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1.小组实验材料:水槽、注射器、实验记录单、维恩图表2.演示实验材料:塑料瓶(带导管)、注射器、水槽、纸巾、玻璃杯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可以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故事?生:(讲故事)师:同学们认真听完了故事,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可以喝到水吗?生:因为石头重沉到了水底……(各种说法)师:石头沉到水底为什么就可以让水面上升了呢?生:(思考……)师:同学们有玩过“抢凳子”的游戏吗?凳子的数量是有限的,音乐停了,占不到凳子的人就会被挤出去。

那在故事中,瓶子里面的什么也是有限的?(生:空间),石头进来了,它也要和水……生:抢位置/抢凳子/抢空间……师:这个游戏谁赢了?为什么呢?生:石头赢了,因为水被挤出去了。

师:哦,原来乌鸦能喝到水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水原来的空间,使得水面上升的。

生:(齐读结论)师:那什么是空间?怎么理解?生1:就是空的部分。

生2:需要被填满的位置叫做空间。

师:哇,你们太聪明了,表述的好具体好清晰。

像空粉笔盒、空杯子的里面,它能装一定的物质,我们把这部分称为空间。

那占据空间怎么理解?生1: 把粉笔放进粉笔盒,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

生2:水杯装满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生3:还有我们的教室,桌子椅子和人占据了教室的空间。

(设计意图:用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反馈: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很感兴趣,能够很认真地思考问题,所以一开始学生就能够很快地进入状态,使课堂气氛瞬间高涨。

二、活动探究活动一:瓶中取水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瓶水,这个瓶口也很窄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想到把小石头丢进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可是我们这教室里没有小石头呀,我们要让水被挤出来,可以丢什么进去呢?生1:笔盖生2:笔筒生3:橡皮擦……师:你们刚才说的那些物体呀,他们都是有固定形状的,我们把有固定形状的这些物体叫做什么呢?生:固体。

师:哦,除了固体可以占据空间把水挤出去以外,老师发现我们教室里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呢?生:空气。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空气它能不能也像石头那样占据水的空间,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固体的概念,由固体可以占据空间,猜想气体能否占据空间,从而引出课题。

)师:(拿出器材)乌鸦想利用石头占据空间,就往瓶子里丢了石头,那如果我们想让空气占据空间,是不是就得往瓶子里“丢”空气呀?生:是。

师:老师准备了这个装置,怎么让空气进去呢?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试试?(提醒其他同学认真看现象,思考原因)生:(操作实验)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水从瓶子里跑出来了。

师:为什么水会跑出来?生:空气把水挤出来了……(众说纷纭)师:(PPT展示)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

原本瓶子里面是装有水的,我把瓶口堵上后,里面除了水还有什么呀?(生:空气),因为空气摸不着看不见,所以老师用蓝色的泡泡来表示,用针筒往瓶子里面打空气,这个时候瓶子里面的空间有没有变化?生:没有。

师:但是空气来了,瓶子里的空间还够不够用了?(生:不够了。

)那怎么办……(生:水被挤出去),也就是说,空气进来了,它要占据了一部分的空间,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生: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把水挤了出去。

师:哦,原来空气也可以像石头那样占据空间。

(设计意图:从乌鸦喝水的故事过渡到瓶中取水实验,为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奠定基础,本实验通过学生演示,分析实验现象,逐步引出本节课的科学概念。

)反馈:学生从猜想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这个环节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二:“纸巾奇遇记”师:瞧~这是什么?生:杯子(空杯子)师:(装满水)现在这个杯子装满了水,谁占据了杯子的空间?生:水师:(水倒掉)那现在呢?杯子里还有东西吗?(有)有什么?(空气)师:那现在是谁占据了杯子里面的空间了?生:空气。

师:是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PPT展示)那如果我把这个空杯子倒扣到水里,大家猜一猜,水会跑到杯子里面去吗?生:会……不会……(猜测)师:我们不要猜测,科学是追求真相的,我们要用事实说话,我们得做实验。

