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冶金原理_精品课程建设

_冶金原理_精品课程建设

中国冶金教育2009年第6

“冶金原理”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

为了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国内相关高校均十分重视该课程的建设,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均将“冶金原理”作为校级教改重点课题,并分别成功申报为陕西省和湖北省精品课程。

笔者结合南昌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际和江西省对冶金人才的需求,从“冶金原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完善课程体系
过去南昌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没有开设
“物理化学”课程,而“物理化学”是“冶金原理”课程的基础,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冶金问题,是冶金原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物理化学”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

为加强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安排了冶金物理化学基础部分的内容,将物理化学知识要点如热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集中强化。

考虑到相图知识在冶金分析中的重要性,拿出一章来专门回顾二元相图和三元相图的基础知识,并重点分析了在冶金领域应用的典型相图。

冶金分为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在介绍完物理化学和相图知识后,专门安排了火法冶金原理和湿法冶金原理这两大部分知识的介绍。

在对基础知识介绍的同时
穿插一些冶金企业生产实践的常识,让学生对冶金行业有初步的了解。

使用的教材参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冶金原理》,结合南昌大学服务江西省地方经济的要求,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讲义。

(二)活跃课堂教学
以往“冶金原理”的教学重点是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课堂互动环节。

单纯的理论介绍,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差。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实施互动式、研究型、创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并让他们踊跃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由于“冶金原理”中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计算题,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才智,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计算题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工程计算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拟合、插值等。

(三)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是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全套的多媒体课件,并融入部分Flash动画效果,穿插视频、声音等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一些计算和公式推导,则使用黑板进行,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理解推导过程。

二是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建设“冶金原理”课程网站,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多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探讨“冶金原
理”精品课程建设。

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通课程网站,实现课后师生网络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冶金原理;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课题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XJG-08-1-50)
朱政强
陈燕君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31第页
ZHONGGUOYEJINJIAOYU
媒体课件、相关视频等放在网上,让学生们下载学习。

学生们还可以通过网站留言板对课程提出问题和看法,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同时,设立了网站社区,学生和教师都能以注册会员的形式进入,在论坛上就教学问题进行讨论。

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揭示抽象的结构和科学原理,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比如三元相图内容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采用三元相图的实物模型向学生们展示,可以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还下载了一些录像,如炼钢现场、湿法冶金实验等,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印象。

(四)重视课后作业的作用
每堂课结束后,都留有习题或者思考题,让学生们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

尤其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思考题,可以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去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进行提问,以检验他们课后思考情况。

在期末总评的时候,习题成绩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占很大的比重,以此来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南昌大学有五位年轻博士(年龄在35岁左右)参加了“冶金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他们均具有副教授职称,在教学、科研上作出了突出成绩。

这是一支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及教学效果好的队伍,他们具有团结、进取、创新精神,并且充满活力、富有凝聚力。

他们中一位具有英国博士后研究经历,还有两位即将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进行合作研究。

他们的国外研究经历,将或多或少地引进国外较先进的教学理念,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利用现有的设备尽可能开设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通过实验教师的努力,对原有的电阻炉加以改进,配上真空泵和水银压力计等,成功为学生们开出了碳酸钙分解压的测试实验。

同时,吸引部分有探究欲望的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协助相关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开展尝试性实验
在“冶金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尝试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的设计性实验转变,增加了设计性、研究性的内容。

在研究性实验中,学生自己进行文献的调研、资料的归纳分析、最佳实验方案的选择,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讨论,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就相当于一次科研创新过程,在对结果未知的情况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利用“冶金原理”课堂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省和国家组织的各种创新设计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带领学生去冶金企业参观
每年都会安排或者鼓励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例如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去南昌钢厂、生产实习去洛阳拖拉机厂等单位,实地考察企业现场生产过程。

以建设“冶金原理”精品课程为契机,使学生接触到优秀教师资源和优秀教材资源,体验先进的教学方式,获取大量的学科前沿信息,使他们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构建一种能充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新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俊学,张丹力,马杰,李林波.冶金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静,栾开政,张会杰.精品课程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践行.理工高教研究,2008,(1).
[3]徐江平,王茜,程玉芳,李琳,杨迎暴.“以生为本”建设“药理学”本科精品课程.中国医药导报,2008,(5).
32
第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