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1.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 的因素。
1.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 A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C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P波,上下颠簸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1.了解地震波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知道地球内部圈层划 分的依据。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分界及特征,知道地壳的组 成元素及分布多少的顺序,知道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知道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掌握各圈层与人类的关系特别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5.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 没有关系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D )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3.莫霍界面是
( A )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不透明,因此地球的内部对人类来说始终是 神秘的,我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组成的呢?
阅读:1.何为地震波 ?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地震波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名称 纵波(P) 横波(S)
传播速度 快 慢
通过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波速变化
在不同介质中速 度不同,在通过 不同介质的界面 时还会发生折射 和反射
1.组成: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海洋水
陆地水
2.分类 大气水
——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水
(三) 生 物 圈
外部圈层 质,主要成分 是氮和氧
意 义
是地球生命生 存的基础条件 之一 陆地水与人 类社会的关 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和大气 圈、水圈和岩 石圈组成生态 系统。生物是 其主体和最活 跃的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横波 纵波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古登堡界面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莫霍界面 地壳 外核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5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
(三)地球内部圈层最内层——地核
1地核的概念 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地核的组要组成物质 铁和镍 外核 液态或熔融状态 3地核的分层 内核 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圈 水圈
(一)大气圈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000~3000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大 气密度下降
(二) 水圈
洋壳
平均厚度: 6KM
平均厚度: 33KM
地壳厚度与海拔的关系: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二)地球内部圈层中间层——地幔
1 地幔的概念
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 地核之间的圈层。
2 主要组成物质:
硅酸盐类矿物
上地幔
3 地幔分层 4 岩石圈
下地幔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合称岩石圈。
3、地震波与界面
思考: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波速分别有什么变化?根
据波速的变化,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几层?
(一)地球内部圈层最外层——地壳
1地壳的概念:地壳位于地球表面 以下,莫霍面 以上的固体外壳。
2地壳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8种化学元素(由多到少):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3地壳的内部结构 陆壳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17KM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的连续但不规则的 液态水、固态 水、气态水、 圈层 地球表层生物(植 地壳、大气 物、动物、微生物) 圈和水圈中 及其生存环境(空 气、水、岩石、土 的生物世界 壤)的总称
生物圈
地震波 地壳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33KM) 古登堡界面 (2900KM)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