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分类号学号M201372916 学校代码10487密级硕士学位论文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学位申请人:叶笛学科专业:建筑学指导教师:李保峰教授答辩日期:2015.5.26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A Research of the Large Culture Center ---A Case Study of Culture Center in Yicheng,HubeiCandidate : Ye DiMajor : ArchitectureSupervisor : Professor Li Baofe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ChinaMarch, 201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县级市、区一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区也称群众艺术馆,或者叫文化活动中心。

本文结合宜城市文化馆这一建筑设计的案例,调研了湖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两处已投入使用多年的大型文化馆,探讨了如何在当下将文化馆建筑设计与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文化馆大型建筑设计宜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ultural center is a county-level or district level government nonprofit cultural institutions, some area is also called the public art center, or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 In this paper, sets the case of the Yicheng culture center design as a example, research representative two large cultural center in Hubei province which have been put into use for many years,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cultural center building and the new demand f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in the new period ,.At la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points need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cultural center desig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unction composition, activity zoning, streamline organization.Keywords: Culture center Large Architecture Design Yicheng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目录 (V)1 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项目背景 (1)1.1.1研究背景 (1)1.1.2项目背景 (1)1.2 概念界定 (4)1.2.1 关于“群众艺术馆”与“文化馆”的概念界定 (4)1.2.2 关于“大、中、小型文化馆”的概念界定 (4)1.3 研究方法 (4)1.3.1 文献阅读 (4)1.3.2 案例调研分析 (4)1.4 毕业论文框架 (5)2 大型文化馆建筑现状调研 (6)2.1 江汉区文化馆 (6)2.1.1 区位 (7)2.1.2 周边环境 (7)2.1.3 内部空间形式 (8)2.1.4 功能分区 (9)2.1.5 建筑形式与风格 (9)2.2 武汉群艺馆 (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1 区位 (10)2.2.2 与武汉其他大型文化建筑的关系 (11)2.2.3 内部空间形式 (11)2.2.4 当前存在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3.1 大型文化馆建筑特征研究 (13)3.1.1 大型文化馆建筑特征 (13)3.1.2 大型文化馆建筑的功能构成 (14)3.2 主要功能区的构成及功能研究 (15)3.2.1 增加当地非遗展示空间 (15)3.2.2 观演空间增加 (15)3.2.3 文化馆建筑空间应多关注公共空间设计 (15)3.3 大型文化馆建筑的流线设计 (16)3.4 大型文化馆建筑分区设置 (16)4 结语 (17)参考文献 (1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项目背景1.1.1研究背景文化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文化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定位是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

现今各级文化馆建筑的设计水平大多数处于严重落后的程度。

近60年来,文化馆的各类功能虽但没有增强,反而渐渐与时代需求相脱节。

本文基于对湖北地区两个较为典型的文化馆:汉江文化馆和武汉群艺馆的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的四个问题,如文化馆设计功能组织、建筑特色、动静分区和流线组织。

1.1.2项目背景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属于襄阳市管辖的县级城市,人口60万人左右,距省会城市320公里。

宜城文化馆设计是属于宜城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子项目,该规划将城市划分为八大功能片区,本案位于其中的滨江新区。

滨江新区规划用地范围东至燕京大道,南至振兴大道,与城市绿心—鲤鱼湖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如图1-1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1 滨江新区规划用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滨江新区用地被划分为八个部分,如图1-2所示,本案项目基地位于中央公园区,该区以博物馆为主题背景,综合考虑市民活动、休闲的绿色空间的同时新建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文化建筑综合体,展示宜城滨江城市形象,促进滨江城市副中心的形成。

图1-2 滨江新区规划用地功能分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下为宜城文化馆的设计场地的现状照片。

图1-3 从基地东边眺望基地及周边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1-4 基地东边已建好的宜城博物馆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 概念界定1.2.1 关于“群众艺术馆”与“文化馆”的概念界定“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是一致的,群艺馆与文化馆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目前在许多地区,如江苏、四川等省份,推行了全省群艺馆改名为文化馆的政策,这说明文化馆的地位已在新时期文化馆体系中日益增重。

