意力不集中C.冲动行为D.交往困难14.10.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15.A.教育治疗B.家庭治疗C.心理治疗D.社会治疗三、案例分析1、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

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

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2、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四、作文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评语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请将你的感想结合有关教育理论,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答案一、1. D 2. A 3. B 4. C 5. D 6. A 7. B 8. A11. B 12. A 13. B 14. D 15. C 16. B 17. D 18. A 19. C 20. B31. C 32. B 33. C 34. D 35. B 36. C 37. A 38. C 40. B二、 5.ABD 6.ABCE 7.BD8.BDE 9.ABC 10.ABD三、1、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