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教案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课时)几分之几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能正确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方法,并正确运用。

2、探索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能正确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难点能表示出不同物体的几分之几。

能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1把刻度尺、正方形纸、2张圆形,2张长方形的纸学习指导预案设计意图一、复习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并举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新知1、教学例4。

(1)小组合作学习。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组内交流汇报。

生1汇报: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了一份,是这张纸的。

生2汇报: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了2份,是这张纸的。

等等。

(3)通过上面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生:就是1。

2、教学例5 刚开始接触分数,学生可能容易写错,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考考,加深印象。

有助于对新知的理解。

利用学生用尺子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1)每一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2)三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3)七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3、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1)(2)这个分数由几部分组成?你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3)你还能说出一些其他分数吗?并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如52、47、58……师加以引导: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准确的记住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生1小结:分母在下,分子在上,因为母亲总是保护着孩子,所以在下的是分母,在上的是分子,中间的是分数线。

生2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分,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分,分子就是几。

4、教学例6(1)比较的操作引出不同的分数,从而为几分之几的学习作铺垫。

加深对分数各部分的理解和认识。

A、出示,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B、小组内合作探究。

C、展示汇报。

生: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方法1:2名学生分别拿出1张长方形的纸,将其平均分成5份。

(可以将分好的纸贴在黑板上)2个人合作,1个人涂2份,一个人涂3份。

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得出结论方法2:是由2个组成的,由3个组成的,所以。

(2)比较A、出示B、小组内讨论交流C、小组展示。

方法1:2名学生分别拿出1张圆形纸,将其平均分成6份。

(可以将分好的纸贴在黑板上)2个人合作,1个人涂6份,一个人涂5份。

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得出结论方法2:可以联系分数的含义得出比较结果。

D、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学生呈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3)、对比观察:发现这两道题算式分母相同,分子不同。

小结:当分母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大。

分母越小,分数越小。

5、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6、完成95页做一做第一题,交流答案。

三、巩固提高、反馈总结在比较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规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具:多媒体课件、圆纸片、长方形纸片.学具: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圆纸片、彩笔、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景——冲突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熊出没》的动画吗?老师把4个蛋糕分给熊大和熊二,每人几个?有几种分法?(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1)熊大2个,熊二2个,这种分法就是数学中的平均分。

(教师板书:平均分)(2)把2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几个?(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1)(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多少?(一半)一半该怎样表示?(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

)揭示课题:其实,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也就说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师边说边指图)提问:左边一半是这个饼的1/2,右边一半呢?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1/2。

(2)一起读一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

谁能说?指名说。

(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1/2。

)(3)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短横线下面,最后把表示其中的份数写在短横线的上面(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

一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

再来一遍:1/2。

二、活动——建构(一)操作感悟。

1.折长方形的1/2。

(1)认识了蛋糕的1/2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用斜线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也可以跟后面的老师说说。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判断1/2。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提问:2号和4号同样分的2份,涂色的也是2份中的1份,为什么涂色部分不是它的1/2?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蛋糕、一个图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二)做分数。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请看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也可以跟后面的老师说说。

3.汇报梳理:(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

请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

(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

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

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提问:同样的图形,同样是图中的1份,为什么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这个它的几分之一。

(4)提问:还有表示别的分数的吗?(若有介绍几分之几的,师:你真厉害,还能表示几分之几,这些分数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三)练习:91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应用——拓展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多,想不想再到生活中去找找分数。

1.展示各国国旗。

提问:老师收集了一些国旗图片,这些国旗图案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束语:同学们,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板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