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学详案(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学详案(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学详案
◎教学笔记
(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2~93例4、例5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94~95“练习二
十”第4、5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
之几,再次明确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

2.在经历认识几分之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
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使之获得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直尺,彩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谁来举例说几个是几分之一的
分数?
学生说分数,教师指名学生板书。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分数,先跟你的同桌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然
后全班交流。

注意突出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各自在练习本上给黑板上的分数按大小排排队,然后汇报交流。

小结:分子都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揭示课题。

师:大家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今天我们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几分之一的知识引入新知识,不仅有效地进行了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猜想推测,明确了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师:请同学们各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
4
,折好后和同桌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并涂出这张纸的1
4。

(一)认识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教科书P92例4。

1.明确1
4的意义。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复习认识几
分之一的经验,然
后学生根据已有
经验很容易联系
到本课的新授知
识,便于本课的学
习和理解。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出它的1
4
的?
【学情预设】预设1:涂一份就是1
4。

预设2:任意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
4。

师:那这个1
4
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情预设】表示将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
4。

2.尝试寻找四分之几。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可如果我还想给其中的2份、3份、4份涂上颜色,那应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纸涂上你想涂的份数,并在小组内说说应该用什么数表示。

学生动手涂、说。

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讲解。

【学情预设】预设1:将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2份,就是它
的2
4。

预设2:将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3份,就是它的3
4。

预设3:将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涂了4份,就是它的4
4。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分数。

3.明确四分之几表示的意义。

师: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
4
,那2份是
几个1
4呢?(2个,也就是2
4
)谁能够像老师这样完整地说一说呢?
学生自由表述。

教师指名说一说。

4.小组交流,认识四分之几。

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涂的分数,比一比,看谁能说得又清楚又完整。

【设计意图】借助折纸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教学提示】
建立与几分之一之间的联系。

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分享学习的成果。

(二)深入探究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教科书P92例5。

1.画一画,分一分。

师:我们一起来将这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先让学生在随堂本上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再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师:其中的1份用什么数表示呢?
【学情预设】1
10。

师:那如果选取其中的3份呢?
【学情预设】那就是3个1
10,也就是3
10。

(板书:3
10

师:如果选取7份呢?
【学情预设】那就是7个1
10,也就是7
10。

(板书:7
10

2.写分数,说意义。

师:你还想选取这条彩带中的几份?怎么表示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选取的份数及表示的方法。

师:如果把这条彩带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多少?2份呢?5份呢?你还想到了什么?【教学提示】
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在每份是十分之一的基础上,类推出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深化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学生发言,拓展分数的知识,为小数奠定基础。

3.创造分数。

师:像2
4、3
4
、3
10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你能根据刚才的方法
表示出5
10、10
10
吗?
【设计意图】借助1分米长的线段,引导学生将它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任取其中的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类推出几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

(三)回顾反思,知识总结。

师:你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写分数的方法吗?
小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写几;取几份,分子就写几。

师:今天我们又学到了这么多分数,那你们知道这些分数和我们前面
学的分数1
2、1
3
、1
4
有什么不同吗?
【学情预设】还是把一样物品进行平均分,但是取的份数不再是1,而可以是很多份。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几分之几。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
1.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师: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写出分数的。

2.完成教科书P93上面“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每个分数是由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组成的。

3.完成教科书P94~95“练习二十”第4、5题。

【学情预设】第5题注意分辨“涂色部分”和“没有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如“你是怎么看出来◎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第5题用表格形式呈现,渗透了“1”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奠定了基础。

的?”“这样写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继续指导学生读写,加深对分母、分子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成语中的分数:数学王国里有分数,生活中有分数,就连我们的成语里也藏着分数,你能说出来吗?(百里挑一,百发百中,十拿九稳,十之八九,一分为二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通过“涂一涂”,用涂色部分表示分数等活动,让学生亲历分数产生的过程。

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分数比较大小准备素材。

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通过反复地写分数的练习,学生很少出错,也越来越明确分数的写法以及分子、分母表示的含义。

▶作业设计
三、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3
表示。

(填序号)
5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和没有涂色部分。

◎教学笔记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