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净化器可行性分析报告

空气净化器可行性分析报告

空气净化器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一、项目背景二、产品分析三、行业分析四、结论五、WRN自主研发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构思一、项目背景空气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在居室当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更是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因此对空气的灭菌消毒对于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许多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的污染,空气源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人类68%的疾病与空气污染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把室内空气污染列为18类致癌物质之首。

室内空气污染超过室外5倍;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发认识到清洁空气对人身健康的重要性。

NASA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从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来看,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中国部分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实拍而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 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 20 多种,致病病毒 200 多种。

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 2-5 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 100 倍。

根据2009年5月发布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家居空气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新装修的居室、办公室有95%存在甲醛超标现象,最多的竟超标达85倍。

相关政策资讯:美国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人类健康的 5 大环境因素之一。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已明确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以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

国家对PM2.5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重视,除了将PM2.5指数纳入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还将其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同时促进空气环保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产品分析1、起源空气净化器起源于消防用途,1823年,约翰和查尔斯·迪恩发明了一种新型烟雾防护装置,可使消防队员在灭火时避免烟雾侵袭。

1854年,一个名叫约翰斯·滕豪斯的人在前辈发明的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通过数次尝试,他了解到向空气过滤器中加入木炭可从空气中过滤出有害和有毒气体。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开始进行放射性物质研究,他们需要研制出一种方式过滤出所有有害颗粒,以保持空气清洁,使科学家可以呼吸,于是HEPA过滤器应运而生。

在20世纪50、60年代,HEPA过滤器一度非常流行,很受防空洞设计和建设人员欢迎。

进入20世纪80年代,空气净化的重点已经转向空气净化方式,如家庭空气净化器。

过去的过滤器在去除空气中的恶臭、有毒化学品和有毒气体方面非常好,但不能去除霉菌孢子、病毒或细菌,而新的家庭和写字间用空气净化器,不仅能清洁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还能净化空气,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灰尘、花粉、霉菌孢子等。

现在,空气净化器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的设计制作方式,并且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为人们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带来显著效果。

而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净化室内空气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小型家电产品,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由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

2、性能指标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好坏,主要由洁净空气输出比率决定的,洁净空气输出比率越大,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越高。

要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一定的洁净标准,空气净化器就有两个必要的硬性指标:○1、必须保证室内空气达到一定的换气次数(国际是5次);○2、空气净化器的一次净化效率必须比较高。

净化效率(CADR)越高,表明空气净化机就越好。

净化效率(CADR)值有三项指标:○1、固态颗粒物,又称粉尘(Particle),国内通常用香烟来模拟,所以又称烟尘○2、挥发性有机物(VOC),通常用甲苯作为测试源○3、甲醛(Formaldehyde)如果室内有污染源持续产生的话,这两个硬性指标的空气净化机可以使室内污染物保持在更低的浓度。

3、使用环境类别空气净化器的种类按适用环境主要分为车用、家用和商用型,普遍具有循环清新、过滤、杀菌(微生物)、广谱杀菌、消除异味、烟尘、空气再生等功能。

有些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的基础上还附带了加湿和除湿等功能,用途广泛,适用于家庭、写字楼、宾馆、商场、汽车内等场所的空气净化。

市场上出现的空气净化器,大约经历四个不断更新的过程:第一代产品:是最早出现的空气净化器,它们是按物理性能设计的净化器,主要具有过滤、吸附功能,可以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中的悬浮物以及少部分有害物质。

但是,对于室内空气中的异臭异味、病原菌、病毒、微生物以及由装饰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根本无法消除,同时这些采用物理方法实施净化的材料,在过滤和吸附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的饱和直至失去功效。

第二代产品:上世纪80年代,净化器的第二层次产品进入市场,并逐渐用于宾馆、商店、学校、机关以及医院的病房。

第二代产品在具备第一代产品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静电除尘、负离子发生、臭氧发生等功能。

这种多功能净化器不仅能消烟除尘,而且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去味、去颜料色素以及消除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但是,第二代净化器仍然存在着不能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弊端,而且,臭氧发生器不能人机同室,所以使用起来不方便。

第三代产品: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在多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发明了高效催化和光催化净化技术,也被称为冷触媒技术,是以多元相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从而实现在常温下将多种有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的物质。

它从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增加了吸附颗粒物的种类,提高了吸附效率和饱和容量,但是,该技术本身实现的条件比较苛刻,在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应用中比实验效果有非常大的差距。

第四代产品:固体强氧化材料的诞生,从材料学的角度上根本上解决了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其原理是固体强氧化剂和气体的结合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没有任何二次污染,且材料本身的寿命比较长,它通常可以跟HEPA等过滤材料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HIMOP就是此类技术的佼佼者。

