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生产管理规定生产管理概述1、生产计划系统2、生产过程管理3、生产设备管理4、生产统计和成本控制5、生产人员管理6、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生产计划系统•生产计划包含1、年、月、周、日、班生产计划2、设备零配件库存、采购、使用计划、3全年人员需求培训计划、4、设备维修计划、5、设备更新改造计划、6、产品质量持续改进计划等。
设备更新改造计划1.每年根据公司总体的经营计划做出相应的设备改造更新计划。
2.生产部组织技术人员提出方案,包含技术可行性,经济实用性。
3.报总经理审批。
4.执行方案。
设备维修计划1.统计上一年的设备故障率,找出关键设备。
2.根据上一年的设备使用情况,提出当年的设备维修总计划,一般在上一年的11月份作出。
3.根据年度设备维修总计划,作出分月度的分计划。
4.执行月计划,并标明完成情况。
零配件库存采购计划1.统计上一年度的零配件的领用情况,对常规的配件做适当的库存。
2.零配件采购根据当年的使用情况,确定采购的厂家,型号,价格。
争取每种类的配件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
3.生产部经理根据公司全年的生产计划和设备运行情况作出全年的零配件采购计划,报总经理审核批准。
4.每月零配件采购计划由分管设备的经理提出经生产部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采购5.零配件采购人员根据零配件价值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由生产部经理安排相关人员采购。
6.生产常用零配件定点采购,争取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
货比三家,质量第一,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员工需求计划1.生产部经理根据公司全年的经营计划作出生产部全年的人员需求计划。
2.对于需要招聘的人员向公司行政部提出申请,说明招聘条件。
由行政部安排招聘。
3.对于需要招聘的技术人员,生产部经理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
员工培训计划1.生产部每年须安排两次以上的人员培训计划。
2.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岗位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3.培训方式为实际操作和理论讲授相结合。
4.条件允许可安排外地培训或外单位培训。
生产质量持续改进计划1.根据上一年的生产质量问题总结,找出生产质量存在问题的重点。
2.根据现有的问题,从生产工艺和设备上找出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
3.进行设备技术改造解决问题。
4.提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日常生产计划管理1.生产部经理根据年度销售计划编制年、季、月生产计划大纲,并报总经理核批后,送相关部门各一份。
同时重点提出每季、月的人员配备、备品备件等生产准备计划,报总经理审批2.生产部经理或其指定的主管负责周、日生产计划的编制。
每日计划应头天下午或当天班前下达生产计划单,并交中控室、品控部、仓管部各1份。
同时在车间指定位置(黑板上),按生产先后顺序醒目示出,让相关生产人员明确生产任务,提前作好生产准备。
3.当班生产结束后,班长和操作人员填写好生产原始记录交生产部,生产部经理或指定的生产管理人员对当日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操作人员进行每日考核。
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是指从生产的前期准备至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到生产结束完成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
生产管理人员督促生产操作人员按岗位作业指导书和产品工艺文件进行安全和文明生产。
1.每日班前由生产部经理或指定的生产管理人员召开班前会,布置当班的生产任务,总结上一班的工作不足,对当日的生产注意情况进行提醒。
2.各条生产线,按照HACCP的要求对生产的关键控制点作出标识,并确定重点工序操作的控制点规范。
每班生产管理人员需对各岗位的操作情况进行检查和管理。
3.对重要工序或岗位要制定作业指导书,督促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
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后认真填写生产原始记录。
4.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巡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维护保养执行情况、产品标记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检查后填写好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检查记录表。
5.生产过程中,按照5S管理的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对原料、生产工具、清洁工具、润滑工具等要检查定置摆放,随时整理、整顿,整齐放置,做到通路畅通。
回机料或清仓料要及时正确标识,堆放整齐,并按规定及时处理。
