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 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 教案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展开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5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0.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3.1.两对主要矛盾
3.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布作
置业
阅读教材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2次
授课日期
10月16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了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的重大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中国革命战略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布作
置业
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7次
授课日期
11月20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1次
授课日期
10月9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道路











·






教学纲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教学纲目: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






教学纲目: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8.2.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必然性
8.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
置业
电影欣赏:建国大业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9次
授课日期
12月4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了解新中国成立时的国情,认识新中国以后取得成就的辉煌。
2.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认识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11次
授课日期
12月18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伟大意义。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教学纲目:
授课日期
10月23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都是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2.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深刻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中国独立、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要求
1.了解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复习
旧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教学纲目:
7.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布作
置业
观看电视剧:太平天国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4次
授课日期
10月30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目的要求
1.了解日本侵华历史及罪行,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2.认识中华民族大团结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意义,懂得中共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教学纲目: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






教学纲目: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教学纲目: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2.2.1.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背景与性质)
2.2.2.洋务运动的内容
2.2.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评价
2.2.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2.3.1.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良运动
9.3.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发展
9.3.3.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环境改善
9.3.4.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中共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意义。
布作
置业
中共党人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是什么?
8.3.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建国初期的中国国情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布作
置业
阅读:《走进梁家河》
1.3.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1.3.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重难
点点
80年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布作
置业
欣赏或阅读有关这一时期的书籍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3次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第10次
授课日期
12月11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了解中共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其失误的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