1.2.2 关于“大、中、小型文化馆”的概念界定根据《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第十三条,文化馆按其建设规模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其相应的建筑面积如下图所示:类型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建筑面积≥6000㎡4000-6000㎡≤4000㎡1.3 研究方法1.3.1 文献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著作和文章,特别是有关理论和案例建设文化中心设计,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为研究论文参考。

不仅仅是针对此次宜城文化馆的设计,更多的是上升到对大型文化馆舍的设计策略角度,试图寻找到一些设计上的共同点。

1.3.2 案例调研分析选取两个经典实例:江汉文化馆和武汉群艺馆,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询问了相关人员。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 毕业论文框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大型文化馆建筑现状调研2.1 江汉区文化馆江汉区文化馆(图2-1)位于汉口闹市中心,2004年成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江汉区文化馆始建于1951年2月,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江汉区文化馆由最初的一栋400㎡的平房,扩建至今约为2700㎡的六层楼高的建筑,其中文化活动区2025㎡,办公用房675㎡。

该馆现有在岗职工21人(外聘7人),其中业务人员13人,管理人员8人。

各艺术门类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配置齐全,涉及音乐、舞蹈、摄影、美术、文学创作、戏剧、曲艺、群文理论、档案、演出设备、文化遗产整理等。

该馆设有六个文化中心,分别负责艺术交流、艺术展览、工艺美术活动、青鸟演艺(小剧场)、教学培训,音像制作;馆办文艺团队28个,各类培训班9个。

图2-1 江汉区文化馆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1 区位江汉区文化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前进四路169号,西邻御庭园小区,南侧为武汉一初慧泉中学,东临前进社区。

图2-2 江汉区文化馆区位图片来源:2.1.2 周边环境江汉区文化馆内大厅室内外过渡十分局促,缺乏室外活动场所。

该馆的周边建筑容积率较高,可扩建范围十分有限。

图2-3 江汉区文化馆区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3 内部空间形式江汉区文化馆的内部空间的形式根据各自的需求不同而不同。

文化活动区的空间均为大空间,方便举办展览、排练、教学、表演、演讲等活动。

办公区由于使用人数较少,多由较为规整的小空间组成,并由一条内廊串联而成。

图2-4 江汉区文化馆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4 功能分区江汉区文化馆的办公用房主要布置于三层,其余空间均为文化活动区。

由于空间紧张,文化馆近年还在三层开辟了一间80平左右的展览室。

文化馆一层的大厅兼做排练厅的功能;二层一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用房,另一部分作为展厅;四层为青鸟小剧场;五层为天籁录音工作室、琴房;六层为排练厅与工作室。

2.1.5 建筑形式与风格江汉区文化馆于1951年建馆之初,仅为一栋面积600平左右的单层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对于文化馆类建筑要求日益增加,特别是文化活动的大空间的需求的增加,江汉区文化馆通过加扩建的方式发展成为一栋面积约为2700㎡的六层建筑。

2010年,该馆经历了一次升级改造,在建筑立面上加入了图腾文案;并将二层与四层重新装修作为文化活动区。

江汉区文化馆虽然整体布局很有条理,但群众参观流线较为复杂,动静分区不明,建筑文化性不足。

2.2 武汉群艺馆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于1956年建立。

1985年,与武汉市文化馆合并后,将办公地点定于汉口区合作路15号。

目前群艺馆占地面积为8600㎡,建筑面积7900㎡,由一幢三层欧式建筑、一栋六层办公楼和面积约为2000㎡的园林组成;工作人员70人左右。

武汉群艺馆是武汉市文化系统的核心机构,其地理位置优越,设施齐全,并与武汉市其他文化类建筑的联系紧密,对于组织群众活动十分有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