4、空气净化技术目前,国内外空气净化器产品普遍采用的净化技术主要有:紫外线净化、光触媒净化、等离子体净化、过滤净化(HEPA)、静电集尘、吸附净化、负离子净化、臭氧净化、分子络合、HIMOP快速净化等方法。

○1.紫外线净化技术紫外线杀菌作用原理与其核酸、蛋白质及酶的作用有关,通过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照射,以改变及破坏微生物的组织结构(DNA-核酸),破坏细胞或病毒的核酸结构和功能。

导致核算结构突变,生物体丧失复制、繁殖能力,功能遭受破坏,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紫外线净化杀菌在许多空气净化器中都普遍使用,同时还被用来做实验室和手术室的杀菌。

尤其是使用光触媒原理的净化器必然会用到紫外线灯。

○2.光触媒净化技术光触媒[Photo=Light]+触媒(催化剂)[catalyst]的合成词,目前所使用的光触媒技术主要来源于日本。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在物体表面涂抹二氧化钛液体;二、将二氧化钛用粘合剂粘在活性炭表面,或沉积在金属材料表面,如镍网或不锈钢网。

上述两种方法因为存在四个严重的问题而难以推广:1、空气净化效果比较差;2、纳米二氧化钛脱落到空气中对人不安全;3、氧化能力太弱;4、二氧化钛被空气中的灰尘和有机物覆盖以后很容易实效。

因此,美国、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认为目前光触媒技术在十五年内很难实际应用的水平。

使用该技术的产品有亚都等。

○3.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等离子体是包含足够多的正负电荷数目近于相等的带电粒子的非凝聚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极不均匀电场,形成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含大量电子和正负离子以及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它们与空气中的污染物发生非弹性碰撞,附着在上面,并且打开有害物质的化学键,使其分解成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从而净化空气。

该技术的缺点是在净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臭氧,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已经被淘汰。

使用该技术的产品有力天世纪、日本夏普等。

○4.过滤净化技术(HEPA)HEPA过滤材料的组成是由非常小的玻璃纤维交织而成的类似滤纸的空气过滤材料,通常有多层皱折,以扩大其表面积和增加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捕捉效率。

HEPA过滤材料可有效清除0.3微米以上颗粒物,其捕捉人体可吸入浮游污染物的效率最高可达99.97%,是世界上公认的较好的空气净化过滤材料。

目前使用该技术的产品有某某、万利达等。

○5.静电集尘技术静电集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吸附的原理去除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如灰尘、煤烟、花粉、香烟味和厨房油烟等;同时还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及滤除空气中的致病微小生物。

该技术的缺点是容易产生臭氧,而且只对颗粒物等大粒子气体有效果,主要用于除尘,而对于去除甲醛苯等有机物几乎没有效果。

目前使用该技术的产品有美国的霍尼威尔等。

○6.吸附净化技术使用吸附原理净化空气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技术。

吸附是由于吸附剂和吸附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引起的,这些作用力分为两大类---物理作用力和化学作用力,它们分别引起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活性碳是最常用的吸附剂,因为其表面积非常大,它对许多有害气体都是很有效的,但对甲醛等有机物的作用很小,且非常容易饱和,一旦饱和,净化材料本身又变成污染源。

目前使用该技术的产品有远大、日本松下、东芝等。

○7.负离子净化技术负离子具有极强的吸附和氧化作用,因此它能高效快速的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可快速消除空气中有机异味、臭味、化学挥发物、尘埃、烟雾等。

负氧离子有“空气维生素”的美称,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增加,可以使人感觉神清气爽,呼吸顺畅,头脑清醒,目前在许多空气净化器中均配有负离子发生器,但其弊端是在产生负氧离子的同时也会产生部分负氮离子,而负氮离子对人体是有伤害的,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需谨慎。

○8.臭氧净化技术臭氧以其强有力的氧化能力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将其杀死。

臭氧对于绝大多数细菌均有杀灭作用,其中对日常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大肠肝菌、霉菌、葡萄球菌、真菌的杀灭作用尤为明显。

臭氧的杀菌作用强于紫外线:紫外线以光波杀菌,照射不到的地方则无法杀菌,而臭氧为气体,无卫生死角,气体无孔不入,杀菌效果极强。

但是,由于超过一定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专家建议采用此种空气净化器时,最好是人机分离,待臭氧分解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屋内。

○9.分子络合净化技术通过喷雾等形式向空气中释放能和甲醛起化学反应的有机物质,将空气中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先行锁定,再通过亚都专有的甲醛捕捉剂和以水组成的络合分解体系,分别将甲醛和氨等气态短分子链物质,迅速络合转化为不可逆的长分子链固态物质,并分解生成氨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