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风险管理与保险---导学部分

第一章 风险管理与保险---导学部分


企业火灾
森林火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月27日早上,深圳湾海面出现了较为罕见的 水龙卷,并持续了大约17分钟。
深圳蛇口出现双龙吸水奇观
蝗灾
911
恐怖活动
地震
干旱
战争
萨斯
工业化过程中的公害
• 20世纪著名的七大公害事件--美国洛杉矶光 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 拉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水 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不 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直接危 害到了人类的健康。
本章参考文献(续)
• 《中国保险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罗皓、吴英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 期 • 《加快发展我国的保险业》,孟昭亿,《银行家》,2004 年第7期 • 《保险发展与人口、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上)》,韩艳 春、胡文富,《保险研究》,2004年第11期 • 《关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思考》,邹东山、张燕, 《武汉金融》,2003年第8期 • 《保险发展动力与发展趋势研究》,王金铎、祝向军, 《保险研究》,2006年第2期 • 《试论我国保险增长格局变化与结构调整》,庹国柱, 《上海保险》,2005年第2期
参考书目
《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与竞争力分析》,方芳,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
•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郭颂平,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 《保险》, (日)上山道生,科学出版社,2004年 • 《保险学基础》,兰虹,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 《保险学》,魏华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 《保险学》,胡炳志等,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 《保险学》,张洪涛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 《国际保险新论》,陆爱勤,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 《保险基础知识》,吴定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 • 《保险原理与实务》,郭颂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 • 《保险原理与实务》,吴小平,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 • 《保险学》,许谨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 《中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江生忠,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6年
基础理论部分—第1、2、 3章 保险类别部分(产品)— 第4、5、6、7章 保险实务部分—分经营 原理与监管两个层次 ◆经营原理—第8、9、 10章 ◆监管概论—第11章
• 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 基础理论部分—为学习保险经 济学、国际保险学、保险法学、 风险管理等打基础 • 保险类别部分—为学习具体的 保险业务课程奠定基础,如 《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社会保险》 《再保险》。 • 保险实务部分—为进一步学习 精算、保险财务与会计、法定 会计、保险经营管理、偿付能 力监管等课程作必要的准备。
资料
在过去的1000年里,地球上至少发生过10万次 巨大的自然灾害,最少有1500万人因此而丧生。这 个数据还不包括象旱灾和饥荒等这些不易被统计的 天灾人祸。众多的数据表明,在近50年里,巨灾的 发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其发生次数和损失程度都 在上升:在20世纪50年代为20起,到90年代增加为 80多起;经济损失由380亿美元增至5350亿美元。随 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加剧,人口密度增加;现代 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全球财富的增加;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这些都使得各种灾害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书目
• 《中国保险史》叶奕德、吴越等.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 《未雨绸缪的保险》;詹向阳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0-24。 • 《风险管理与保险》;[美]C· 小阿瑟· 威廉斯等.[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0 • 《风险管理与保险》;[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等.[M]. 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8 • 《保险经济学》;[英]S. R. 戴康著.[M].新时代出版社,1990年1月 • 《保险经济学》;B orch, Karl H..[M].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 • 《风险管理与保险》;Scott E· Harrington.[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1 • 《个人保险》;[美]贝纳德· 威布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 2003 • 《风险管理与保险》;(美)小阿瑟· 威廉姆斯,理查德· 汉斯著,陈 M· 伟译.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
本章参考文献
• 《Motor Insurance》, (英)D.Ellis, 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1999年 • 朴明根,《中、日、韩三国保险制度比较》, 《保险研 究》,2005年第3期 • 《近代保险的传入和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产生》,罗艳, 《清史研究》, 2005年第4期 • 《论我国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策略选择》,卫新江,《上 海保险》, 2005年第3期 • 《2003年世界保险情况概述及数据统计》,颜清,《保险 研究》,2005年第1期 • 《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特点及启示》,杜墨,《保险研 究》,2003年第3期