可是,我们扣杯子的时候怎么能知道水有没有进去呢?生:(思考、猜测)师:怎么办呢?要不我们往杯子里面放点东西?放什么好呢?生:放纸巾,纸巾吸水性好。

师:把纸巾放杯子里有什么作用呢?生:看纸巾湿不湿?师:纸巾湿说明什么问题?(生:水进杯子里了)纸巾不湿呢?(生:水没有进去)师:好,谁想来试一下?生1:(操作实验)生234:(检验纸巾有没有变湿)师:纸巾没有湿说明什么呀?生:水没有跑进杯子里。

师:水为什么没有全跑进杯子里呢?生:因为杯子里有空气。

师:(PPT分析)我们把纸团放杯子里的时候,这时候是谁占据了杯子的空间?生:纸巾和空气。

师:我们把杯子扣进水里的时候,杯子里的空气有没有跑出来?生:没有师:空气还在杯子里,也就是说空气它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水能不能灌进去呢?生:不能。

师:空气霸占了空间,水进不去,所以我们的纸巾就……。

生:不会湿。

师: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生:纸巾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师:刚才我们的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呢?生:空气占据空间。

(设计意图:本实验从学生的大胆猜测再到实验结果分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然而教学目标中指出,课堂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实验过程,还要注重实验方法和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我将课本中直接提问“纸巾会不会湿”修改成“如何验证水有没有跑进杯子里”,这个提问方式的改变,把“猜测结果”变成了“寻找方法”,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方法训练奠定基础。

)反馈:因为在进行实验时没有清楚地讲解操作要领,所以学生刚开始会有点迷茫,这个实验设计是向全班演示实验,课堂效果不是太好,应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小组实验分析现象再得出结论效果会更佳。

活动三: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可以发生变化—探究实验师:从刚才的两个实验中,我们知道了,空气可以像水、石头一样占据空间,那空气和水比较,它们占据空间的时候会有什么不同的呢?师:下面我们那就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不同点了。

这个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针筒和水槽还有记录表。

用注射器先抽进6ml的空气,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活塞,看看发生了什么,看活塞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记录刻度上的数据,然后再用同样大的力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再记录一次数据。

接着抽取相同体积(6ml)的水,重复刚才的步骤。

师:大家清楚怎么操作吗?生:清楚了。

师:请同学们开始小组实验,记录数据,实验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进行实验)(实验结束)生1: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刚开始空气的读数是6ml ,推后记录数据是2ml ,拉活塞记录数据是10ml ,水实验前读数6ml ,推和拉后读数不变,都是6ml ,我们发现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时,空气的体积会变化,水的体积不容易变化。

生2:(汇报)师:从刚才的探究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空气在占据空间时,它占据空间的体积是可以发生变化的,那水呢?生:不容易变化。

师:好,今天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水和空气有了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们能不能在思维图中填写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生:(填写维恩图)(设计意图:为学生制造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会记录数据,分析数据。

从实验中发现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不同之处。

)反馈:因为实验前交代清楚实验步骤,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分工明确、条理清晰,很快就完成了实验并进行了汇报,整个实验进行很有序。

三、拓展应用1、生活中还有很多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请同学们搜集并记录下来。

2、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为什么可以发生变化?回家查阅资料,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拓展延伸一方面有利于发散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反馈:因为时间把控欠佳,所以这部分本来有个学生分享生活经验的环节,只能改成课后回家完成作业,如果能在课堂上实现分享,会让课堂气氛更热烈,课堂内容更丰富。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2.4.274.27.202203:3303:33:27Apr-2203:33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03:334.27.202203:334.27.202203:3303:33:274.27.202203:334.27.2022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4.27.20224.27.202203:3303:3303:33:2703:33:275、三军可夺帅也。

Wednesday, April 27, 2022April 22Wednesday, April 27, 20224/27/2022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3时33分3时33分27-Apr-224.27.20227、人生就是学校。

22.4.2722.4.2722.4.27。

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03:3303:33:274.27.2022Wednesday, April 27, 2022 亲爱的用户: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