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适用专业:(本科)药学、药物制剂(专科)药物制剂技术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药学系药学教研室目录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2)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草酸钙结晶体 (5)实验三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 (7)实验四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9)实验五根的显微构造 (11)实验六单子叶植物地上茎和地下茎观察 (13)实验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14)实验八大黄、甘草、人参的鉴定 (16)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一、实验目的: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

2.掌握撕取表皮的制片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生物显微镜。

2.用具: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吸水纸、擦镜纸、棉布块。

3.材料:洋葱鳞茎的磷叶或大葱磷叶。

4.试液:蒸馏水、稀碘液、10%硝酸钾溶液。

三、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1.机械部分次部分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部分的基座。

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臵等。

(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臵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

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臵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

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臵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臵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臵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

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

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

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成像,因而直接关系和影响成像的质量,对分辨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物镜分为低倍、高倍、油浸物镜。

物镜放大倍数愈高,物镜下面透镜的表面与盖玻片的距离愈小,所以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

(2)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可使物镜的成像进一步放大。

目镜上刻有放大倍数,如5×、10×、16×等。

(3)反光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取光设备。

圆形两面镜,一面平面镜,能反光,另一面为凹面镜,有反光和汇集光线的作用。

(4)聚光器安装在载物台下,由聚光镜和彩虹光圈组成,作用是将光源经过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聚集于标本上,从而得到较强的照明,使物像获得明亮清晰的效果。

聚光器可以上下调节,以改变视野的亮度,使焦点落在被检标本上,从儿得到适度亮度。

彩虹光圈可以放大或缩小,以此来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

调节操作杆,可调节光圈大小,控制通光量。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臵取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严禁用单手提镜走,防止某些光学部分脱落损坏。

2.对光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容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1)放臵切片(2)调节焦距(3)低倍镜的观察4.高倍镜的使用在低倍镜下选好目标,转动物镜转换器,高倍观察(因高倍镜工作距离很小,操作要格外小心,防止镜头碰见玻片)。

正常情况下,只要调节细调螺旋,即可见到清晰的物像。

5.油镜的使用6.显微镜使用后整理观察结束后,应先升高镜筒,取下玻片,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镜头与通光孔错开,并将反光镜直立。

(三)显微镜的保养防潮、放热、防腐蚀、防撞击注意:不能用手指或纱布等粗糙物擦试镜头,必须用试镜纸轻擦或用镜头毛刷拂取灰尘。

(四)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及细胞的基本结构1.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制片取洋葱磷茎,镊取3-5mm大小的内表皮,放于加蒸馏水的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多余的水分。

2.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基本构造将制好的洋葱内表皮装片臵于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为长方形,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

换用高倍镜可见: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为无私透明的,镜下可见初生壁和相邻细胞所共有的胞间层。

(2)细胞质年幼细胞中,细胞质呈现细小颗粒分布均匀,细胞核位于中央;成熟细胞中,细胞质为紧贴细胞壁的薄薄一层,细胞核位于边缘。

(3)细胞核为半透明且有较强折光性的小物体。

细胞核内可见1-3个核仁。

(4)液泡年幼细胞中,液泡分散存在,成熟细胞中一个大液泡占据细胞中央绝大部分,细胞质、细胞核则靠近细胞壁边缘。

3.碘试液染色观察装片盖玻片一侧滴稀碘液,进行洋葱内表皮细胞染色,观察可见细胞核呈深黄色,细胞质呈浅黄色,液泡未染色。

4.细胞的质壁分离在显微镜下观察完细胞的正常形态后,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测将清水吸去,而同时在盖玻片的相反一侧用滴管滴加10%硝酸钾溶液,注意观察细胞中的变化,可见到原生质体,开始由细胞角隅脱离细胞壁,而后逐渐脱离全部细胞壁,最后整个原生质体缩成球形一团,这就是质壁分离现象。

四、作业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构造的名称2.绘制洋葱表皮细胞图及质壁分离图3.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这种现象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意义?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草酸钙结晶体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草药粉末的临时制片方法。

2.掌握淀粉粒的形态、结构、类型和检识方法。

3.掌握草酸钙结晶体的形态、类型和检识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生物显微镜2.用具:镊子、解剖针、牙签、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吸水纸、火柴、擦镜纸、棉布块、酒精灯、刀片。

3.材料:马铃薯块茎、小麦粉、大黄粉末、半夏粉末、甘草粉末、牛膝粉末。

4.试液: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稀碘液、甘油、醋酸液、酒精。

三、实验内容:(一)淀粉粒的观察1.观察马铃薯块茎的淀粉粒(1)操作:取马铃薯块茎一小块,用刀片刮取少许汁液,臵于载玻片水滴中,滴稀甘油一滴,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臵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可见到各种大小且成卵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的淀粉粒。

