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周清”试题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个4分,共3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个1分,共4分)wěng ( )郁涸zhě ( ) tuí ( )废yà ( )苗助长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xuān 宣.布渲.染喧.宾夺主B.chuî辍.学啜.泣气息惙.然C.bì庇.护毗.邻筚.路蓝缕D.cuì荟萃.精粹.猝.然去逝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别出心裁暴轸天物金碧辉煌风尘仆仆B. 含辛如苦矛塞顿开尉然成风弱不禁风C. 诡计多端金榜题名融会贯通能屈能伸D. 山青水秀漠不关心墨守成规人才辈出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提供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③任何人的成长都有不可重复性,如何人生的每一阶段,是当今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A.置疑必需度过B.置疑必须渡过C.质疑必需渡过D.质疑必须度过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B.在本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更加坚定了农民的信心和勇气。
C.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D.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7.下列问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看电影不看?王佳俊?”小玲大声问。
B.这本书我可没看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C.这样做法是否对?是值得研究的。
D.你们这样对待群众,到底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8.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⑴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⑵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林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 是也罔极,二三其德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风骚”一词,起自于《诗经》和《楚辞》。
“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 郁达夫,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
C.《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囚绿”一词的意思是抓住爱和幸福。
D.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与文学性。
“新闻性”就是人物要真实;“文学性”就是故事可以虚构。
二.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10分)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①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⑴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⑵“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⑶诗中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⑴层层的叶子中间,,有袅娜地开着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⑶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⑷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⑸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四.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管仲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①封人②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韩非子·外储说》)注:①绮乌:地名。
②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⑴⑵⑶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分)听雨的奢侈林如求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钿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
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
"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
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连至今,简直痛人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
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
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即令是和风细雨。
我也不太喜欢。
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
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
衣裤难免要淋湿。
冬春时节。
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
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
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
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
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
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
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
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创作出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
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生出一种遗憾。
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
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呤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
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
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
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太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
(6分)2.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8分)3.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6分)六.语言组织与表达:(共8分)1.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多余词语必须删掉,请将这三处的序号填到下面的横线上。
(3分)冷不丁从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孩子,我一紧张,猛地一捏自行车前刹,身体一下子失去①②③④了平衡,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摔到地上,把左臂和左腿都摔破了。
⑤⑥⑦答:必须删掉的三处是(填序号): _ 。
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5分)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对世贸组织最不发达的国家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的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合作发展规划表示欢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