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醇类中毒
单选题
1( )含量的多少是酒度高低的标志。
A乙醇 B 乙二醇 C 丙醇D丁醇
2饮酒后乙醇大部分由()吸收
A十二指肠和空肠B胃C大肠 D 以上都是
3对于体重相同的人()比()者血中乙醇浓度高,()比()血中乙醇浓度高。
A肥胖者,瘦者,女性,男性B瘦者,肥胖者,女性,男性C肥胖者,瘦者,男性,女性C 瘦者, 肥胖者, 男性, 女性D都有可能
4乙醇的主要毒理作用是首先抑制()A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B网状结构下行激动系统C网状结构下行抑制系统D 网状结构上行抑制系统
5( )是重度乙醇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A呼吸中枢麻痹B 自我控制减退C虚脱D以
上都错
6急性乙醇中毒兴奋期浓度()
A30-100 mg/dl B 100-200 mg/dl C 50-100 mg/dl D 100-150 mg/dl
7急性乙醇中毒的共济失调期浓度()A100-200 mg/dl B 30-100 mg/dl C 50-100 mg/dl D 100-150 mg/dl
8急性乙醇中毒抑制期浓度()
A300-500mg/dl B 30-100 mg/dl C 50-100 mg/dl D 100-150 mg/dl
9()被称为工业酒精
A甲醇B乙醇C丙醇D丁醇
10乙二醇尿中检出主要是()
A乙醇酸和草酸盐B乙醛酸C乙醛酸和草酸盐D草酸盐
多选题
11甲醇中毒特有的征象()
A突然失明B出现中央暗点C实盘先后苍白D头痛
12急性乙醇中毒的分期()
A兴奋期B共济失调期C抑制期D衰落期
名词解释
1急性乙醇中毒
2慢性乙醇中毒
3甲醇中毒
解答题
1急性乙醇中毒概念和临床表现
1 急性乙醇中毒俗称酒醉,是由一次饮入过量乙醇或酒类饮料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
乙醇对成人的中毒量由于个体差
异很大。
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乙醇250~500ml。
饮人的乙醇80%由小肠上段吸收,饮酒后2小时可全部吸收入血液。
除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外,还可影响糖代谢,抑制糖原异生,并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导致低血糖。
临床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兴奋多语,感情用事,或语无伦次,手足乱动,共济失调。
甚者出现昏睡、昏迷,呼吸、循环衰竭。
长期嗜酒、酗酒,可引起慢性中毒,导致肺脏、心脏、脑、内分泌腺及其他器官营养不良,机体代谢出现显著紊乱。
尤其是脑的损害更为突出,以致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痴呆等症状。
2乙醇中毒的检材采取
2因采血测定乙醇浓度,以周围静脉血为宜,因为死后胃内乙醇会弥散到邻近器官,溺死尸体因液体进入肺内,心血被稀释,亦应采周围血。
烧死尸体,接近体表部位可受热作用,应采取深部血。
颅内血肿酒精浓度与受伤时血中浓度相似,亦可作为检材。
内脏组织脑最佳,其次是肺,肝肾等;体液以尿最佳,乳汗次之。
与血液乙醇含
量相近的还有睾丸,前列腺,尤其排泄阶段血液乙醇含量与睾丸内含量极为接近,因此大量失血尸体,严重机械性损伤尸体及碎尸,收集睾丸,前列腺检测乙醇含量有重要意义。
肌肉组织不易腐败,其中乙醇含量较为稳定,以臀部肌肉最好。
所取检材应低温保存,及时送检,及时检测,勿超过一昼夜。
对活体,可采呼出的气体检测乙醇含量,但较差。
3乙醇中毒法医学鉴定要点
3答案 1.了解饮酒习惯,此次饮酒种类(乙醇含量),饮用量及饮酒时间,发病时间。
精神兴奋还是抑制,烦躁还是昏睡,有无昏迷、呕吐、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2.检查注意呼气气味、神志、瞳孔、心肺情况。
取血、尿、呕吐物测定乙醇含量。
3综合判断,与疾病,外伤,窒息,机体状态等的关系
4甲醇中毒临床表现
急性甲醇中毒后主要受损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及视网膜。
吸入中毒潜伏期一般为
1~72小时,也有96小时的; 口服中毒多为8~36小时; 如同时摄入乙醇,潜伏期较长些。
刺激症状:吸入甲醇蒸气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中枢神经症状:患者常有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
重者出现意识朦胧、昏迷及癫痫样抽搐等。
严重口服中毒者可有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或帕金森综
合征。
头颅CT检查发现豆状核和皮质下中央白质对称性梗塞坏死。
少数病例出现精神症状如多疑、恐惧、狂躁、幻觉、忧郁等。
眼部症状:最初表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畏光、复视等。
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可造成持久性双目失明。
检查可见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视乳头水肿,周
围视网膜充血、出血、水肿,晚期有视神经萎缩等。
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深而快呈Kussmaul 呼吸。
消化系统及其他症状: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痛等,可并发肝脏损害。
口服中毒者可并发急性
胰腺炎。
少数病例伴有心动过速、心肌炎、S-T 段和T波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严重急性甲醇中毒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双目失明, 意识朦胧、谵妄、抽搐和昏迷。
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答案
选择题1-10 AAAAAAAAAA11ABC 12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