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法方药
(五)温法 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里寒证
3.使用注意:
(1)“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以息相火,微微生火”
(2)“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六)清法 1.定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
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里热证。
3.使用注意
3.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四)和法 1.定义:是通过和解和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
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
和
(和解少阳)
调和:“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
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二、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以法统方”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四、八法 (一)汗法
1.定义: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
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谢谢观看
2.适应病证:表证;麻疹初起,疹发不畅;风湿在表和风
水证;疮疡、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3.使用注意
(1)辨清病邪的性质。 (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3)兼顾兼挟病证。 (4)不宜久煎。
(二)吐法 1.定义: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
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第二章 方剂与证、法、药的关系
王义祁 赵宝林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一、方证相关
方剂内的药物配伍与其主治病证之间有着高度的一致 性,方与证如影相随,不可分割。方证之间的这种类似 锁钥对应的关系称为“方证相关”。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
(八)补法 1.定义: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
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虚证。
3.使用注意
(1)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 (2)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
五、八法运用要求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第三节 方剂与中药
方以药成,但方剂并非简单的药物拼凑或堆砌, 而是通过配伍组方,“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 药各失其性。”
2.适应病证: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
3.使用注意:吐后调养脾胃。
(三)下法 1.定义: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
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
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
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1)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 (2)“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七)消 法 1.定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
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
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
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
3.使用注意
(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