发现跑、冒、滴、漏现象,机修工要及时处理。
设备保养或维修后,及时清理现场,擦掉溢油、污渍。
每周星期五下午三点,安排两小时对生产现场大扫除,重点对地坑进行清理,对设备内杂物分批清理,重点设备进行保养。
设备管理生产部经理或指定的设备管理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
包括设备档案资料、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设备维修记录、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维修人员作业和备品备件管理等。
设备更新、技术改造1.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生产部制定出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计划。
2.设备的更新、技术改造适合目前的生产状况。
执行方案时协调好市场要货的需求。
3.对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核算,计算投入产出比。
4.执行方案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装措施。
确保安全成功。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1.日常维护内容包括空压机加油放水、清理、缝包机加油清理.、电磁阀、气缸检查、气水分离器加油放水、永磁筒检查等。
2.日常保养内容包括:a)所有设备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表加注合格的润滑油b)易损件的更换。
c)粉碎混合设备的保养。
d)输送设备和制粒设备的保养。
e)锅炉维护。
f)电器元件的检查维护。
g)公司内部水电的维护。
备品备件管理1.根据零配件和易损件的耗用情况,确定必要的备品备件库存。
2.备品备件的使用情况反馈给供应商,作为供应商对质量改进的依据。
3.备品备件的保管按照技术要求妥善保管,防止变质和生锈不能使用的情况。
机修人员作业管理1.对于复杂零件要选用正确方法。
2.正确使用葫芦,严禁在葫芦吊起重物下面操作,并使其在所限制承载力下工作。
3.选用工具时要考虑使用状态。
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4.在工作现场严禁谈论于工作无关问题,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事故。
5.非电工或不具备专业知识严禁操做作电器维修,电工在高压电下操作必须带防护手套,及绝缘鞋。
6.使用电气焊时要遵照电气焊操作规程。
在焊接和切割前做检查和安全防护措施。
7.焊接前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是否有易燃、易暴物品,如有易燃、易暴物,应将这些物品搬离焊接点五米以外。
8.在仓内及狭小的空间内维修须两人轮流操作,其中一人留守在外面监护,以防发生意外。
9.在协同工作时,须互相保持联系,以防发生意外。
10.设备检修结束时要认真清点工具和所换下来的配件。
防止落入机器内,以免发生事故。
维修记录管理1.机电维修人员工作结束后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2.机电管理人员督促机电维修及时填写工作日志。
当日对每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定打分,并反馈给个人。
3.工作日志的评定结果作为月末和年度个人考核的依据。
4.机电管理人员做好设备管理软件的使用。
生产统计和成本控制生产统计和成本控制是指对生产成本的耗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得到每吨产品的最低制造费用。
包括工艺技术的选择、工艺流程的分析、生产能力和设备的配套和利用、生产日程的安排,生产控制和物料输送安排、能源动力消耗水平、产品出品和合格率、质量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生产部内勤负责生产原始数据的统计工作,生产部经理负责生产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改进工作。
1.统计内容包括电耗(度/吨饲料)、锅炉煤耗或蒸汽耗用(KG/吨颗粒饲料)机物料消耗(易损配件、维修消耗、润滑油等,但不包括环模)(元/吨)、如控制条件具备,可对出品率、一次产品合格率、超微粉锤头和环模及压辊的磨损变动情况与制粒产品产量,报废时每吨摊销(元/吨)进行分析。
2.生产内勤同时对生产原始记录进行汇总,零配件、易损件采购费用进行统计,工人计件工资核算等。
3.生产部经理每月初对上月的生产费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本降低控制点,提出成本控制方案。
4.生产部经理根据生产统计做出月度生产成本分析包括吨电耗,吨煤耗,吨维修费用,吨易损件费用,吨人员工资等汇报给总经理。
生产人员管理生产人员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生产管理人员要对生产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进行管理,增进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提高生产效率。
1.生产部经理和生产管理人员对全体生产部员工的日常工作、学习、生产进行全面管理。
2.员工档案的管理。
3.生产部经理制定并间隔修订车间工人工资标准及发放方法。
4.生产部经理对生产员工的工作绩效,人员考核、培训、奖惩等进行管理。
5.员工激励方案。
