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的折纸动物》【课时】一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站立的折纸动物》选自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适当的加入设计·应用,也是本册教材中纸造型系列的一课。
纸是最常见的手工制作材料,本课通过引导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利用纸的柔韧性和色彩变化,制作出各种各样立体作品,突出展现了纸的可塑性。
二年级的学生之前学过神气的公鸡、憨厚的牛、威武的狮子……对这些动物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虽想象力丰富,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立体意识缺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不够。
如何完成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用运用纸表现站立的动物,并借助对动物特征进行夸张的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们的一个挑战。
【设计创新点】本课教学设计主要运用了多媒体、视频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
视频导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关注。
接着展示动物图片,感受动物站立的姿态,再通过邀请函吸引学生抓住动物特征。
然后欣赏名家作品,感受艺术大师就在我们身边,提升艺术修养。
让学生体验用一张纸站立起来,探究折法,教师微视频讲解制作大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最后创作,展评及拓展。
整个教学设计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制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探究与制作,初步掌握折纸动物站立造型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图片赏析中,把握动物的基本特征,选择合适的纸折站立方式,表现动物的体态特征,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使其生动、有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纸立体造型的兴趣,培养对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结合年段目标、本册目标、单元目标及本课目标,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基本的折、剪、画、美化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动物。
(难点)举一反三,设计和创作有特色的、站立的折纸动物。
【课堂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实验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本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欣赏讨论、探究性学习、观看微视频、小组合作学习、模仿表演、作品展示等。
【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其他【教学准备】1.教具:折纸动物作品、课件、教案、动物邀请函和相关板书内容等。
2.学具:美术书、美术学具袋、剪刀、双面胶等。
3.场景布置与准备:“动物乐园”展示台布置和教师示范微课制作等【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袤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去看看小动物们第一次站起来的情景,以及长大以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视频!比一比哪位同学发现的动物种类最多。
(播放视频,观察视频中的动物,进入情境。
)学生活动:(预设:鹿、狮子王、大象……)教师活动:小结学生回答,引出课题:第18课《站立的折纸动物》(板书)【设计意图】:从视觉感官上引入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观赏图片,深化认知。
1.展示动物图片,感受动物站立的姿态。
教师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出了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动物。
2.看图猜动物,抓动物特征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很喜欢动物,动物也很喜欢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接到哪位动物的邀请函吗?(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了邀请函)教师小结:原来每只动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
(板书:特征)3.动物形象在艺术形式中的运用(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以下三种艺术形式中动物的形象,并提问:“同学们,艺术家们是怎么表现动物的,将下列作品的艺术形式连接起来。
学生活动:学生强权,屏幕上最终获得强权者上台连线。
(优教信使运用)【设计意图】:运用优教信使让学生更直接的参与,感受艺术形式美。
(2)欣赏名家作品,感受雕塑艺术,提升视角审美。
观察傅维安的雕塑作品《家园》和曾成钢的雕塑作品《精灵犀利——羊》,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预设:傅维安的雕塑《家园》公牛、母牛和小牛在一起很温馨一家人的感觉,曾成钢的雕塑《精灵犀利——羊》,造型很张扬……)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及补充雕塑名家介绍:曾成钢,生于1960年,浙江平阳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及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
这组动物“精灵系列”是天地万物合一的穿越,希望表达出对当今人类世界的大同、大道、和平、和谐的仰望。
【设计意图】: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感知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背后,都是人们对生活的表达和对情感的抒发。
