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适用于津保铁路大北环线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职责技术主管负责技术交底书的编制、发放,对工序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检查。
根据施工进度,提报材料计划。
测量班测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平面位置放线。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检查、监控指导混凝土施工。
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机械设备和采购、发放,检查指导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查。
项目队长负责组织施工,对工序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协调作业班组之间的关系。
涵洞队负责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施工。
4、资源配置4.1人员负责现浇梁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工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电工、混凝土输送泵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组人员配置:4.2设备4.3材料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进度要求提供月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部负责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
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无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则有权拒绝试验,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
涵洞为框架结构,框架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或CFG桩加固处理,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
本管段涵洞工程主要有框架涵。
框架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分两次浇筑成型,先浇筑至底板内倒角以上30cm处,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砼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框架涵施工工艺与方法5、工艺操作步骤5.1流程图涵洞工程施工工艺与方法框构涵施工工艺与方法明挖框架涵施工工艺与前述现浇框构桥施工工艺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施工方法如下:施工时先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
开挖到位后,按设计要求采用换填砂夹碎石或水泥搅拌桩进行基底加固处理,其上铺设砂垫层。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
基底处理换填、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参考路基基底处理部分,此处不在赘述。
涵洞分两次浇注,首先进行底部钢筋绑扎、立模,浇注底板混凝土;然后立边墙模板,绑扎边墙钢筋,用钢管支架立顶板的满堂支架,顶板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最后浇注边墙、顶板混凝土。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工地,现场吊车配合施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箱体施工完成,进行防水层及附属工程的施工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⑴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标准,检查有制度,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用科学的手段保障工程质量。
⑵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基础开挖后,要请设计、监理进行检查签证。
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要通过三级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施工中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
⑶控制钢筋质量严把材料关,钢筋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试验报告单,并作机械性能试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验,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力学性能差、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及其它不合规范的钢筋,坚决不予验收和使用。
严格控制钢筋的加工质量。
保证钢筋的绑扎和焊接质量。
加强对加工后的钢筋的存放管理。
控制模板质量模板自行加工制作或由信誉好的、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定做,采用大块整体钢模,确保不漏浆、不跑模,几何尺寸符合精度要求。
5.2施工工艺5.2.1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5.2.1.1基底处理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加固处理,其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5.2.1.2支架的计算和搭设顶板支架搭设利用WDJ型碗扣支撑架,其组合方式60(框长)×60(框宽)×120cm(框高)的框架单元。
支架组架方法:为使立杆接长缝错开,保证支架的稳定,第一层框架的立杆分别用1.8m和3.0m交错布置,然后全部为3.0m立杆接长,顶部用1.8的立杆找齐,最后在顶端设顶杆,以便能插入顶部的可调托座。
支掌架在拼装3~5层和最顶层时,都要检查每根立杆底座下是否松动,否则,要旋紧可调座或用钢板垫实。
整架拼装完后,在纵横向连续面设剪刀撑,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最后顶部托座上放上纵、横向梁,以备立模。
5.2.1.4.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采用汽车吊提升,人工配合安装。
模板的支护必须绝对保证其稳定性和便于拆卸。
施工时逐座绘出模板组合图,断面拐角处异型模板采用普通模板上焊接5×5角钢制作,最后模板用双层钢管整体固定。
为防止侧板出现“跑模”现象,内外侧模板间用Ф10拉杆连接,水平方向每1m间距设置1根,垂直方向0.6米设一根。
5.2.1.5钢筋绑扎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加工场设钢筋蓬,原料及半成品堆放整齐,并采取防锈措施,对钢筋表面在锈迹的要进行除锈。
钢筋加工好后,现场进行绑扎和进一步焊接,整个钢筋骨架要确保稳固,防止受外力而产生变形。
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与模板之间布置同标号的混凝土块,所有钢筋加工绑扎和焊接时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由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
