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

加速期:经过迟滞期后,细胞开始大量繁殖,进入一个短暂的加速期并很快到达对数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微生物经过迟滞期的调整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使细胞数目喝菌体质量的增长随培养时间成直线上升。

Monod方程:菌体生长比速与限制性基质浓度的关系方程。

减速期:微生物群体不会长时间保持指数生长,因为营养物质的缺乏,代谢产物的积累,从而导致生长速率下降,进入减速期。

稳定生长期:微生物在对数生长后期,随着基质的消耗,基质不能支持微生物的下一次细胞分裂。

衰亡期:随着基质的严重缺乏,代谢产物的更多积累,细胞的能量储备消耗完毕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PH,无机离子浓度的恶劣变化,使细胞生长进入衰亡期简单反应型:底物以恒定的化学计量转化为产物,没有中间产物的积累并行反应型:底物以不定的化学计量转化为一种以上的产物,而且产物生成速率随底物浓度而变化,无中间产物的积累。

串联反应型:底物形成产物前积累一定程度的中间产物。

分段反应型:底物形成产物前全部转化为中间产物,再由中间产物转化为最终产物。

复合反应型:大多数发酵反应即底物转化产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联合反应。

得率:生成的菌体或产物与消耗的基质的关系。

最大生产率:指发酵时间按从对数生长期开始至发酵结束计算得出的生产率。

开放式连续培养与发酵:指在连续培养与发酵系统中,微生物细胞随发酵液一起从发酵容器中流出,细胞的流出速率与新细胞的生成速率相等。

封闭式连续培养与发酵:指在连续培养与发酵系统中,只允许发酵液从发酵容器中流出,而使微生物细胞保留在发酵容器中。

单级式连续培养与发酵:采用单个发酵容器进行的连续培养与发酵系统。

多级式连续培养与发酵:采用多个发酵容器串联起来进行的连续培养与发酵系统。

恒浊器:指通过光电池检测发酵容器中发酵液的浊度,使发酵容器中的微生物细胞浓度保持恒定,从而保证微生物以最大的生长速率生长。

恒化器: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使发酵容器中限制性基质的浓度保持恒定,从而保持微生物恒定的生长速率。

循环式连续培养与发酵:由发酵容器流出的带有或不带有细胞的发酵液再返回发酵容器本身的连续培养与发酵系统。

非循环式连续培养与发酵:由发酵容器流出的带有或不带有细胞的发酵液不再返回发酵容器本身的连续培养与发酵系统。

微生物生长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指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与限制性基质结构相似的抑制剂,它与限制性基质竞争性与微生物结合,微生物不能同时与竞争性抑制剂和限制性基质结合。

稀释率:表示单位时间新鲜培养基流入培养器的体积与培养器总体积之比。

调节稀释率:在开放式单级均匀混合非循环连续发酵系统中,通过人为调节新鲜培养液流入发酵器的速度。

基质的消耗速率=流入的基质速率--流出的基质速率--细胞生长基质消耗速率--菌体维持基质消耗速率--产物生成基质消耗速率产物浓度的变化=产率—流出率发酵罐:是培养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发酵生产生物量或其代谢产物的容器。

搅拌器:在发酵罐中实现一系列混合,包括气液混合,分散空气,氧的传递,热量传递,固体微粒的悬浮和保持整个罐内环境条件的一致。

搅拌器可分为:圆盘涡轮式。

嵌叶圆盘式,变倾角变叶宽开启涡轮式和螺旋桨式。

挡板的作用:改变液流的方向,由径向流改为轴向流,消除中心漩涡,促使液体激烈翻动,增加溶氧量。

空气分散装置的作用:吹入无菌空气,并使空气均匀分布。

轴封作用:对灌顶或罐底与轴之间的缝隙加以密封,防止泄露和污染杂菌。

公称容积:发酵罐的圆柱部分和底封头容积之和。

气升式发酵罐:气体通过喷嘴从上导管底部进入,由于上导管和下导管内的流体密度不同,因而形成了料液循环的驱动力,驱动料液循环。

自吸式发酵罐:不需要空气压缩机,在搅拌过程中自动吸入空气的发酵罐。

半自吸式通风发酵罐:在自吸管上安装压力送风管,补充空气的不足。

贴壁生长: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需要更多的营养,且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需依附着在固体或半固体的表面才能生长。

旋转培养:反应器搅拌柔和,培养液可以连续地通过旋转的不锈钢或陶瓷过滤器从反应器中流出。

功率准数:液体受到外力与惯性力的比值。

雷诺系数:液体惯性力与粘滞力的比值。

彬汉塑性:当彬汉塑性流体的剪应力高于一个阀值后其剪切速率才与其剪应力成正比。

拟塑性流体:表现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许多多聚体溶液表现出了拟塑性。

凯松体流体:表现黏度如同拟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

液泛:由于空气流速和搅拌转速不匹配,流体的流动以空气流为主的现象。

不均匀型:在高的气速下,在发酵罐的底部产生的气泡不均匀,气泡聚合导致不同部位液体的密度不同,由于液体密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循环流动。

