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循环语句课件
(1)、小组讨论并说明上例中:
1. 初值:i=2(循环变量用i表示) 2. 输出数据:i 循环体: i=i+2, print i 循环条件:i<=10
(3)、写出代码: (2)、画出流程图:
For i=2 to 10 step 2 i=i+2 Print i Next i
2、执行过程(注意:每一次进入循环体内部后I值的变 化)。
提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它进行分析。
提问:循环结构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值及循环次 数。
四、评价小结:
For语句使用时应注意如下方面:
①For语句与Next语句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②For语句必须在Next语句之前。 ③For语句中的“循环变量”与Next语句中的“循环变量”必须一致。 ④如果步长为1,则“step 1”可省略。
For循环结构也称For-Next 循环或计数循环。
1、[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组(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说明] ①For语句:称为“循环起始语句”或“循环说明语句”,其作用是 确定循环变量的值如何变化,从而控制循环的次数。 ②“循环变量”:也称“循环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或“循环计数 器”,它是一个数值变量。 ③“初值”、“终值”和“步长”可以是常量、变量和表达式,但其值 不一定是整数,也可是实数,VB自动取整。 ④ “步长”:循环变量的增量,其值可是正数(递增循环),也可是负 数(递减循环),但不能为0(死循环)。如果步长为1,则可省略不写。 ⑤“循环体”在For语句和Next语句之间的语句序列,可是一个或多个 语句。 ⑥Next语句:循环终端语句,在其后的“循环变量”须与For语句中的 “循环变量”一致。
循环次数 1 2 3 4 5 6 循环前 2 4 6 8 10 12 I<=10?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输出结果 2 4 6 8 10 (退出循 环) 循环后 2+2=4 4+2=6 6+2=8 8+2=10 10+2=12
总结: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如下:
(1)循环变量被赋予初值。
(2)判断循环变量是否超过终值,如果超过,则退出循环执行 Next后面的语句;如果没有超过则执行循环体。 (3)遇到Next语句,则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转到(2), 继续循环。
循环结构
——For循环语句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 2、掌握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用它 来编写程序。 难点:控制循环的条件、确定循环体的内容。
一、引入新课:
问题:怎样在屏幕上依次输出10以 内的所有偶数。
编写程序代码: print 2 print 4 print 6 print 8 print 10 引导:如果要依次输出 100甚至1000以内的所有 偶数。怎么办? 当然也可以使用顺序结构 这种方法,但是程序输入 到计算机中的工作量是很 大的,怎么改进?
“i=i+2”表示在原来i值的基础上加上 2成为新的值后再赋给变量i
二、新知学习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一些操作并不复 杂,但需要反复多次处理的问题,如人口增 长统计,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增长情况,银行 存款利率的计算等。对于这类问题都可用循 环结构的程序来去实现它,现在我们先来学 习FOR循环结构。
出示课题:
五、课后作业:
①求1+2+3+:程序主体中除了常量不同外,其他部分完全重复,其 通式为:print i(i为2,4,6,8,10),只不过要重复五次, 可以考虑,回过头去再执行一次……,当然要控制好次数, 这就是循环的思想。利用循环结构,使我们只要通过少量的 语句,让计算机重复执行许多次,从而完成要求。 问题:重复要做的事情就是循环体。在上例中循环体是什 么? 输出10以内的偶数。 如果一直持续执行循环体就会形成死循环,怎样才能避免 这种情况的发生? 引入计数器的概念:利用计数变量来控制循环执行的次数 在上例中,常量呈一定规律变化,后一个常量总比前一个 常量大2。即i=i+2。 问:“i=i+2”表示什么?
三:自主探索
任务(编写程序解决下面的问题):
超级水稻种植实验的统计分析 (用For循环语句实现): 现已知某个因素M种水平5次试验的亩产量如下表所示, 求各种水平影响下的亩产量。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 第1次 908 509 987 第2次 1099 699 1100 第3次 790 843 955 第4次 886 755 1020 第5次 845 788 995