5.2.1.6混凝土浇筑框架涵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到底部与边墙相交处以上30cm处,第二次浇注边墙和顶部,施工时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注。
第一次浇注底部,在边部与边墙相连接处,预留钢筋,完成后进行边墙、顶部钢筋绑扎及立模,第二次浇注边墙、顶部,二次浇注后的混凝土接岔及纵向施工缝,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其施工质量。
顶板顶面的混凝土表面平整、粗糙、以利于与铺装层结合。
混凝土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包括掺加的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站统一拌制,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质检工程师务必做到全过程旁站,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对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和振捣方式实行统一指挥和检查,严防漏振,过振现象,避免振捣捧振动钢筋、预埋件和模板。
顶板混凝土表面都要进行拉毛处理,做到表面平整、粗糙,以利于与铺装层结合。
每批浇注混凝土时均要做常规立方体试件,并做标养和随梁养护两种。
浇注完毕,要按有关要求做及时覆盖洒水养生。
当框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拆除模板、支架。
铺设防水层必须严格按设计的材料及要求进行施工5.2注意事项1、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
2、模板及支架必须安置在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底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或防冻措施。
3、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验收。
4、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摩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混凝土浇注前,抹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5、拆除非承重摩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6、施工过程中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质量标准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7、施工保证措施7.1质量保证措施7.1.1 重视支架基底的处理⑴支架搭设前进行地质条件的检测和检算,并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基底处理,以满足支架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
⑵混凝土灌筑前对支架进行等载预压,以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测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
等载预压即预压重量为箱梁混凝土自重、内外模板框架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
预压、卸载时分阶段进行沉降值观测,根据支架弹性变形数值,调整梁底标高。
7.1.2严格控制连续梁收缩徐变⑴严格按耐久性混凝土标准施工,在保证泵送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粒径和弹性模量高的骨料,以便对混凝土收缩产生更好的嵌制作用。
⑵改进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工艺,合理设置振捣位置、间距和振捣时间,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防止混凝土离析。
⑶加强潮湿保温养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采用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双指标控制。
⑷严格控制张拉力与张拉时间,保证梁体张拉时间的一致性,减少梁体徐变差异。
梁体张拉在混凝土和弹性模量双指标达标后相同的时段内进行,禁止随意推迟张拉时间,造成梁体徐变不一的现象。
⑸利用计算机线形控制软件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各影响因素导致的挠度叠加,并反向加入施工控制过程中,使完成后的梁部线形符合设计线形。
7.1.3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砼拌和站、存料场地面用素砼做硬化处理,防止泥土污染原材料。
砼生产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配电子控制供料系统,使材料偏差满足规定要求。
砼所用粗骨料使用分级连续级配,石质力学性能及针片状颗粒和粉尘含量符合规范要求;砂子含泥量控制在规范规定之内,主体工程全部采用合格中粗砂。
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制度,在砼浇筑现场对砼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控制坍落度误差,保证砼试验的频率,试件组数达到规范要求,不合格的砼拌合物立即废弃。
混凝土入模前的温度、含气量和坍落度取样检验。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每单元(连续拌合10㎡)取样进行温度、含气量和坍落度检验,当连续三个单元的温度、含气量和坍落度的检验结果在规范规定的限度之内时,可对每5个连续单元随机抽取其中一个单元做含气量和坍落度检验,否则100%取样检验。
施工中,每20000㎡混凝土各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试件,其中强度试件应分别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取样。
试件应随现浇梁在同条件下振动成型,施工试件随梁同条件下养护,28d标准试件按标准养护。
每跨梁制作混凝土强度试件12组,其中5组随梁养护作为早期张拉、拆模、终张拉试件,4组28d标养作为强度评定试件。
每孔梁制作混凝土弹性模量试件3组,其中2组随梁养护作为张拉试件,1组28d标养作为弹性模量评定试件。
砼拌合按照试验室提供施工配合比进行,严格计量标准,拌和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合站完成,夏天输送砼时,经常做坍落度试验,以确定调整使用的水灰比,一般砼浇筑控制在非雨天进行,实行分层浇筑,振捣厚度不超过30cm,所有的砼施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种试验,并做好砼养生工作。
7.1.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钢筋进场后按要求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供应商须提供钢材的质量保证书,并由试验室按国家或行业标准对钢材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需进行焊接试验或见证试验时,必须按要求进行。
7.1.5模板工程质量控制钢筋成型及绑扎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预应力孔道位置一定要准确,在安装内模前必须对孔道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孔道位置在误差范围内。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是保证桥梁耐久性的重要质量措施之一,这项控制不同于常规的混凝土施工,应采取高强度防老化塑料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