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进展课件PPT
最新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进展课件PPT
Assay
Index
GGT
HA
年龄
AST
α2-巨球蛋白 肝触珠蛋白
TIMP-1 α2-巨球蛋白
GGT 胆固醇
血小板
PFI
年龄 AST 胆固醇
ELF
年龄 HA PIIIP
APoA1 总胆红素
血小板
胰岛素抵抗 TIMP-1 饮酒史
Imbert-Bismut, Lancet,2001; Patel,Hepatology,2003; Forns,Hepatology,2002; Wai, Hepatology,2003; Sud,Hepatology,2004; Rosenberg, Gastroenterology, 2004
Fbroscan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和血清标志物能使7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避免肝 组织活检
肝纤维化的治疗
肝纤维化是否可逆?
人类的肝硬化是不 可逆的
Bissell, D. M. et al. Hepatic Fibrosis and Cirrhosis in Hepatology A Textbook of Liver Disease 3rd ed 1996: 517
PBC
Kaplan, 1997
人 自身免疫性肝炎(皮质激素) Dufour, 1997
乙肝(Lamivudine)
Lai CL, 1999
丙肝(IFN-2b)
Everson GJ,1999
血吸虫 1998
Ravaoalimalala VE,
酒精性
Rubin E, 1967
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
晚清中国人的中西医观
(三)有限地肯定西医,实际上反对或不接受 西医
(四)坚持中医排斥西医。在反对西医的中国 人中,有的是从保存国粹出发来反对西医的, 有的是出于利益考虑而反对西医
现代中西医结合观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 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 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
中医药抗肝纤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进展 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思路和方法
中医
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完整 的理论体系
中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主 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
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 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 医学 “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1~S4)
S1
S2
S3
S4
什么是肝纤维化?
• 肝纤维化本质是对炎症坏死的修复反应
• 致病因子
肝实质 炎症 纤维结缔组织 坏死 弥漫性增生和沉积
结构改建
肝纤维化 肝小叶 结节增生 肝硬化
纤维结缔组织包括:
细胞成分(肝星状细胞,枯否细胞,内皮细
胞) 增生、相互作用、结构及功能改变
西医传入中国
明末清初,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 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
西医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牛 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传入,为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几 十年间教会医院在各地比比皆是,成为和教堂一 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 引入
国家政策
2003 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第三条: 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 实行中 西医并重的方针, 鼓励中西医互相学习、相互补 充、共同提高, 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 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国家政府和各级领导也多次阐述:中西医并重,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促进中西医结合
细胞外基质 (ECM)
过多沉积、降解减少
胶原
非胶原糖蛋白
蛋白多糖
ECM
细胞因子,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纤维化形成的过程 星状细胞活化
是中心环节
慢性肝损伤因素
PDGF、TGF-
肝脏炎症、坏死 自分泌 旁分泌
ECM合成
活化
(自我延续)
静止型HSC
活化型HSC
晚清中国人的医学观
(一)信奉西医而排斥中医。出身教会医学教育 的西医大都持这种观点;认为西医解剖学相当准 确,药品又多由化学家所定,所以“百用百效”。 完全否定中医,是一种极端的看法。
(二)主张中西医会通。一些信奉西医的人比较 中西医,认为西医可补中医之不足,形成以下两 种中西医会通主张。一是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 主张二者会通;二是认为中西医可以互补,但西 医有许多不足,会通应以中医为主
Gressner AM. J. Cell. Mol. Med. 2006, 10: 76-99
肝脏纤维化是ECM合成与降解的失衡
ECM合成
ECM降解
ECM合成
ECM降解
正常肝组织
肝纤维化肝组织
现有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
生化模型
诊断肝纤维化的主要无创性模型
FibroTest Prometheus Forns APRI
•中医药发展
传承发现
创新发展
中医的现代化需要有对西医机制的 深刻理解
西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肝纤维化的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肝纤维化发病病因 ——没有炎症就没有纤维化
慢性乙肝 在我国,80%左右的肝纤维化患者源自乙肝病毒感染
酒精性肝病 慢性丙肝 自身免疫性肝炎 遗传性肝脏疾病 非酒精性脂性肝炎(NASH) 胆管闭锁、药物、毒素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文献中肝纤维化可逆的报导
动 CCl4模型 物 大鼠胆管结扎梗阻性 模 1992 型 血吸虫性
Okazaki,1936 Zimmermann H,
Dunn MA, 1994
Thioacetamide
Okanoue, 1995
血色病
Powell LW, 1970
Wilson病
Falkmer S, 1970
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 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中医是否 科学,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 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医 学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 重视,复兴传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
Friedman S. L. Hepatic Fibrosis in Schiff’s Diseases of the Liver. 8th ed. 1999: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