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砼框架施工作业指导书教学文案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砼框架施工作业指导书教学文案

主厂房砼框架施工说明:本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为主厂房A排、除氧煤仓间上部结构施工,参考一台600MW机组工程。

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某电厂一期2×660MW机组,汽机房A列柱共有17根,柱子截面尺寸为700mm×1600mm,柱上段700mm×1000mm。

纵梁的截面尺寸为350mm×1200mm,柱子间距为12m、9m两种。

柱子顶标高为35m,吊车梁的底标高为24.570m,±0.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85.30m。

主厂房除氧煤仓间上部结构设计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共18榀框架,16个柱距,柱距为9m、12m两种。

其中#9轴线是双框架,9及1/9之间预留800mm变形缝。

B轴与C轴跨度为10.5m,C轴与D轴跨度为15m。

1.2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见表16-1。

表16-1 主要工程量1.3 工程特点工程施工复杂,预埋件多,工作量大,工期紧。

2.编写依据:2.1 电厂一期设计图纸《除氧煤仓间框架图》T02132.2 电厂一期设计图纸《除氧煤仓间纵梁图》T02142.3 电厂一期设计图纸《除氧煤仓间各层楼板图》T02162.4 电厂一期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图集》TD-JZ2004-60022.5 电厂一期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牛腿、挑耳及钢牛腿图集》TD-TZ2004-5002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2.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12 电厂一期工程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2.13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与体系程序》2.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16《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19982.1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2.18《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3.1 进行图纸会审,组织班组长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以利施工。

3.2 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的施工规范及标准,施工前根据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3.3 备齐检验合格的测量工器具。

3.4 准备好施工用的机械。

3.5 搞好施工场地的清理及整平工作,疏通排水沟道。

3.6 根据测量控制网,测设主厂房坐标位置及零米的基准高程点,并经质检部门及监理复检合格。

3.7 在施工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修,确保机械状况良好。

3.8 组织好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3.9 施工道路畅通,施工用水、用电接到施工现场。

4.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4.1 人员组织及分工木工:160人钢筋工:100人砼工:50人塔吊操作工:8人起重工:8人电工:2人钢筋碰焊工:6人电焊工:6人测量工:3人技术员:2人施工员:2人安全员:1人4.2 人员的资格要求4.2.1施工人员须身体健康,经卫生部门体检合格。

高空作业人员须经特殊检查,且年龄不超过45岁,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不得登高作业。

4.2.2施工人员须具备一定文化基础,能领会安全工作意图,并能认真遵守。

会正确使用现场安全设施。

4.2.3 施工人员事先进行安全教育并考试,考试合格由公司颁发安全施工上岗证。

4.2.4 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政府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

5.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见表16-2。

表16-2 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6.施工进度计划0——6.87m层框架(含钢梁吊装) 2006.2.16——2006.3.166.87——13.65m层框架(含楼板) 2006.3.17——2006.4.813.65——25.95m层框架2006.4.9——2006.5.125.95——35.62m层框架2006.5.2——2006.5.2235.62——41.90m层框架2006.5.23——2006.6.1301-2轴41.9—59m框架2006.6.14——2006.7.10除氧间25.65m层钢梁、楼板2006.7.11——2006.7.25煤仓间35.62m、41.9m层钢梁、楼板2006.7.26——2006.8.1601-2轴41.9—59m层钢梁、楼板2006.8.17——2006.9.67.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7.1 施工工序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A列结构现浇分三次施工到顶。

A排结构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支模现浇混凝土。

在汽机房A列外⑦~⑧轴间及固定端、扩建端各布置一台8t塔吊,作为A列框架模板、钢筋的垂直运输机具,以及柱间钢支撑的吊装机具,A列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泵车停靠在A列外侧进行浇灌。

除氧煤仓间上部结构从大的方面将分七次施工完毕。

第一次施工BCD列-0.5m~6.870m层框架(包括除氧间C~D列6.870m层楼面),钢梁吊装就位,暂不做BC楼层;第二次施工BCD列6.870m~13.65m层框架,然后BCD列楼面钢梁先吊装就位,支模现浇楼层;第三次施工BCD列13.65m~25.95m层;第四次施工B列25.65m~35.0m柱段及CD列25.95m~35.62m 框架;第五次施工CD列3~16轴35.62m~41.90m框架,1/01~2轴35.62~44.97m框架,期间穿插除氧间25.65m层钢梁、楼板施工;第六次施工44.97m~53.470m框架。

