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

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阶段
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 较强的自信心,但教学 技能没有自动化。
高级新手水平
新手水平
2-3年教龄; 获得教学策略、 教学事件知识;
教学活动带有盲 目性与偶然性。
刚毕业师范生;
学习一般教学原 理、教育方法; 熟悉教学步骤。
以直觉做出反应; 轻松流畅地完成任务;
对不同的教学情境,灵 活采取不同处理方式。
业化的过程”。因此,有人将这一时期的教师职业界定为“半专业” 或“准专业”(quasi-profession)。
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认定教师5原则
优秀教师,他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够在下面五 方面体现出高水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奉献精神。
• 教师应当把自己奉献给学生和学生的学习; • 教师们知道自己所教授的科目以及如何将这些科目
专家水平
17
胜任水平
熟练水平
对课堂的敏锐观察力; 教学模式识别能力;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有效控制教学活动。
休伯曼(Huberman,M.)教师职业生活周期论
1.入职 期(第 1~3 年)
2.稳定 期(第 4~6 年)
3.经验 和歧变 期(第 7~25 年)
4.重新 估价期
5.平静 和关系 疏远期 (第 26~33 年)
形式对教师的工作性质作了界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提出“教育工作应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 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 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 的责任感。”
•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主张把教师职业变成一种特殊 专业,教师的身份要由实践者转变为职业者,由技工型教师转变为职业 型教师。 • --“新加坡早在70年代提出,教师要由单纯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 的中间人转变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艺术和技 能的启发者。 • 由于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远未达到理想的水平,相对于医生、律师等 职业来说,教师专业还只能说是“半专业”(semi-profession),或者是一 个“形成中的专业”(emerging-profession ),教师职业正处于“走向专
教学艺术 教学模式 教学技能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激发动力系统 完善知识系统 更新观念系统
教师的知识系统
} ● 本体性知识 理论性知识
● 条件性知识
●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情景性 ▲个体性
缄默知识
▲内隐性
教师的成长公式
波斯纳:
经验 + 反思 =ຫໍສະໝຸດ 成长林崇德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反思 :
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S.Kemmis) 教师“专门职业”理论
第一,其成员采用的方法与程序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作为支持; 第二,其成员以顾客的利益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第三,其成员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和限定,有权作出“自主的”职业判断。 凯米斯认为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所具备的专业特性(诸如教学技能、学科知识)以外,还必须 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extended professionalism): 把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质疑和探讨作为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有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信念和技能 ; 有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 ; 愿意接受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观察他的教学实践 ,并就此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
五方
面的 教授给学生: 主要 • 教师对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负有责任: 内容 • 教师要系统思考它们的教育实践,并且要从中进行
包括
学习; • 教师是学习化社会的成员。
英国教育家霍勒在《教师角色》一书中对教师 专业化的标准提出了六条要求
(1 )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 ; (2 )系统知识训练 ; (3 )需要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训练 ; (4)高度的自主性 ; (5)经常性的在职进修 ; (6 )团体的伦理规范。
美国的教师怎样才能拿到执照?
教师专业化--概念和发展
• 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
(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之政 府间特别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首次以官方文件的
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的理念与实践
丁锦宏 djh@ 博士后 教授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当前校长必 须思考的课题
100年前的医疗
100年前的 教育
100年后 的医疗
虚拟现实训练
100年后的学校
1980年6月16日,美国的《时代周刊》刊载了 一篇题为《救命!教师不会教!》( Help! Teacher can't Teach!)
有效教师做 什么的研究
有效教师想什 么和怎么想的
研究
教师知识 的研究
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认知过程
教师的知识体系
19
基于知识对教学专长的解释
与新手相比具 备8方面特征。
遗传基因 一般智力 知识经验
学科内容知识; 教学法内容知识; 学生知识; 学习知识; 课程知识; 教育情境知识; 教学样例知识; 教学策略知识; 教学常规知识;
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 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
善和变革。(林崇德)
经验性 反思
概括性 反思
6.保守 和抱怨 期
7.退休 期
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的教师?这是有效教师研究 的重要内容。从19 世纪末开始的有效教师研究,至目 前经过大致四次主题的转换。
第一阶段 (20世纪上半叶)
第二阶段 (1950-1970)
第三阶段 (1970-1990)
第四阶段 (1990-今)
对什么样的 教师是有效 教师的研究
……
20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系统结构
激发动力系统 完善知识系统 更新观念系统
教师的职业心态
乐业 敬业 人生价值 从业 社会价值
功利价值
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
自我实现需求 审美需求 认知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成长需求
(不满足性)
缺失需求
(满足性)
顾泠沅:
“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