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反思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反思

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的基本认识,特别掌握透视的表达方法。

2、了解空间的表达方法的特点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准确掌握物象的透视表达和手绘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加指导
1、教法:通过图片说明,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的基本表达方法,举例并说明关于物象空间表达方法上的典型特征和表达时运用所需要解决的难点
2、学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了解了本课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需要教师指导。

教具准备:课本、图片
学具准备:课本、图还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展示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
处充满美。

通过刚才观看的图片,问: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呢?(线、空间、色彩)(讨论)如果让你来表现,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
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如何用手绘线条图像对物象空间进行表达(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任务一:什么是物象空间?
空间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
物象空间是指包含有具体事物的三维立体空间。

例如:我们上课的教室被称作室内空间。

运动场、花园等称为室外空间。

2、为什么要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空间呢?清晰、简洁、美观、实用性。

表现的方面:广告、设计、建筑、漫画、装潢等。

3、物象的表达方式:(学生先看书,自主探究,找生回答,教师详解)
(1)前后遮挡法
画面前面的景象遮挡后面的景象,来表达前后、远近的关系。

(2)焦点透视法(近大远小表达方法)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来表现空间关系,是符合人们
直观感受的一种表达方法。

透视的两种方法: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3)物象上下安排法(平摆式方法)
不考虑物象的透视关系,在绘画中有一种装饰效果。

平摆在画面上的物象,下面表示近,上面表示远(如表示前院后院,楼上楼下等)
(4)散点透视法(游移式的表达方法)
在表现很大的空间时,不是站在一个地方能看的到的,如表达街道从东道西,山底下到山顶上的景物,这时可采用边走边画的方式。

中国山水风景中常采用此法。

表现超视域的广阔空间。

(5)主观式的表达方法(知道即可)
通过个人的想法来画出物象,包含了很多个人的思想和看法。

(三)领学生回顾刚才的内容:
回顾五种表达方法,充分理解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重点是透视的表达方法。

由于在平面上表现空间,是通过物象之间的位置与前后关系呈现的,所以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欣赏书中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物象空间表达的几种方法的印象,为稍后的练习做准备。

(四)提问巩固:
1、你认为哪种方法表现空间最好?你喜欢哪种表现方法?
(五)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请你以建筑或风景图片作为绘画素材,用你的线条进行物象空间的艺术表现
要求:画面要具有空间感和美感
(六)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七)小结
本节课进行了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的学习,学习了五种表达物象的方法,开阔了你们的视野,增强了你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我们欣赏了很多绘画图片,陶冶了情操。

这节课对我们的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八)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1、物象上下安排法(平摆式)下边近、上边远
2、前后遮挡法前后、远近关系
3、焦点透视法近大远小
4、散点透视法(游移式)视域广阔
(九)教学反思:
本课是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又一种表达形式——空间
物象的表达,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空间”的概念,大多数学生的感觉是似懂非懂,如果给它下义的话,学生们会感到更加复杂。

所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采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分析,学生们理解起来,容易了许多。

而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我也是采取多是使用图例,少使用定义性的文字,清晰明了、效果很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