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2012年第9期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53-02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闫瑞云*周玮**陕西延安市人民医院(716000)2012年3月21日收稿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常见病症之一,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且致残率高达70%以上[1]。

脑血管介入术是近年来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期短等优点,主要包括狭窄动脉的血管成形术和急性动脉闭塞溶栓术及慢性闭塞动脉的再通术[2]。

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衰退,为此老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治疗护理难度大,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3]。

在介入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经股动脉行脑血管介入支架成形术患者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65~83岁,平均71.2岁。

合并高血压病25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9例。

2术后护理2.1患者手术回来直接进入重症监护室:监护24~48h ,绝对卧床24h ,去枕平卧6h ,术侧肢体保持伸髋位12h ,多数患者因患肢制动,平卧时间长,感腰背酸痛,下肢麻等不适症状,我们指导患者可在术侧下肢保持伸直的状态下,进行足趾及踝关节的活动,并按摩受压部位,以缓解病人不适感。

病情稳定后迁出普通病房,在协助患者移动过床时,术肢保持伸直,注意保护头部,避免颈部过度扭曲。

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等,注意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及肢体活动的情况。

术后病情稳定者试饮少量水,无不适者,4h 内饮水1000ml ,24h 饮水总量为2500ml ,以利造影剂尽快排除体外。

术后可缓慢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进食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进食甜食、豆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等不适。

2.2术后护理重点是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病人返回病房,立即给予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24h ,全面动态观察生命体征,术后2h 内15min 测足背动脉1次。

一般患者术后会出现焦躁、痛苦心理,护理人员应尽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特别重视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

医护人员的关怀是良好的安慰剂,应耐心、真诚地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他们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2.3介入治疗的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最痛苦的不是手术过程而是术后长时间的仰卧制动带来腰部酸痛和疲劳感。

此时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痛苦。

此时,可根据患者的需要帮助病人斜卧位,减轻腰肌紧张,提高患者的舒适度[4]。

使用气垫床,帮助患者排尿,避免留置导尿管的痛苦。

2.4预防介入治疗后血栓形成和器官栓塞,是术后治疗和护理重点。

护理中注意给药及时准确,向病人解释术后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的必要性。

严密观察有无肺、肢体、脑和肾等器官栓塞的征象,及早发现,及时向医生汇报。

2.5穿刺部位护理:因在术中全身肝素化,故动脉鞘管拔出前应计算肝素的半衰期是否到时间,考虑拔管,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拔鞘管后局部手法按压15~30分钟后用弹力绷带8字型包扎制动8h ,2kg 沙袋加压8h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和瘀斑,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术后8h 解除弹力绷带,局部消毒,用无菌纱布包扎,72h 内避免过度活动,防止穿刺部位再出血。

3日内免洗澡或擦澡,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防止感染。

2.6病房环境舒适护理:由于术后患者需要在床上进行大小便,为此应尽量给患者安排单间病房,没有单间的也应在病床之间设置隔帘,使患者能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同时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

2.7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术后出现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患者不习惯在床上平卧位排尿或精神高度紧张所致,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消除紧张心理,通过变换体位、热敷、听流水声等可诱导排尿。

3病情指导3.1由于术后平卧,局部加压穿刺肢体伸直制动,故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皮肤的颜色温度、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经常询问病人有无下肢疼痛现象,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在无出血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加压包扎过紧,是否有无下肢动脉栓塞的情况。

3.2由于介入治疗中,使用造影剂,要观察肾功能情况,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性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谨防肾损伤。

指导病人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除。

4心理护理4.1加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

术后病人常有抑郁症状的发生,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护理人员和家属应从心理和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4.2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与疏导。

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讲解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安全性及相关知识,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病情更好恢复。

5保健指导5.1一般指导: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激动,合理膳食,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保证每日饮水量保持大便通畅,劝其戒烟戒酒。

5.2药物指导: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向患者交代服药的目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避免间断不规律用药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服药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不止现象,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如有不适即来医院就诊。

153内蒙古中医药*宁夏固原市医院(756000)2012年3月22日收稿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54-0113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海克英*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急救、护理特点。

方法:回顾我院两年来收治的1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通过我们迅速急救;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135例痊愈出院。

结论:争分夺秒的急救;细心的观察;紧急的术前准备;认真、合理的术后护理是抢救。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急救;护理腹部闭合性损伤常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

早期给予急救、复苏,专科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成功的救治了1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现将急救和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38例患者,男、100例;女38例。

年龄9岁-55岁。

本组病例中脾破裂54例、肝破裂56例、肠破裂16例、肝挫伤9例。

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的104例。

除10例病人非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人均做了:脾切术、肝修补术和肠修补术。

治愈出院135例,死亡3例死亡原多脏器损伤合失血血性休克。

2急救处理2.1快速评估伤情:根据病情迅速做出评估。

观察气道是否通畅;记录呼吸的速度和频率;观察循环系统血压、脉搏及末梢血运;感觉、知觉意识反应。

综合评估病情发展趋势,以便及时有效的急救。

2.2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清除口、鼻腔内异物、血液、呕吐物等,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每分钟2L 或面罩吸氧流量每分5L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尽快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2.3立即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输血、输液,输入急救药物,迅速扩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

必要时,静脉切开加压给药,及时纠正酸中毒及休克。

2.4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min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同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皮肤弹性、意识状态、尿量的变化。

病人的意识状态、皮肤色泽和温度可反映中枢系统和周围血灌注情况:尿量可反映血容量恢复程度。

尿量大于等于每小时30mL ,说明肾血流灌注良好,反之则血容量不足需加速输液。

可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通过动态病情观察指导输液。

3护理体会3.1术前准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病情危重,术前准备要快而有效。

立即告知患者禁食水、并做皮肤护理,留置胃管、尿管、抽血急查常规,血型和出凝血全套、备血、做药物过敏试验、配带腕带。

清醒病人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使其了解手术的紧急和必要性,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2术后护理3.2.1麻醉未醒病人取去枕平卧位,拉直气道,。

告知家属或病人禁食水,术后6-8h 、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腹胀,而且利于腹腔引流物流出体外。

3.2.2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和尿量的变化。

每15-30min 测量一次,休克病人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3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口腔护理,,协助翻身、叩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多的可给于超声波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防止肺不张和褥疮的发生。

3.2.4保持胃管、引流管的通畅。

妥善固定、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切口渗出情况准确记录24h 出入量,观察皮肤弹性、周围静脉充盈度。

适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血容量的充足和水、电解质的平衡。

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增加病人的抵抗力。

3.2.5遵医嘱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并补充适量的液体和电解质。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或院内感染的发生。

3.2.6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并根据具体的并发症采取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

3.2.7恢复期的病人鼓励其及早离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控制活动量和时间,循序渐进。

4结果138例病人经过及时、迅速的抢救,术前,术后认真、细致的观察,细心、周全的护理,治愈出院135例。

参考文献[1]周秀花.急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龚建忠,朱四社,王肖.以闭合性腹部损伤为主复合伤患者急救体会[J].吉林医学,2011,33.[3]冯金莲.外伤性脾破裂病人围术期的护理[J].全科护理学,2011,02.[4]时得.腹部大血管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医学杂志,2003,11:4.5.3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来门诊复诊,出院后3-6个月来医院复查脑血管造影。

6体会对高龄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警惕性,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抢救时做到稳、准、快,分秒必争,发扬集体的、持续不懈的战斗精神,迅速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1]施海燕,孔福仙,何松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443-444.[2]凌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2):3.[3]党群,王小飞,李俊英.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 治疗[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2,10(3):152-154.[4]陈凌,卢海涛,王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30.1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