比拟放大:增加发酵生产的规模,如从实验室规模到中试规模,或者从中试规模到生产规模。

比拟缩小:模拟工业生产条件进行实验室或中试试验。

溶解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液体的氧气。

临界氧浓度:满足微生物呼吸最低限度的溶解氧浓度。

泡沫:气体被分散在液体中的一种胶体体系,气液之间被一层液膜隔开。

机械消沫:一种物理消沫作用,依靠机械的强烈振动或压力的变化促使泡沫破裂。

反馈控制:最简单的控制回路。

比例控制:指控制器对测量组件对环境变化产生的输入信号的反应而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微分控制:一种输出能根据偏差的变化速度来动作的控制作用,输出的信号是偏差信号的比例及微分。

发酵工业用的主要原料:玉米小麦大麦薯干高粱预处理:物料的除杂,筛选和粉碎热处理:物料的糊化,糖化和灭菌物料的粉碎:湿式粉碎干式粉碎湿式粉碎:将水和原料一起加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浆。

气流输送:又称风力输送,借助空气在密闭管道内的高速流动,物料在气流中被悬浮输送到目的地的一种输送方式。

吸嘴:真空气流输送系统的进料装置。

离心泵:使用范围最广的流体输送设备,既能输送低黏度的溶液,也能输送含悬浮物的溶液。

螺杆泵:一种旋转式容积泵,利用一根或数根螺杆与螺腔的相互口齿合使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

混凝:同时包括絮凝和凝聚作用的过程。

离心沉降:微粒沿径向沉降,作用于沉降微粒的加速度为离心加速度,它沿径向发生变化,沉降的速度随着微粒所处置的半径增大而增大。

沉降器:用重力沉降实现分离的设备。

茶杯效应:依据茶杯效应的漩涡原理进行操作的。

鼓泡点试验法:把待测式的过滤介质覆盖在开有筛孔的空心圆盒顶盖上,再用同样开有筛孔的盖板夹持并紧固。

助滤剂:用于过滤的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辅助过滤介质。

传统过滤槽的主要构件:虑板麦芽汁导管过滤旋塞鹅颈管和耕槽器。

离心沉降:借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连续介质中的分散质产生沉降运动的分离。

离心过滤:滤液借惯性离心力作用迅速穿过滤饼及过滤介质而固体颗粒被截留的分离。

离心分离: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的统称。

离心澄清机:借离心沉降速度的不同将悬浮液中的液相和固相分开的离心机。

离心分离机:把轻重不同,互不溶解的两种液体分开的离心机。

碟片式分离机:一种高速沉降离心机,它利用转鼓内的一组锥形碟片和转鼓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工作。

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盐溶:中性盐浓度较低时,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等电点:在特定的PH溶液中,当所带正电荷数等于负电荷数,即所带静电荷为零时,蛋白质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

吸附作用:物质从流体相浓缩到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过程吸附物:被吸附的物质。

吸附剂:在表面上发生吸附作用的固体。

物理吸附:吸附剂与吸附物之间通过分子间引力产生的吸附。

解吸:在吸附的同时,吸附物分子由于热运动会离开吸附剂表面。

化学吸附: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有电子转移,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吸附。

离子交换分离技术:基于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层析物质的一种分离方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离子带正电荷,则可以和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

离子交换纤维素:以天然纤维素分子为母体,通过酯化,醚化等化学反应,引入可交换的离子基团,构成一种半合成的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葡聚糖:葡聚糖经环氧丙烷交联后形成的具有多孔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和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多糖衍生物。

树脂的有效粒径:以百分之九十粒子可以通过其相对应的筛孔直径。

真密度:树脂在干燥时的密度。

静态交换:将树脂与交换溶液混合置于一定的容器中搅拌进行。

动态交换:将树脂装柱,交换溶液以平流方式通过柱床进行交换。

洗脱:离子交换完成后将树脂所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转入溶液的过程。

膜:指能将流体分隔成两部分,对流体中的物质可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薄层物质。

浓差极化:指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水透过膜,因而在膜表面的溶质浓度增高,形成溶质的浓度梯度。

膜装置:由膜,固体膜的支撑体,间隔物已经收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

微滤:以静压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物质分离的膜分离过程。

超滤:在静压差为推动力的作用下,原料液中大于膜孔的大粒子溶质被膜截留,小于膜孔的小溶质粒子通过滤膜,从而实现不同大小物质的分离,其分离机理一般认为是机械筛分原来,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

反渗透: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通过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剂透过而离子物质被截留,从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渗透现象:水从浓度低的溶液透过膜迁移到浓度高的溶液的现象。

提浓:将发酵成熟醪中的酒精提取出来并提高浓度至95%以上。

粗馏塔的作用:将发酵成熟醪中的酒精和所有的挥发性杂质蒸出,在正常操作情况下,要求酒槽中酒精的含量在0.04%以下。

精馏塔的作用:把粗馏塔的酒精蒸汽或液体蒸馏提取到产品要求的浓度,并分离杂质使产品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

爬膜现象:环形流液体的上升是靠高速蒸汽流对液层的拖带而形成。

晶体:纯的,化学均一性的固体,同一晶体内各个不同部位的成分和结构是相同的。

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

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