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

龙源期刊网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
作者:王哲隽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783(2020)01-0016-01
1 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概念以及术后常见问题
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并利用导管操作技术来对颅内的神经系统以及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叫做脑血管介入。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应用在颅内手术中,对于大部分的脑部血管疾病都能够起到相当显著的治疗效果。

这一种手术方案是近几年的新兴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术后患者的护理则成为了广大医护人员包括患者家属比较关注的事情。

患者在接受了脑血管介入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而且在手术的过程也可能由于支架放置位置偏移,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咳嗽的情况。

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后,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术后康复护理,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方案,从而保障护理效果的最大化。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在手术的过程中也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恢复的时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故做好术后护理,不仅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2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方法
对于接受了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来说,科学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针对不同的患者也要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2.1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病情会产生一定的担忧,在术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

随着患者心理压力的增大,患者脑部血管会承受更强的负担,动脉压力的增高对于较为薄弱的脑血管会造成严重的哑膜,导致脑血管再次出现破裂,并引发脑出血。

部分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发展以及诊疗方法不够熟悉,对于治疗以及手术后遗症等问题都会产生一定的担忧,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患者康复,而且可能带来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术后护理的时候,除了要注意患者的身体健康,包括血压数值、脑电图情况等,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术后更是要保持情绪和心态的稳定,避免颅内血压升高,导致血管破裂。

医护人员可以在查房的时候,与患者多沟通、多介绍,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患者的病情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