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原则 (5)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围 (5)2.1编制依据 (5)2.2编制围 (6)三、工程概况 (6)3.1建筑概况 (6)3.2周边环境 (7)3.3结构概况 (7)3.4主要工程数量表 (8)3.5车站设计标准 (9)3.6车站平面及剖面图 (9)3.7主要材料及混凝土保护层 (9)3.7.1 主要材料 (9)3.7.2 保护层厚度 (10)四、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10)4.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0)4.2岗位职责 (11)4.2.1 项目领导班子岗位职责 (11)4.2.2 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14)五、施工总体部署 (18)5.1施工准备 (18)5.2施工管理目标 (18)5.2.1 工程质量目标 (18)5.2.2 工期目标 (18)5.2.3 安全生产目标 (19)5.2.4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 (19)5.3机械设备与劳动力投入计划 (19)5.3.1管理人员配置 (19)5.3.2作业人员配置 (19)5.3.3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0)5.3.4材料使用计划 (21)5.4施工测量 (21)5.4.1 平面控制测量 (22)5.4.2高程控制测量 (22)5.5主体结构施工单元划分 (22)5.5.1 施工单元划分原则 (22)5.5.2车站施工段划分 (23)5.6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23)5.7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24)5.7.1 车站纵向分段施工顺序 (25)5.7.2 车站竖向分层施工 (25)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27)6.1一期施工 (27)6.1.1 施工围 (27)6.1.2 场地平面布置及管理 (27)6.2三期施工 (28)6.2.1 施工围 (28)6.2.2 场地平面布置及管理 (28)6.3三期施工 (29)七、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29)7.1钢筋工程 (29)7.1.1技术准备 (29)7.1.2钢筋的进场验收 (30)7.1.3钢筋加工 (30)7.1.4钢筋接头 (33)7.1.5钢筋的锚固 (36)7.1.6钢筋安装 (37)7.1.7钢筋绑扎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43)7.1.8钢筋安装质量检查控制标准 (44)7.2模板工程 (45)7.2.1 模板设计的主要原则 (45)7.2.2 模板方案 (45)7.2.3 施工技术准备 (46)7.2.4 模板支撑与安装 (46)7.2.5 模板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48)7.3混凝土工程 (49)7.3.1底板垫层 (49)7.3.2 底板砼施工 (50)7.3.3 侧墙混凝土施工 (50)7.3.4 板梁混凝土的浇筑 (51)7.3.5 不同标号砼搭接处的施工方法 (51)7.3.6 混凝土试块制作 (52)7.3.7 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52)7.3.8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 (53)7.3.9 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措施 (55)7.4主体结构防水 (56)7.4.1车站防水设计 (56)7.4.2主体与附属结构连接处防水处理 (56)7.4.3施工缝处理 (58)7.4.4其他 (59)7.5综合接地网施工 (59)7.5.1车站综合接地网的组成 (59)7.5.2车站综合接地网的设计 (59)7.5.3车站综合接地网的施工 (60)7.5.4其他 (60)7.6车站杂散电流 (60)7.6.1杂散电流的危害与预防 (60)7.6.2杂散电流设计 (61)7.6.3杂散电流施工 (63)7.7泄水孔的设置与封堵 (63)7.8基坑垂直通道及临边防护措施 (63)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4)8.1质量组织、制度保证 (64)8.2质量思想教育保证 (65)8.3质量技术保证 (65)8.4质量过程控制 (66)8.5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8)8.5.1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8)8.5.2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8)8.5.3 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69)8.5.4 预埋件、预留孔洞质量保证措施 (71)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2)9.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72)9.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73)9.3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措施 (74)9.3.1 模板工程施工 (74)9.3.2 钢筋、砼工程施工 (75)9.4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6)9.4.1 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措施 (76)9.4.2 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77)9.4.3 交叉作业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9)9.4.4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79)9.4.5龙门吊垂直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80)9.4.6 现场消防安全措施 (81)9.4.7其他安全措施 (82)10、文明施工、环境保证措施 (82)10.1文明施工措施 (82)10.2现场卫生管理 (84)11、季节性施工措施 (85)12、附件 (85)***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一、编制原则综合考虑**站施工环境,编制《**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作为**站主体结构施工的指导性施工文件,保证结构施工符合设计、规要求,并最大限度节省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完成项目总体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取得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为:(1)确保施工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依据市及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3)环保原则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建筑物环境情况,紧密结合建筑物环境保护进行施工。
