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与教师科研
传统的教师发展观
专家制订专业发展 知识并传授给教师
教师孤独地按照 要求的程序工作
网络 伙伴关系
教
教师
专业 师
学会
协会 专
业
发
学校/大 学协作
展 机
校本专业发展
会 图
教师集体工作,发展实践,解决专业团体中的问题
III. 教师研究
从事研究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 本质要求,参与研究是教师职 业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成为研究者
3.1 教师研究的定位
教育教学改进(质量,效率、效益)
个人职业发展(精神的、心理的和物质 的满足与成就)
合理定位教师的研究; 研究不能是成为一种负担。
理解教师研究
学术成果:论文发表、著作出版与获奖 等
职称晋升:教学名师、高级教师、教学 新秀等;
教育改进:师生关系改善、教学质量提 升
尊公哲基
重德学本
多 观伦
样
理
化
语沟期激 言通望情 能 力
27
II. 教师发展
2.1 教师角色
专业的职业工作者 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基于学校的在职教师成长
2.2 创新的教师
指导者、辅导者和角色模范者:
使用自身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在他 们的生活中具有创造性
使用自身的创造力支持建立“未 来的学校”
全球化的挑战
资本与技术的流动:跨国公司 人口的流动,人才的国际标准 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多元文化)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人才:国家、社会 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变化着的工作和生活世界
美国劳动部报告(2008):
18-42岁的具有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作岗位数: 男性10.7,女性11.5;其中,6个是27岁之前;
2.3 教师对学生影响的贡献率
降低师生比: 0.04 提高教师工资: 0.16 增加教师的经验: 0.18 增加教师教育: 0.22
2.4 促进教师发展
美国“教学和美国未来全国教学委员会”:
将教师工作与他们的学生联结在一起; 与具体的教学任务相连接; 围绕问题解决而组织; 通过研究而构建; 通过不断的对话和指导而持续地维持。
职业满意度:?还是!
教师成为研究者
作 者: 郑慧琦 ,胡兴宏 著 出 版 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6-01 ISBN: 97875320究学生:变化、多元的学生
每个学生 特殊学生 普通学生
(1)谁是好学生?
国旗下的西安学生讲话(爱情表白)
要学习的是一些无意义的 强调特定组织背景下的或
文本
者商业战略下的特定任务
新型的教育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教育战略
工作岗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 要求员工发现问题并通过 对自己负责,发展自己的 学习来适应变化 学习技能
对界定问题的不同方法给 要应付一些必须加以分析
予更多关注
和解决的非常规问题
思想、原理和事实在有意 要在更广的背景下理解其
现在的学习者在38岁之前,将可能有10-14个 工作;
4个员工中有1位在公司时间不到1年; 2个员工中有1位在公司时间不到5年;
8
现在每天3000本新书,英文中已经有54万 个单词;
新技术信息平均2年翻一番,意味着大学一年 级学习的内一些内容,到三年级就过时。
200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毕业生中, 41%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并不与所学课程直 接相关。
2021/3/12
2200
21st 世纪学习框架
21
高考状元与第十名现象
学校学习与实践工作 考试分数与职业发展 阶段发展与终身发展
现代教育的本质
终身教育:不是终结性 普及教育:不是选拔性 生活教育:不是准备性 个体成长与生活的基本内容
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服务 学生成长(不只是学习)的生命过程 教师生活(不只是工作)的生涯历程
9
网络媒体与社会舆论
5.9亿网民,3亿多手机上网
网络教育/学习 网络娱乐与游戏 电子商务/购物 网络交流/恋爱
网络改变世界、生活与工作!!
3D打印机
第八章 教育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
为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培养劳动力 世界上最落伍的东西:观念与意识 生物圈保护意识 重获“亲自然情结” 分散式合作课堂 扁平式学习 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 自然不该用像素来呈现
教师发展与教师科研
主要内容
1. 形势分析 2. 教师发展 3. 教师科研
1. 认清形势 ---教师面临的时代背景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
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
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行列
影响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
全球化:开放的社会 信息化:学习型社会 社会转型:多元价值 知识经济:创新 大国崛起:公民教育
义的背景下被理解
工作并对优先问题进行决
策
学校教育 学 校 教 育
电子图书世界中的网络搜索 数字化学习和混合学习 开放源代码和自由软件的可用性 起杠杆作用的资源和开放式课件 学习对象库和门户网站 开放信息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 电子协作与交互 另类现实学习 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 个性化学习网络
21世纪需要有智慧的人
数据
信息
知识
智慧
25
人才素养结构
理论知识和专业 信息通讯技术
公共意识
人文和态度
外语技能和国际意识
展示与沟通
26
创新人才 =
创新的态度 + 基础的学术技能+伦理观+社会基本技能
• • • •
• • • •
• •
• • • • •
领驱决承非 导动策担常 力力力风规
险思 维
基艺 本术 学与 术科 技学 能
(2)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的“为了你好”对吗?
教育与学习的变化
教 — 学 — 思考 — 创造 — 创新
19
新的学习范式
以前 基于信息 死记硬背的学习 教师指导
Just in case 只有正规教育 基于指令性的 固定年龄时候学习 终结性教育
现在
知识的创造和应用 分析与综合 协作学习
Just in time 多种学习模式 基于创新的 学习的激励和动机 终身学习
第九章 工业时代的终结: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工作
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吗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会:活着是为了游乐
传统的教育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教育战略
工作岗位
教师作为专家向被动的学 在等级制工作组织中被动
习者传授知识
地接受指令,工作者接受
高强度监督
强调事实并获取正确答案 强调对有限问题的有限反 应和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