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大最小距离算法以及实例

最大最小距离算法以及实例

最大最小距离算法实例
10个模式样本点{x1(0 0), x2(3 8), x3(2 2), x4(1 1), x5(5 3), x6(4 8), x7(6 3), x8(5 4), x9(6 4), x10(7 5)}
第一步:选任意一个模式样本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如z1 = x1;
第二步:选距离z1最远的样本作为第二个聚类中心。

经计算,|| x6 - z1 ||最大,所以z2 = x6;
第三步:逐个计算各模式样本{x i, i = 1,2,…,N}与{z1, z2}之间的距离,即
D i1 = || x i - z1 ||
D i2 = || x i – z2 ||
并选出其中的最小距离min(D i1, D i2),i =
1,2,…,N
第四步:在所有模式样本的最小值中选出最大距
离,若该最大值达到||z1 - z2 ||的一定比例以
上,则相应的样本点取为第三个聚类中心
z3,即:若max{min(D i1, D i2), i = 1,2,…,N} >
θ||z1 - z2 ||,则z3 = x i
否则,若找不到适合要求的样本作为新的
聚类中心,则找聚类中心的过程结束。

这里,θ可用试探法取一固定分数,如1/2。

在此例中,当i=7时,符合上述条件,故
z3 = x7
第五步:若有z3存在,则计算max{min(D i1, D i2, D i3),
i = 1,2,…,N}。

若该值超过||z1 - z2 ||的一定
比例,则存在z4,否则找聚类中心的过程
结束。

在此例中,无z4满足条件。

第六步:将模式样本{x i, i = 1,2,…,N}按最近距离分到最近的聚类中心:
z1 = x1:{x1, x3, x4}为第一类
z2 = x6:{x2, x6}为第二类
z3 = x7:{x5, x7, x8, x9, x10}为第三类最后,还可在每一类中计算各样本的均值,得到更具代表性的聚类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