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p.13练习题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

1.表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反映这种规律性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性。

2.表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

3.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4.表示看事物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p.43练习题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1)“艺术”的内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的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2)“宇宙”的内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

“宇宙中的物质”的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和集中的物质,即天体。

(3)“国家”的内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外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4)“生产资料”的内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须具有的物质资料。

“生产资料”的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5)“科学”的内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科学”的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6)“宪法”的内涵: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的外延:资本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

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或非集合)?发 展 中 国 家亚 洲 国 家印 度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2)政 党中国共产党 无产 阶 级先 锋 队(3)亚洲小学生 中学生三好学生工人(4) 直接 经验 知识 间接 经验 知识(5)科研 工作者 教育 工作者脑力劳动者劳 动 者(6) 伟大 的思 想 家 伟大 的文 学家伟大的革命家鲁 迅 (7) 小说戏 剧文学作品(8)(1)集合概念。

(2)集合概念。

(3)集合概念。

(4)集合概念。

(5)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6)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三、请用图形表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四、(略)五、请对下列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概括。

(1)辩证唯物主义;主义。

(2)自然科学;学问。

(3)现代生产关系;关系。

(4)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国家。

(5)现代大学生;学生。

(6)喜剧;剧。

(7)大行星;星体。

(8)手工艺品;艺术品。

六、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

否定定义。

(2)错。

循环定义。

(3)错。

定义过窄。

(4)错。

循环定义。

(5)错。

比喻定义。

(6)错。

定义过宽。

(7)错。

定义过窄。

(8)错。

定义过宽。

七、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1)错。

因为华东师范大学与它的各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属种关系。

(2)错。

多出子项(当然,多出子项必定导致子项相容)。

(3)错。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特征,而不是概念的两个种。

(4)错。

多出子项(当然,多出子项必定导致子项相容)。

(5)错。

多出子项(当然,多出子项必定导致子项相容)。

(6)错。

地球的南北两半球是地球的两个部分,地球与其南北两半球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属种关系。

(7)错。

汉族不是少数民族,多出子项。

(8)错。

划分不全。

八、请运用有关概念的逻辑知识具体分析并改正下列语句中的逻辑错误。

(1)“词汇”是集合概念,不能计数,应改为“词”或“单词”。

(2)划分不正确,因为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都属于非无产阶级思想,可以改为“必须批判绝对平均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3)“避免不再产生”是双重否定,意思是促使产生。

应改为“为了避免产生类似问题,我们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4)“自己”的指称不明,可以改为“开学以来,老师对我十分关心,一有进步,就表扬我”。

(5)不应补上“弱点”,而应补上“缺点”。

(6)改为“学习方法好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九、填空题。

(1)内涵;外延。

(2)交叉;反对(或者,不相容)。

(3)全异(或者,不相容)。

(4)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单项选择题。

(1)a(2)c(3)d(4)d(5)a(6)d(7)a(8)cp.77练习题一、下列语句哪些直接表达命题?为什么?(1)否。

祈使句。

(2)否。

祈使句。

(3)是。

反问句。

(4)否。

疑问句。

(5)是。

陈述句。

二、下列命题属于何种性质命题?其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如何?(1)A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A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A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凡资本家都是唯利是图的)(4)E命题。

主项和谓项都周延。

(所有人都不是不犯错误的)(5)O命题。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I命题。

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

(7)A命题(单称肯定命题)。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8)E命题。

主项和谓项都周延。

三、根据性质命题间的对当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所有商品都有商标”与“所有商品没有商标”之间的关系为上反对关系,所以,由“所有商品都有商标”为假,不能有效地推出“所有商品没有商标”为真。

由于“所有商品都有商标”与“有些商品没有商标”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所以,所以,由“所有商品都有商标”为假,能够推出“有些商品没有商品”为真。

(2)因为“有些零件不是次品”与“有些零件是次品”之间的关系是下反对关系,所以,由“有些零件不是次品”为假,可以推出“有些零件是次品”为真。

因为“有些零件不是次品”与“所有零件不是次品”之间的关系是差等关系,所以,由“有些零件不是次品”为假,不能推出“所有零件不是次品”为假。

(3)a.“商学院的所有学生都是青年人”是A命题,由它可以推出:E命题“商学院的所有学生都不是青年人”为假;I命题“商学院的有的学生是青年人”为真;O命题“商学院的有的学生不是青年人”为假。

b.“甲班有的学生是会打桥牌的”是I命题,由它可以推出:A命题“甲班所有的学生都是会打桥牌的”真假不定;E命题“甲班所有的学生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命题“甲班有的学生不是会打桥牌的”真假不定。

c.“校园内有些果木不是长青的”是O命题,由它可以推出:A命题“校园内的果木都是长青的”为假;E命题“校园内的果木都不是长青的”真假不定;I命题“校园内有些果木是长青的”真假不定。

d.“唯物主义者都不是有神论者”是E命题,由它可以推出:A命题“唯物主义者都是有神论者”为假;I命题“有些唯物主义者是有神论者”为假;O命题“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有神论者”为真。