员工激励方案•全勤奖月产量超过2500吨时,班组人员、生产后勤服务人员全月满勤者,月底奖励50元全勤奖。
•先进班组奖6、7、8、9月份月班组综合评比第一名给予先进班组称号。
班长奖励100元,班组成员每人奖励30元。
•评比内容:1.全月生产质量(30%)• 2.全月总产量(30%)• 3.生产安全(20%)• 4.班组生产现场情况(10%)• 5.班组生产成本(10%)•生产明星奖、生产技术明星奖(各一人)•班组推选,生产部考核决定。
生产明星和生产技术明星人员不重复,每人奖励(100元)。
•超产奖6、7、8、9四个月每班产超过900吨,每吨按2元计提超产奖。
由生产部决定统一分配方案。
•奖金提取办法:奖金金额从产量中提取,每吨提取1元,由公司补贴。
分配方案由生产部决定,报总经理审批。
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生产质量包括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达到配方设计的要求。
生产安全包含生产过程的中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以及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部经理全面负责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管理1.确保生产实行标准化作业。
2.生产安全包括安全作业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记录、安全奖惩制度等、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等。
依据安全奖惩制度对生产安全进行管理。
3.安全具体措施包括:1、进入工作现场需穿好工作服,及防护用品。
2、在高空作业时,必须系上安全带,及配有专人守护。
3、严禁在设备运转时,用手、铁器、棍棒、拨皮带、疏通物料!4、车间维修使用电气焊时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批准后方可动火。
操作人员按动火证上规定的部位、时间动火,不准许超越规定的范围和时间,如发现问题,应停止造作,研究处理。
5、未经许可不准乱拆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开关盒,私拉电线。
不的擅自改动车间设备、设施。
以防止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生产质量管理•生产人员按工艺文件对产品进行标准生产,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的重点因素:1、颗粒长段不齐或过长。
2、粉碎细度不够。
3、花料和交叉污染。
4、粉料大。
5、冷却不到位。
6、机械故障。
7、中控操作。
8、色差大。
9、日期和标签。
10、投料和配料错误。
第二部分岗位操作流程岗位操作流程目录1、打包工操作流程2、投料工操作流程3、配料工操作流程4、生产班长操作流程5、制粒工操作流程6、中控工操作流程7、锅炉工操作流程8、机电工操作流程9、生产内勤岗位制度10、浓缩料车间操作说明11、零配件仓库采购和领用管理打包工操作流程1、参加生产班会,了解生产任务和各项注意事项2、领取包装袋,注意包装袋与生产品种是否相符,并在领用单上签字(日期,品种,数量)3、标签盖印日期,批号;注意标签有无错误或不完全4、开启打包称电源,清理打包口5、打包机加油,换线;并将打包机调至合适高度6、校正电子称,设定称重量7、通知中控放料,观察料径,长短,色泽,温度,粉料及花料等8、前三包料回机过筛9、校验包重,直至设定称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符10、打包,包线平直,留线小于10厘米,期间每间隔一吨料要检查包重和粉料11、整齐码包,并需在垫板上垫上废袋,保证成品袋不被刮破12、通知叉车工将料叉至指定库位13、将该品种全部打包后,清扫打包口14、通知中控关闭仓门,关闭打包称电源15、若更换打包品种,必须先清理打包口再通知放料16、统计成品品种,数量17、退回多余的包装袋,标签等,并在领用单上签字退回的数量,品种投料工操作流程1、更换工作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参加班前会,接受生产任务,了解生产和安全注意事项3、领取和核对领料单4、从原料仓管领取原料,注意原料标示,绿牌可用,红牌禁用,黄牌待检5、告知叉车工投料口,让其备料6、开启风机,通知中控投料,并告知中控原料的品种和数量7、拆包装袋口,袋口禁用刀划,线头放进垃圾桶8、检查原料,注意有无异味.霉变和杂质等9、投料,袋中残留料必须抖净10、包装袋要叠码整齐,注意不能用铁器等硬物捅料],以免造成人身和机械安全11、清扫投料口和沿途洒落的散料12、待原料全部投完刮净后,关闭风机13、若投另一种原料,必须再电话通知中控,重开风机14、整理包装袋并捆扎好,送回废袋堆放处15、接受班长临时安排的任务配料工操作流程1、更换工作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参加生产班会,接受生产任务,了解生产和安全注意事项3、领取,核对配料单和领料单4、与上班配料工交接好原料及已配好的小料等5、向原料仓管领取原料,注意禁用原料6、检查待用原料7、部分原料过筛,如磷酸二氢钙,料一,墨鱼纯干粉等8、校正电子称,准备配料9、按配方精确称量各种原料,并分成批次10、预混1%以下小料11、联系中控配料,核对配料单是否已配全12、按批次倒入小料,并及时关上小料门13、整理并退回多余的小料(所有的原料袋口均需扎紧)14、整理包装袋,并送回废袋堆放处15、清扫现场卫生16、退回配方单17、填写领料记录生产班长操作流程1、接受生产任务单,交代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