第七次施工53.47~59.00m 框架。

框架施工到顶后再施工煤仓间35.62m以上各层钢梁及楼板。

7.2 施工方法:7.2.1 排架搭设搭设顺序为:夯实地基——铺设木质脚手板——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横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横杆——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横杆扣紧)——第三、四步横杆和小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

(1)认真阅读图纸,绘制好排架搭设图,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图进行排架搭设(附排架搭设图)。

(2)搭设材料:排架用ф48mm普通脚手架管搭设,管件必须平直。

使用前应认真挑选,如有弯曲变形、开裂、开焊、锈蚀等现象的不得使用。

脚手板选用松木板,厚度不小于5cm,长3m~6m,宽30cm,凡有腐朽、破裂、大横节等现象的不准使用。

使用的扣件不得有滑丝、裂纹现象。

(3)严格按照排架图进行施工放线。

在夯实平整的地面上纵横双向铺设脚手板,脚手板必须铺放平稳,与地面接合密实,不得悬空。

安放底座时应拉线,按规定间距摆放后加以固定,用钉子钉牢在垫木上。

为加强排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搭设过程中,排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加设支杆和剪刀撑。

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剪刀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交点)距离不宜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c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扣件必须上紧。

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断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支杆埋入地下深度不得小于30cm。

架上脚手板应满铺,不得有空隙或探头板,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

所有脚手板必须用于#8退火黑铁丝绑牢在排架横杆上。

(4)随着排架的搭设,及时挂设防护立网及兜底安全网。

7.2.2 钢筋施工(1)工程上所用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污泥,油污或浮锈。

外观无损伤,钢筋绑扎前,应首先依据设计图纸及相应的设计变更单对钢筋进行准确翻样。

钢筋配料前,应取得钢筋出厂合格证,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报告及碰焊报告。

如需代换钢筋,必须填写钢筋代换单,经各级部门签证同意后方可代换。

绝不可私自更改。

(2)柱钢筋竖向接头采用I级直螺纹套筒连接,其它钢筋接头采用闪光碰焊。

不管是直螺纹连接还是闪光碰焊,施工人员必须有上岗证,且每做同类型接头按相关规范规定数量取样做试验。

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的闪光对焊在钢筋场进行。

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所焊钢筋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碰焊时首先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夹具和钢筋接触不良引起打火。

对于钢筋直径较小者,可采用连续闪光焊,对于钢筋直径较大,端面比较平整者,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钢筋对焊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切除重焊后可提交验收。

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在钢筋场集中套丝,接头在现场使用管钳进行施工。

钢筋套丝完毕,检查钢筋端部丝扣的完整性,不合格时将丝扣切除后重新套丝。

接头连接完毕,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个完整丝。

(3)钢筋加工完毕后,应分类堆放,挂牌使用,以免混淆。

(4)钢筋绑扎时要先确定合理的绑扎顺序,主筋位置要正确,箍筋绑扎必须在主筋上先画出位置线,不得目测间距,绑扎要牢固,排列整齐,上扣数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不得随意缺扣。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钢筋绑扎须用8t吊车配合。

柱子钢筋由上而下就位,可利用排架上小横杆捆绑柱子钢筋顶部。

方便连接。

梁的通长钢筋从一端拉入,考虑梁断面较高,待底模支好后,首先绑扎钢筋,然后支侧模。

钢筋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规定。

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框架梁、牛腿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钢筋绑扎完毕,应认真加设垫块,保证砼的保护层厚度。

7.2.3 模板施工主厂房上部为混凝土现浇结构,模板采用地面组装,吊装就位的施工方式,模板方案如下:框架柱、梁、纵梁全部采用酚醛覆膜胶合板,模板幅面为1.22mm×2.44m,厚度为15mm,现浇板底模厚度为12mm;现浇梁板底模采用钢管支撑、木龙骨支模方案;柱模板加固采用16、12槽钢作为柱箍进行加固,柱箍间距为300mm~500mm,柱模板外侧槽钢两端分别设一道ф14mm对拉螺栓;梁柱模板背面均采用50mm×100mm的方木纵向加固;梁模板采用钢管及ф12mm对拉螺栓加固,纵横向间距600mm,对拉螺栓外侧加PVC套管,拆模后将对拉螺栓抽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