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
• 2.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 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 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 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 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 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 (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 为实指)等。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秋色的喜 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 了主题。 综上所析,这首诗描绘山中秋 日傍晚幽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 的自然风景,以及无忧无虑的田 园生活,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 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其 间 的 作 品 既 有 在 闲 静 孤 寂的 景 物 中 对 现 实 不 满 的 情 怀的 流 露,又 有在 巧 妙 的 捕 捉 适 合 表 现 他 生 活 情 趣 的 种 种形 象 中 对 向 往 自 然、追 求 归 隐 的 人 生 理 想 的 表 述,而 《山居 秋 暝》正 是 以 其 于 诗 情 画 意 中 寄 托 诗 人 高 洁 情 怀 和 对理 想 境 界 的 追 求 而 成 为 王 维山 水 诗 中 的 名 篇 力 作。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 以唐为界,唐以前的诗歌格律(格律指诗、 赋、词、曲等关于字、句数、对偶、平仄、 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上要求不严, 称为古体诗,唐和唐以后的诗歌对格律方 面要求严格,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 句数 字数
近体诗
绝句4句,律诗8句,多于 句数没固定,可长可短, 《孔》365句,短的只有2句。 8句的叫长律或排律。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五字一句的叫五言,七字一 句的叫七言,杂言有三七、 五七、三五七等。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 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 “空山” 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盖了人们 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C .“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竹枝发 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多姿。 D .“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如此秋 景,“王孙”亦可自留。
不严格,可句句入韵,也可 隔句押韵,一首诗可一韵到 底,可中间换韵,古体诗可 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主要有两种形式:五言 或七言。 首句可入可不入,偶句 必须押韵,一韵到底, 只用平声韵。
用韵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欣赏书法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擅画人物、丛 竹、山水。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 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 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 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 的代表人物。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 孟”。
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点缀了 人物的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听到 “竹喧”声,知道是“浣女”归来; 看到“莲动”,知道是渔舟出去。 一 写听觉,一写视觉。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把握节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歌朗诵
明晰诗意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译: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 刚下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 外凉爽。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 时间、季节,还点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有重 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方面写出了山村 特征 —— 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 爱。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自己留恋山中的心情含蓄 地表现了出来。 D、王维是盛唐诗人,诗意暗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文题背景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 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 平调 曲》。《乐府解题》中说:“从 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 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 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 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 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 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 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 志。
• 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其代 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 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 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 逸诗人”。《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 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 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 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 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背景)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本诗通过写山间秋天的优美景色,表现了诗 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 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 说说原因。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首联: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 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 新之感。 颔联:是景物写生。明月、松林、清泉、 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 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 。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
•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 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 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 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 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 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 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背景介绍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统治阶级提倡 佛老,既为王维等一批诗人提供了悠 生活 物质条件,又为他们隐逸 思 想的 形 成 创 造 了 特 殊 的 政 治 氛围。王 维 本 人 仕 途 坎 坷,四 十岁 以 后 就 过 上 “晚 年 惟 好 静,万 事 不 关 心” 的 亦 官 亦 隐 的 生活。
译:一轮明月在松林间 洒下清辉,清清的泉水 在石上淙淙地流淌着。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从竹林里传 来欢声笑语的是 洗衣归来的姑娘 们,莲叶摇摆起 来的原来是顺流 而下的渔船。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任凭春天 的花草凋零吧, 我要像王孙那 样留下来享受 这片美好的风 光。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 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 来。 清清地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 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地绸布闪闪发光、随 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 3.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 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 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 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 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 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 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 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 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
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
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 高尚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诗歌风格 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思想情感: ①热爱自然,热爱田园, ②厌倦官场,向往隐逸, ③恬淡宁静、闲适自得。
课堂练习
1. 对 课 文 中 诗 句 的 解 说 , 不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 C 】
明确:和谐。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正 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 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一样。人们从这 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 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
山水田园诗:山水景色、田园风光
常见景物:
田地、原野、溪泉、山林、炊烟、农舍、人
家、鸡犬、农妇、孩童。
• 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 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 ,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 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 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 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 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其作 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 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 家高(适)岑(参)。
• 6.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代的词从风 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 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 )、李清照。 • 7.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元两 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 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 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套 数两种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 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是 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 ,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都 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