(三)方法探究,创作指导1.折纸动物和雕塑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教师活动:同样是表现站立的动物,和雕塑作品相比,这个作品里的动物显得轻巧又可爱,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看看都用了哪些让它们站立的方法?2.让一张纸站立起来。
教师活动:现在老师手中有一张纸,想把它立起来,怎么能站得住呢?学生活动:请学生上来演示,分别折出一折、二折、三折、卷等站立起来的方法,下面学生尝试。
教师小结:其实让一张纸站起来的方法是很多,可以折、可以卷……3.探究怎么折。
学生活动:请学生打开教师准备好的信封,并出示几只折纸动物,研究这些小动物是通过怎么样折的方法站立起来的。
小组内互相讨论。
(1)“章鱼”的身体折了几次?(一次);(2)“青蛙”的身体折了几次?(二次);(3)“犀牛”的身体折了几次(二次、三次)教师小结:拿到一张纸你可以根据你想做的动物形象来选择:一折(对折)、二折、三折……4.微视频播放大象制作步骤及要点:(1)折:可以将纸对折,除了对折还有很多其它的折法。
(板书:折)(2)画:把动物外形画下来,同时想一想应怎样充分利用纸张?(构图要大、满,动物的背部利用纸上面连接处的边缘。
红线部分为纸张连接处) (板书:画)(3)剪:剪时要注意留好连接处,对折的地方不能剪。
(板书:剪)(4)美化:最后进行装饰美化,用绘画和剪贴的形式都可以。
(板书:美化)学生活动:微课欣赏。
5.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折纸动物,请学生观察。
师生小结得出:(1)头部和背部高度一致,一次性完成。
(注意:对折的地方不能剪。
)(2)头部略高于身体,分开完成,粘贴。
(3)头部远远高于身体,对折两张纸制作头部和身体,再组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探究。
启发学生了解制作方法,选用多种表现手法。
用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取其精华,纳为己用1.欣赏同龄人作品,分析比较,寻找制作的好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同龄学生的折纸动物作品,引导学生边观看边思考:(1)谁做的作品站得最稳?(2)谁的作品造型装饰最好看?有什么好的建议,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
学生活动:观察并回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善作品2.创作表现(1)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一只能站立的动物。
(2)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个“动物乐园”温馨提醒: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卫生,小心使用剪刀【设计意图】:学会从同龄学生优秀作品里寻找创意的灵感。
通过折、剪、画等制作要领,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创作环节中来。
(五)展示评价,升华感悟1.玩一玩,我最厉害学生活动:让学生模仿动物的行走姿态或叫声,走进“动物乐园”。
教师活动:同学们,真了不起,做出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的劳动成果鼓鼓掌吧。
2.评一评,我是名嘴学生活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活动:组织评选活动:最佳制作奖(评价标准:造型美观,站得稳)、创新设计奖(评价标准:造型有个性,装饰美观)。
学生活动:评选出“最佳制作奖”和“创新设计奖”。
(希沃授课助手运用,把作品同步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看的更清楚)【设计意图】:运用希沃授课助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
让艺术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并从中进一步体验乐趣和成功感,从而获得对美术活动的持久兴趣。
(六)总结与拓展教师活动:今天我们通过折、剪、画、美化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动物。
为了将我们喜爱的小动物分享给别的小朋友,所以每年的10月04日是世界动物日,我们要爱护小动物!课后任务:完成《走进雕塑大师——曾成钢》记录卡。
(课后搜集并学习曾成钢大师相关资料或寻找生活中曾成刚的雕塑作品,做好活动记录。
)【设计意图】:知识延伸,让学生知道世界动物日,希望学生更喜爱动物。
通过课后任务走进雕塑大师——曾成钢,了解更多曾成钢的有关信息。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站立的折纸动物》是我这学期开设的一节校级青年教师展示公开课,有幸邀请到了区教研员叶老师来听课,指导,获得校级青年教师课堂展示一等奖,平阳县中小学美术新常规新设计一等奖。
我对《站立的折纸动物》教学课堂结构的设计,本着怎样使学生乐于上好这节课,怎样使学生易于上好这门课去进行。
所以,在实施教学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收集资料。
为了使欣赏材料适合学生的欣赏水平,我留意相关信息,收集相关视频,图片等2、制作教具和微课,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确定内容分析准备教学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对这本的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教师如何组织安排并上好这堂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上好《站立的折纸动物》呢?我做到了三个注意:第一个注意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利用本地资源,曾成钢是我们平阳本地人,是中国雕塑家,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感知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背后,都是人们对生活的表达和对情感的抒发。
第二个是要注意运用相互式白板和优教信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和消化。
第三个是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在课堂上,我自己录了制作大象的微视频,这种方式展示更直观。
学生也更有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遵循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
在展评作业时鼓励每位同学都能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