二、怎样学习 ——学会宽容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 • 认真阅读教材,体会教材章节的安 排 对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要结合时代 背景、文化传统来理解,思考阅读 材料对你的启迪 ,或者有什么思想 方面的收获。 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对风险与 保险的深刻影响。 同学们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畅 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平等的态度 与老师争论,存在不同观点是非常 正常的,不要屈服于老师,也不要 盲从权威,而要在学习中找到自我。
问题的引出——怎么办?
• 列举一些你想到的对策? • 思考能不能将这些对策普遍化? • 知识体系与理论框架的形成
不同的 学科 学科 专业
思想的火花 灵感与领悟 思想体系
课 程
课程的演变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就是这 样诞生的
保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 《保险学》是金融专业、保险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必修专业基础课。 • 保险学研究的对象是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 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运用保险方式,组织分 摊补偿而形成的特定的经济关系。 • 涉及多学科领域,如经济学、金融、法律、数学、 统计学、灾害学等多领域的知识。 • 从学科发展趋势看,保险学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日 后对金融与保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跨学科 获取交叉知识、增强综合能力的基础平台。
2010年7月26日,河南洛阳栾川县潭头镇垮塌大桥现场
冰凌
铁路事故
2005年7月16日 黄石至武汉 N384次城际列车, 在黄石鑫宝管业 有限公司门前的 火车道口, 与一辆装着 数根10余米长 钢管的重型 卡车相撞。 火车顶着卡车 疾行100余米 两节火车 厢体被撕裂
公路事故
火山暴发
海啸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 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由于 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的 某种化学物质,在太阳紫外 线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反 应,从而形成有毒的浅蓝色 烟雾,致洛杉矶大部分市 民患病。1955年再度发生 的此类事件,使65岁以上 的老人五官中毒红肿,因呼 吸衰竭而死亡的人数达 400多人。
马克思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 人们习惯于接受答案而不去辛苦地考虑其 答案的探索过程,尤其是这结论是否存在 真实的根据?于是其所谓“知识”不但肤 浅,甚或是伪知识。 • 所以要获取大量的各类信息,认真思考这 些信息,尤其是不同观点的信息。 • 然后是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教育模式强加 给我们的思维定式,打开探索欲望的突破 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忙忙碌碌为的 是什么?
人一生的希望是什么呢?
人类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反应
• • • • 喜欢、高兴还是厌恶、痛恨,为什么? 如果是厌恶,该怎么做? 如果是喜欢,该怎么做? 你喜欢还是厌恶?什么情况下喜欢发生? 什么时候厌恶其存在?
灾害事故带给 我们人类什么?
• 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 严重的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存在 • 痛苦、恐惧、紧张等心理 感受
保险学
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 主讲教师 高鹏
导学
• ◆保险学课程介绍
• ◆怎样学习——注意视觉错误
◆保险学课程介绍
◆灾害事故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 ◆从保险学课程中我们究竟能学到什么? ◆学习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与网络 资源 ◆本课程结构以及相关课程
近年来其他灾害事故的回顾
2009年元宵佳节,中央电视台新址爆出冲天大 火,一百多米的熊熊火燄直衝云霄,触目惊心, 将五十年来最圆月亮的光彩都遮盖过去
养成独立思考与培养批判性思维习 惯
• 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格精神! • 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独立和 精神健全,这是万业之本、创造之源,也是人类 发展的目的。 • 2006年10月,耶鲁大学校长在中外校长论坛上的 演讲: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教会学生如何独 立思考?要让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习惯。芝加 哥大学校长说:大学之所以名大学,只有一个理 由,即他必须是批判的中心。一个知识分子不止 是一个读书多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 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教材蓝本与学时安排
• 教材采用张洪涛主编 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出版的《保险学(第二 版) 》经济管理类课程 教材·保险系列;教育部 保监会推荐教材) 。 • 本教材适用于保险专业和 金融专业选学保险学课程 的学生。 • 本课程授课学时每周3课 时,授课周数17周,总计 51学时。
本教材结构
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
• •
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 但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
伏尔泰
如何对待不同的思想观点

智力非常发达的人才宽容。 不宽容实际上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知识, 又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时; 当一个人并没有掌握真理, 而又要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时; 当一个人固守陈腐的教条, 而拒绝历史进步时; 当一个人目空一切,自作井底之蛙时, 这个人必然是不宽容的。 ——房龙《宽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