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风景写生
色彩风景,对于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和美术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大概都有所了解。
色彩风景写生是训练色彩感觉的有效方式,初学者大多以水粉画为主,由于水粉画是用水调合含胶的粉质颜色制作的画,具有纯度高、覆盖力强、便于修改等优点,因而它是水彩、油画风景写生的基础。
初学者想画好它,并非是件很容易的事,初次拿着画笔来领略大自然的风趣,往往觉得无从画起,不会选景构图,更谈不上着色。
要想画好它,必须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实践,如画一段时间后,再结合有关资料(包括理论、好的作品),用以指导以后实践,从中总结与静物写生的区别。
风景与静物写生有很多不同点。
首先,从个人角度上讲,对景物感受的主观性增强,画面艺术处理更为复杂。
其次,光源变化大,如早上、中午、傍晚光线的复杂变化,阴天、晴天光线对景物的影响,晴天光线直射景物色彩对比强烈投影清楚,阴天色彩关系柔和,还有因季节、气候的不同,使色彩变化更为复杂。
再次,空间范围增大,透视更加明显(包括色彩透视),明暗和色彩对比显然减弱。
既然风景与静物写生具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那么我们写生时一定要注意利用其规律。
这里结合我写生的实践,谈谈色彩风景写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与初学者共同探讨,以盼给初学者以有益的
启示。
1.风景色彩写生实际是作者对自然进行感受、用画笔倾吐感情的过程,因而我们选景要选自己感兴趣的、感触最深的。
否则,就无情而倾,那是画不好的。
选好景,树立并保持良好的第一感觉,这是作好画的前提和关键,若画前不假思索或中途第一感被破坏,那再用心去画,即使是一遍两遍反复去画,也只能是自费精力。
因此画前构思是至关重要的。
2.面对纷繁复杂色彩艳丽的大自然,要大胆地进行取舍、概括(包括构图、色彩及空间范围),不能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前要有的放矢,先进行一番仔细的观察、细心的分析,如选择好最典型的景物,哪些是主体,哪些是客体,哪一个角度构图最好看、最新奇等,切忌盲目下笔,呆板地照搬自然界的景物。
3.风景色彩写生,实际上是画出自然界的空间关系,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表现好空间感呢?
(1)应强调近、中、远景的区分,一般规律是远景要夸张它的“虚”“灰”,中景应是重而具体刻画的部分,是一幅画的主体部分,对于近景不应过分刻意地强调它的复杂变化,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2)从透视关系上拉开空间关系。
风景写生多以焦点、成角透视为主,有时会运用散点透视,另外还要注意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作画时要反复进行研究分析,有时要用透视规律,人为地进行画面处理。
(3)靠色彩的冷暖、灰亮的自然过渡拉空间关系。
一般近处暖,
高远处冷灰。
(4)画幅应尽量小些,表现详尽些。
写生时间短些,以便锻炼迅速,整体地表现各种色调变化,并能使画面过渡自然协调统一。
(5)调色时也要仔细研究,反复实践。
常言道,世上没有调不出的颜色,初学者有时能观察得到自然界那种漂亮而变化微妙的灰颜色,但总是调不出来,再调都是亮调,致使空间感拉不开,其实这种灰色也不难调和,先用适当的黑、白进行调合,然后仔细观察对象,是发那种灰调,是普灰、紫灰还是其他灰调,再加上普蓝或紫色于混合色中,依此类推任何灰调都会展现在眼前,不过这种调色法不能反复多次的加色,以免画面出现脏颜色。
总之,色彩风景写生,无论是作画者,还是别人都是一种情绪快乐而有趣的实践活动。
它可以尽情倾吐我们美的情感,陶冶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只要我们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勤学苦练,一定能画出多彩多姿的大自然。
只要肯思索,处处有画意,一个茅厕、一片树叶、一只蛐蛐都能成为我们绘画艺术的素材,朋友但愿我们对自然对生活充满深情,走向自然生活的画韵,激励我们不断地改造自然、美化生活,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
生活。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