四、将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之。

(1)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S EP├S A P。

(2)有些劳动模范不是非科技工作者。

SIP├ SO P。

(3)一切文化都不是历史现象。

SAP├ SE P。

(4)有些著作是非哲学著作。

SOP├ SI P。

五、将下列命题能否换位?若能,请用公式表示之。

(1)有些非正义战争是战争。

SI P├P IS。

(2)有些周延的谓项是否定命题的谓项。

SAP├ PIS。

(3)不能。

(4)不犯错误的不是人。

SE P├P ES。

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把省略的推理步骤补充完整。

(1)错。

(2)错。

(3)对。

SEP├ PES├ PA S├S IP├S O P。

(4)错。

七、填空题。

(1)SOP。

(2)真包含于关系。

(3)同一;真包含于。

(4)真假不定。

(5)特称的;否定的。

(6)SI P真。

八、单项选择题。

(1)c(2)d(3)d(4)d(5)c(6)SA P。

九、双项选择题。

(1)d,e。

(2)d,e。

(3)b,c。

(4)b,c。

十、概念S与概念P具有交叉关系,试问:以S为主项、P为谓项的四个性质命题中,哪几个取值为真?这些取值为真的命题中,哪几个可以进行有效的换位法推理?请用公式表示这些换位法推理。

答:当概念S与概念P具有交叉关系时,在以S为主项和P为谓项的四个性质命题中,SIP 和SOP为真。

其中,SIP可以进行有效的换位法推理,即SIP├ PIS。

十一、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电子计算机?A:甲班所有学生懂电子计算机。

B:甲班小张懂电子计算机。

C: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电子计算机。

解:(1)由于A与B具有反对关系,所以A与B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2)根据题意,由(1)可知,B是真的。

(3)既然B是真的,那么由题意可知,C就是假的。

(4)由C是假的,根据题意可知,A就是真的。

(5)所以,加班班长懂电子计算机。

十二、下面三句话一真两假,试确定S与P的外延关系。

A:有S是P。

B:有S不是P。

C:有P不是S。

解:(1)由于A与B具有下反对关系,所以A与B不能同假,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2)根据题意,由(1)可知,C就是假的,即POS为假。

(3)由POS为假,根据对当关系之中的矛盾关系可知,PAS为真。

(4)由PAS为真,根据换位推理可得,SIP为真。

(5)由POS为假和SIP为真,根据题意得,SOP为假。

(6)由SIP为真、SOP为假和POS为假可知,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同一关系。

十三、某公请客,尚有人未到。

于是,他说:“该来的不来。

”有些来客听了此话便起身走了。

某公又说;“不该走的走了。

”于是,剩下的客人全走光了。

请分析一下某公为何请客不成?解:(1)“该来的不来”等于说“该来的都是还没有来的(SA P)”,换质得:该来的都不是已经来的(SEP);换位得:已经来的都不是应该来的(PES);换质得:已经来的都是不应该来的(PA S)。

(2)“不该走的走了”则等于说“不应该走的都是已经走的(S AP)”,换质得:不应该走的都不是没有走的(S E P);换位得:没有走的都不是不应该走的(P E S);再换质得:没有走的都是应该走的(P AS)。

所以,该公请客不成。

p.110练习题一、指出下列三段论推理的格和式,并指出其中的大项、中项、小项以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1)大项:一定要胜利的(事业);中项:正义事业;小项:我们的事业。

大前提:一切正义事业都是一定要胜利的;小前提:我们的事业是正义事业;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2)大项:导电;中项:石墨;小项:非金属。

大前提:石墨能导电;小前提:石墨是非金属;结论:有的非金属能导电。

(3)大项:文学作品;中项:需要创造艺术形象;小项:学术论文。

大前提:一切文学作品都需要创造艺术形象;小前提:学术论文不需要创造艺术形象;结论:学术论文不是艺术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