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思考题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初,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
其中,华兴会的会长是(C )A.蔡元培B.章太炎C.黄兴D.孙中山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名人物是( B )A.孙中山B.宋教仁C.黎元洪D.黄兴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C )A.封建地主阶级政权B.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共和国D.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4.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C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5. 挫败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的运动是( B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6.辛亥革命前夕爆发的保路运动中,斗争尤为激烈的省份是( D )A.广东B.湖北C.湖南D.四川7.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至日本,于1914年7月,在东京正式成立(C )A.中国国民党B.国民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8.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被推为都督的是( B ) A.汤化龙 B.黎元洪C.焦达峰D.孙中山9.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指( C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0.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11.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头领是(B )A.李鸿章B.袁世凯C.张作霖D.段琪瑞12.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
这个内阁被讥为( A )A.皇族内阁B.影子内阁C.贵族内阁D.立宪内阁13.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在( C )A.香港B.广州C.东京D.檀香山14.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的事件是(D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爆发C.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发动D.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15.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末。
其中,章炳麟的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著作是( B )A.《革命军》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猛回头》 D.《警世钟》16. 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文章是( D )A.《猛回头》 B.《革命军》C.《警世钟》 D.《民报》发刊词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它是( C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18. 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是( D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9.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C )A.武昌起义爆发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皇族内阁解散20.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C )A.光复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华兴会2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22.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23.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B )A.惠州起义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D.护法战争24.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25.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将其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C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26.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国人对待自己革命的态度,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人们对待孙中山倡导的革命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有了极大增强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人们认识到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不能取得胜利D.资产阶级改革未能成功27.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个团体是( C )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28.盛赞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并驳斥康有为中国“公理未明”、“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君主立宪制观点的是( D )A.孙中山B.黄兴C.邹容D.章炳麟29.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因为它( D )A.成立最早B.实现了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组织30.1905年11月出版的《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三大主义,并将其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然而,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三民主义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D )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31.辛亥革命中,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材料表明列强的态度是( C )A.继续保持中立立场B.维护中国的和平和稳定C.压迫南方代表妥协D.力图尽快结束中国革命32.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中国后,一部分革命者幻想像西方那样建立“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这一主张引起了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在其疯狂反扑下,“政党政治”的梦想最终破灭。
标志着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破产的是( B )A.袁世凯称帝B.宋教仁被刺杀C.护国运动失败D.护法运动失败33.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三次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比较这三次运动,他们相似的因素是( C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C.强调改良D.受西方进化论影响34.载泽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曾写道:“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内乱可弭。
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
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
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籍,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由此可见,清政府实行“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B )A.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B.应付危机,遏制革命C.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借机组织“皇族内阁”35.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
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并下令从( B )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A.1905B.1906C.1907D.1908二、多项选择题1. 袁世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
主要表现为( BC )A.向日本借款扩充自己的势力,准备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
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C.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与列强签订出卖铁路利权合同2.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新总统必须遵守的条件包括( ACD )A.定都南京B.维护共和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D.遵守临时约法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是因为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些阻碍来自于(ABCD )A.外国资本的压迫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4.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BD )A.兴中会B.文学社C.华兴会D.共进会5. 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政权情况复杂,表现为(ABCD )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B.政权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篡夺C.旧官僚和旧军官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D.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6. 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包括(ABCD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规定有(ABD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分设行政、司法、立法机关C.实行君主立宪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8.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有(ABC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康有为9.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将其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CD )A.反满,推翻清政府B.排斥不同种族的人,建立汉族政权C.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D.民族平等10.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指的就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BD )A.“平均地权”主张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B.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D.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11.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通过这次论战(ABCD )A.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B.反满革命的广泛宣传,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C.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D.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12.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