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5课 循环语句FOR公开课教案

【精品】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5课 循环语句FOR公开课教案

循环语句FOR
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第3章第3.4节《For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
●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 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师生互动设计:
1.利用课件教学,演示教学相关知识点,采用设问、引导教学。
2.利用阶段性课堂练习、点评和提问,及时掌握教学反馈信息。
课前准备
根据我确定的教法,在教学前要做必要的准备,这里我准备了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2分钟)
任务1:假如毕业你想买房,所以你从现在开始存钱,第一天存1块钱,第二天存2块钱,第三天存3块钱···第一百天存100块钱,那么请问你这一百天一共存了多少钱?
提问:有没有一种语句可以让三个部分写在同分位置,让读者更加清晰明了?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解答:用while语句作出程序解答。
提出问题导出本课内容for语句,与while语句相比较,突出for语句的优势(增加可续行)。
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复习,了解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引入这一节内容做一个铺垫。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知识点
课堂小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回顾本课堂的内容,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
作业布置
思考题:任务一中买房问题,假如你要买一套20万元的房子,请问要多少天才能实现你的买房梦?请用For语句编写出程序表达式。
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考查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培养思考和编程能力。
}
任务2:阅读程序,完成以下问题
输出Y的值为多少?
最后X的值为多少?
程序的循环次数是多少?
让学生带着任务1的问题去阅读程序,计算出结果。教师抽取学生回答这五个问题。并提点程序执行过程和注意事项。
用例子进一步解释执行过程,任务3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思想。
课堂小结(1分钟)
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在源程序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同学在使用for循环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注意在使用for循环时就避免死循环的出现。
新课讲解(8分钟)
写出For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语句
表达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
表达式2:循环条件
表达式3:循环变量自增或自减
教师将for语句的结构写在黑板上,对照while语句所编写的程序,对语句中各个表达式的作用进行讲解。
重点突破
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先计算表达式1;
然后计算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2条件成立,即循环条件成立,就执行一次循环体;接着计算表达式3,为下一次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作准备,到此完成一次循环。
以后,每次都是从计算表达式2开始,进入下一次循环,直到表达式2不成立时结束循环。
任务2:画出for语句的执行流程图
任务3:将任务1的问题用for语句表示
对for语句的执行过程进行讲解。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编写简单程序。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画出流程图,教师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流程图。(流程图板书)
为学生引入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并练习画流程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执行过程,加深他们的记忆。
程序讲解及练习
(3分钟)
main
{
int x,y=0;
for(x=2;x<20;x=x+3)
y=x+y;
printf("%d",y);
板书设计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语句
main( )
{ int x,y=0;
for(x=1;x<=10;x++)
y=y+x;
printf(“%d”,y);
}
2、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巩固练习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令我振奋的是几乎每位学生都对本课的学习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节课重难点的把握及语句的运用都很好。当然也有不足,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