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是问题孩子背后家庭教育一定是有缺失的。
家长的启蒙教育和行为导向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学校除了对学生的校内教育之外,更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关注孩子心理,让其健康成长。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不可或缺。
课程内容要以团体活动为主,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体验中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调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切身的感受才能促成合理、健康的思想建构。
培训期间,在左丹教授的心理团体活动课中,有培养信任感的“盲人与拐杖”,有增强团体意识的“风雨同舟”,有应对困难的“解开千千结”,活动轻松有趣,但却能给人最直观的体验感受,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当然,还有其他活动,神奇的“沙盘游戏”,震撼人心的催眠术、“铁板人桥”、以及中学生各种典型心理问题的应对和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思想等等。
三要把心理学教育要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终,同时要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学智慧,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成绩和心理并重,让他们成人成才。
要从现实出发,多使用积极的言语暗示,用健康乐观的心态引导孩子,做他们最忠实的心理伴侣,让他们的人生更快乐,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