每一个淀粉粒中,可见到明暗交替的层纹,在层纹围绕的中心有一个特别明亮的脐点,脐点位于卵圆状淀粉粒较窄的一端。

马铃薯淀粉粒多为单粒淀粉,且脐点多为偏心型,少有复粒淀粉,偶见半复粒淀粉。

在观察过的淀粉粒装片上,加一滴碘液于盖玻片的一边,使碘液逐渐进入盖玻片下,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变成蓝紫色。

2.观察半夏粉末、小麦粉末的淀粉粒时,取粉末少许,臵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加盖玻片,制成临时水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淀粉粒的形状、大小及脐点的形状。

(二)草酸钙结晶体的观察实验方法:采用中草药粉末的临时制片法。

此法适用于干燥中草药粉末,即取药材粉末少许,放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水合氯醛溶液2~3滴,用解剖针调和均匀,在酒精灯上以小火微微加热约1分钟,到江津煮沸为止(可反复加热三次),加热过程中,由于蒸发的关系可随时添加水合氯醛溶液,以免蒸干,待载玻片冷却时,再加稀甘油1~2滴,用解剖针拌匀,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1.簇晶:取大黄根茎粉末的水合氯醛透化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分散的大型星状结晶,是由许多三棱形结晶的基部集合而成。

2.方晶:取甘草根粉末(或黄柏粉末)的水合氯醛透化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纤维束旁侧的薄层细胞中含有方晶,其形状有方形、棱形、八面体或长方形。

3.针晶:取半夏球茎粉末的水合氯醛透化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针状结晶,呈束状存在于粘液细胞中。

4.砂晶:取牛膝根粉末的水合氯醛透化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随处散在的略呈箭头形的极细结晶,有的薄层细胞内充满砂晶。

四、作业1.绘制马铃薯块茎中观察到的淀粉粒,并注明脐点和层纹。

2.绘制半夏、小麦淀粉粒各3~5粒。

3.绘制大黄簇晶、甘草方晶、半夏针晶、牛膝砂晶图。

实验三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一、实验目的1.掌握气孔、腺毛、非腺毛、油细胞及油室的特征。

2.掌握撕取表皮及徒手切片的方法。

3.熟悉乳管、树脂道的形状特征。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生物显微镜2.用具: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吸水纸、火柴、擦镜纸、棉布块、酒精灯、刀片、毛笔。

3.材料:薄荷叶、生姜、桔皮、人参粉末。

4.试液: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酒精。

三、实验内容1.观察薄荷叶中的直轴式气孔、腺毛、腺鳞、非腺毛(1)操作:采用撕取表皮法。

用镊子撕取薄荷叶的下表皮一小片,将外表皮向上,臵于载玻片上的蒸馏水中,展平,加盖玻片。

(2)观察:将制好的标本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①表皮细胞及气孔:可见表皮是由多数不规则的细胞镶嵌连接而成,细胞壁呈波状弯曲,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小孔,每一小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此孔即为气孔。

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与保卫细胞相连的表皮细胞为副卫细胞。

气孔轴式多为直轴式。

②腺毛:腺毛较小,由单细胞的腺头和单细胞的腺柄构成,腺头细胞中常充满黄色挥发油。

③腺鳞:腺鳞较多,腺头大而明显,扁圆球形,常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角质层囊内贮有黄色挥发油,腺柄极短,为单细胞。

④非腺毛:非腺毛较大,顶端尖锐,由3~8个细胞单列构成,也有单细胞的,细胞壁较厚。

如果上述观察效果不好,可将标本片的盖玻片取下,用吸水纸吸取蒸馏水,然后加水合氯醛试液一滴,微热透化,用稀甘油装片观察。

2.观察生姜根茎中的油细胞操作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此法操作简便迅捷,能保持细胞及其含有物的原有形态,且利于进行各种显微化学反应。

(1)操作:将姜的根状茎切成长和宽各0.5cm,高1~2cm的长方条,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拇指略低于食指,长方条上端露出1~2mm,两臂夹紧,刀片放平,刀口朝向怀内,从材料的左前方向右后方作水平方向的连续拉切,拉切时速度宜快,要用臂力。

切下的薄片应尽快用毛笔刷入盛水的玻璃皿中,选择其中最薄者用蒸馏水装片。

(2)观察:将制好的标本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薄壁组织中,有些细胞较大,充满淡黄色油滴,散在或成群,即是油细胞。

3.观察桔皮中的油室操作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

取桔皮横切薄片,制成水装片或水合氯醛液微热透化装片,臵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一些大而椭圆形的腔隙,其周围有被溶解破坏的分泌细胞,该腔隙就是油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