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围2.1 编制依据(1)**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站主体结构施工图;(2)**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站围护结构施工图;(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1999(2003版);(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版);(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11;(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BJ18-2012;(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BJ107-2010;(12)《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15)《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134-2004);(16)国家、**省、**市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及针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2.2 编制围**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是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对车站施工进行细化,是具体的、指导性的施工方案,包含从底板垫层浇筑至结构封顶回填的全部施工过程。
重点突出对主体结构施工进行具体的部署安排,突出结构施工段的划分、各施工段作业具体时间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编排、施工平面布置等;细化钢筋、模板、砼、杂散电流等各工序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自检控制流程,特殊细部施工的要求与施工方法等,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进行编制,是在施工以便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本方案涉及综合接地、防水、高支模部分另编制专项方案。
三、工程概况3.1建筑概况**站位于老城区路南段,沿路布置,车站所在路路宽约26米,车站和围护结构占据大部分路宽,车站两侧分布众多建筑物及管线,车站西侧建筑物大多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多层混合结构住宅,多为浅基础。
**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设计起点里程至设计终点里程,车站中心里程为。
站台宽10.5m,车站主体长465m、标准段净宽17.8米,车站站台中心里程处覆土厚度3米,基坑深度16.21米。
标准段基坑深度15.95米~17.81米,北端头井基坑深度约为17.2米,南端头井基坑深度约为19.21~20.11米。
1-3轴北端扩大端基坑宽度23.2m,基坑深度17.98m;3-7轴标准段基坑宽度19.35m,17-21、55-57轴标准段外扩段基坑宽度20.5m,36-39、46-49轴标准段外扩段基坑宽度21.8m,57-58轴南端扩大端基坑宽度23.1m,其他部位标准段基坑宽度为19.2m。
图3.1-1:**站线路位置平面图3.2周边环境**站位于老城区,沿**路南北向设置,原**路宽约26米,车站和围护位置占据的大部分路宽,临近道路两旁分布众多建构物及管线,建筑物大多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多层砖混住宅,采用的多为浅基础,距主体基坑仅为3.9~8.7米,附近雨污水管、饮用水管、煤气管及弱电管线受地形限制,迁移后,距主体基坑距离也只有1~6米。
基坑周边主要受影响的建筑有:西侧编号为429~430**针织石宿舍(混5~6层),浅基础,距主体基坑仅5.3米;编号为436~442**路住宅小区宿舍(混6~7层)浅基础,距主体基坑仅7.2米;编号为443**路住宅小区宿舍(混6),浅基础,距主体基坑仅3.9米。
东侧:B005路G8公房(混5),距主体基坑约8.7米;****学院(混5)距出入口基坑仅2.4米,**超市等。
图3.2-1:**站周边建筑物及平面位置3.3结构概况车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端头井为两柱三跨地下二层钢筋砼箱型结构,标准段为单柱双跨或两柱三跨地下二层钢筋砼箱型结构顶板、负一层板、底板与中柱、侧墙形成为一闭合框架,顶板、负一层板、底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车站侧墙与围护结构间设置柔性外包防水层,采用复合式结构。
主体结构主要尺寸的如下:表3.3-1 主体结构尺寸表4 结构形式采用两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明挖结构。
5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基底垫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C30 站台板及OTE风道C35 中板、中梁、部混凝土墙、端头井地板下沉部分回填砼C35P8 底板、顶板、侧墙、地下连续墙、立柱桩C45P8 底板、顶板梁柱节点及柱6 钢筋类别三级级钢8、10、 12、14、16、18、20、22、25、28、327 钢筋接头形式搭接焊底板、顶板、楼板、梁、柱、墙柱筋直螺纹底板、顶板、楼板、梁、柱、墙柱筋搭接绑扎底板、顶板、楼板、梁、柱、墙柱筋8 结构断面尺寸侧墙700、600(标准段)、800、700(端头扩大段)柱截面尺寸Z1:1200×600;Z2:1200×700;Z3:1200×550;Z4:1400×465;Z5:1400×700;Z6:600×500;BZ1:1900×600(站台层);BZ1:1400×600(站厅层);BZ2:1000×800;BZ3(异形柱);BZ4(异形柱);BZ5:站厅层1200×700;XZ1:300×300;XZ2:600×300;CKZ1:600×600;CKZ2:1000×600;CKZ3:1100×600;CKZ1:2000×600;CKZ5:1400×600;梁断面尺寸底梁:18000×900、1600×900、1200×900、2030×1000;中梁:800×1000、1800×900、1400×900、1300×900、1200×800、600×800、1000×400/800、1000×800/400、600×400、400×400、300×400、500×400;顶梁:900×1600、900×1800、900×1400、900×1300、1800×1000、1100×2300、600×1900、600×1600;楼板厚度端头井:1000(底板)、400(中板)、800(顶板)标准段:900(底板)、400(中板)、800(顶板)3.4主要工程数量表表3.4-1 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 底板、顶板砼C35、p8 m3156192 底梁、顶梁砼C35、p8 m313243 柱C45、p8 m36014 中板砼C35 m334305 中梁砼C35 m34336 侧墙砼C35、p8 m377997 垫层砼C20 m31445合计混凝土m330651说明:本表结构混凝土数量仅为设计概算值,具体工程量以结算为准,个别部位混凝土标号以设计最终确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